方书久以擅画龙马及老虎等动物画著称。他强调其龙马与一般马画不同,他注重加强骏马的鬃毛,“龙能上能下、呼风唤雨并且蜿蜒前进,我将龙的形象融入马画中,让马的鬃毛及马尾如龙的形体一样延伸,创造飘逸、飒爽的美感,呈现勇往直前的龙马精神,故称之“龙马”。“万马奔腾”则呈现了上述艺术特征,大气磅礴。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家,要真;做一个艺术家之先,先要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方书久为人称道的,不仅是他的画,还有他对患帕金森妻子的悉心照料及不离不弃。
方书久与太太伉俪情深,一直感念太太之前与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太太患病后,他一肩挑起家庭生活重担,乐当煮夫。
《百犬和乐图》 《和合大吉百鸡图》
近年方书久名声日隆,颇多社交活动,由于家有病妻,他推掉了许多应酬及外游机会,即使不得已外出参加一些活动,他也一直不放心太太独自在家,都是提早告辞。
借物抒情 和合大吉
2017年11月感恩节,方书久把东方的鸡与西方的火鸡放在一起,为迎中国鸡年而创作《和合大吉百鸡图》。“我在这画上并题家和万事兴,国和世太平,人人和当头,美梦定成真。以表达我的理念。”
方书久说:“鸡字发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吉字相同,故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画鸡往往都会题大吉图,以图吉利。我希望世界和平、携手加合作,团结会共赢。这样就能达到我画面中心表现的‘和合大吉’也!”
2018年,为迎接狗年来临,方书久创作一幅《百犬和乐图》,画了各国名犬193条狗组合在一起,中心六条大的名犬,头上各举一大朵梅花,上书联合国安理会确认公布的六国各种“和平”缩写的文字。190多条各种大小犬围绕此中心,展开互相关联又各异的活动。
方书久说,“此画主题不言自明,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艺术家,面对这纷乱复杂充满战乱的世界,我虽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但我想,我们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呼唤。这是心灵的呼唤,是我借物抒情的原委。此画用梅花作为重要表现载体之一,我是想在这悪劣的环境下,我们需要发扬不惧风雪的梅花精神。”
当年,方书久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也屡遭挫折,但他没有屈服,正如吴冠中对他说:“你改画虎马等动物画……这叫无法之法,逼上梁山……坚持下去,必会大成”
养虎画虎 牧马画马
方书久介绍,当年为了画马,曾两次往访蒙古大草原、三次到访新疆天山牧场,并到过青藏高原、汉武帝养马的山丹军马场等地与牧民同吃、同住、同牧马,就近观察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以写真。
《金涛滚滚马上来》 《万马奔腾创新天 协力同心鸿运来》
方书久“养虎画虎,寄虎言情;牧马画马,借马抒怀”。坚持几十年,终获“虎王神骏,华夏之宝”之誉,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诗言志!有一年寒冬,纽约大雪纷飞过膝,方书久在画室向外眺望,随即画了一幅蹲在冰雪中的虎画,并结合自身经历,题了一首诗:虎落平原不是终,风吹雪压不怕重;看淡世事无不挫,自立自强自成风!世事多变,人无坦途,泼墨作此,与天下沦落人共勉也 。
他说:“在艺术表现上,我以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精神为底蕴,结合西方的某些艺术特点和中英文有机组合,以借物抒情。在此尽量体现深刻的思想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形成接地气的中西融合、中西观众都能看懂和喜爱,我首倡并探索的侨派艺术新风格。”
以虎喻人 以虎传情
方书久被人戏称“方老虎”,他善于借物抒情,作品在充满人情味的同时,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和时代特征。
方书久以擅画虎和马出名,背后付出的功夫不足为外人道。他爱虎的威猛,马的神骏。“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掌握动物生活习性与生理动态,他一度住进动物园,与兽医、饲养员为友,和他们一起值班喂食动物,一起打扫清洗兽笼,参与对虎等动物的治疗与解剖,近距离观察动物的神态和生活习性等。
《睡狮崛起图》 《合家欢乐图》
为观察他钟情的猛虎和骏马,他走过雪山草原,穿过戈壁沙漠,攀越大兴安岭,跃马扬鞭驰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西攀天山,东登武夷,长江与黄河,都留下他考察写生的足迹。
通过长期观察比较,在各种动物中,他特别偏爱老虎。他说,虎不但有“引颈长啸山河壮”威武阳刚的气势,更具被人忽略的“回眸时看小于菟”的情绵阴柔的德性。“虎也有喜怒哀乐的丰富人性,在我的心目中,虎这个“哑巴”,就是人刚正、憨厚、有情有意的化身”。
他以虎为师,终于掌握虎性。他的性格豪迈爽朗,经常借虎抒发自己的侠气和豪情。他笔下的虎、马形神兼备,艺评界结合他的独特经历,称誉他是具有“虎骨、虎气、虎性”的“虎画家”,画的虎具有“铮铮硬骨”特性。
他说:“直到此时,我才深深感到,虎即是我,我即是虎。可谓‘试将身心与虎化,千姿百态自纷呈。”
书久在创作中借虎抒情,深感不能脱离人的真情实感和虎的自然属性的巧妙结合。他说:“研究复杂的社会,同研究可爱可畏的虎性一样,缺一不可,人乎?虎乎?要表达人虎互化,虎传人情,才能使人与虎的各个不同性格的内心世界体现出来,达到人与虎、情与景完美统一的艺术境界。”
(文/曾慧燕)
作品欣赏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