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个国家,虽混不成宇宙强国,但不能小看

理嘉评历史 2023-06-01 21:32:03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 “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Q

2021年7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议上,我们的邻国——韩国正式被正式认定为了发达国家。

这个消息引人关注的点在于,早在上世纪90年代,韩国就已经一跃成为亚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了,这个定级在某种程度上未免还是晚了一些。

虽然韩国一直都不太讨喜,“历史发明家”、无耻的“体育精神”、“三姓家奴”、混乱的娱乐圈、罪恶的财阀垄断....种种因素都增加了韩国的“不讨喜性”。

但客观来看,韩国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确实很不容易。

1948年,韩国刚正式建国的时候,可谓是“地狱开局”。

首先,南韩政府继承的家底很薄儿,几乎没什么工业建设可言,耕种面积也仅仅占22%,自给自足都很难满足,典型的“地窄人稠”、贫穷落后。

更糟糕的是,能源危机一直困扰着韩国,韩国所在的区域能源极其匮乏,本国几乎没有石油资源,煤资源仅为世界储量的0.02%,铁矿为世界储量0.05%,工业资源几乎都得依赖进口。

再加上战争的摧残,可以说,刚立国时的韩国贫穷到了极点。

但,韩国还真的实现了经济崛起,做到了“垃圾桶中开出玫瑰”。据统计,2022年,韩国GDP已经达到了1.66万亿美元,跻身全球第15名。

那么,韩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又是如何走上巅峰的?

01

“野心家”朴正熙

韩国的第一任总统李承晚是典型的“独夫”,他对内大肆搞独裁,扶植财阀贪污腐败,对外则甘当美国傀儡,在整个50年代,韩国的财政收入几乎半数都是靠美国得来的。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韩国的人均GDP只有82美元,在全球属末档。

1960年4月,以学生为主的反抗团体发起了反对李承晚的示威运动,李承晚在众怒之下被迫下台,流亡海外。之后,战战兢兢地时任韩国副总统张勉上台,但他多少有点镇不住场子。

这就给了野心家朴正熙以机会。

朴正熙自幼生长于日本占领的韩国殖民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精日分子,还取了个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

1961年5月16日,时任陆军少将的朴正熙发动政变,欲推翻张勉,两周后张勉辞职。在两年的军管之后,朴正熙成功当选总统,开启了他20年的执政生涯。

因为在韩语中,“阁下”的发音与“卡卡”相近,因此朴正熙又被称之为“朴卡卡”。

朴卡卡是个好总统吗?是,也不是。

他的独裁程度相较于李承晚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执政的20年的时间里,他对各种政党、团体、学生组织以及报刊杂志的消灭、镇压、铲除从未间断过。

在追随美国的同时,又主动与日本交好,极大地伤害了韩国民众的民族自尊心,于是在1964年爆发了持续两个月的游行示威活动,并引发了暴力冲突。

但有一说一,朴卡卡搞经济确实是一把好手。

02

韩国经济的腾飞——“汉江奇迹”

首先,朴卡卡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贸易立国”,指出了韩国发展的优势,曲折又连绵的海岸线为韩国提供了诸多天然海港,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出口主导型”经济,必将摆脱贫困。

大方向确立好了,但没有工业体系,出口什么呢?

朴卡卡又拿出了方案——首先是发展轻纺工业。

轻纺工业不仅需求量大,而且生产简单,需要的投资也少,关键韩国还有一项优势就是人多。

此前,韩国长期不能将人口资源转化成劳动力,但在朴卡卡时期,成功将其发展出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几乎是穷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70年代,经济转好,朴卡卡适时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了对钢铁业、电子工业等重工业投资。成功转型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朴卡卡功不可没。

其次是发展日韩贸易,朴卡卡与日本建交不仅仅是因为从小受到的精日教育,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看到了日本能为韩国带来的贸易潜力。

朴正熙还声称日本是“兄长”,提出“韩国这辆汽车发动时,务必请日本在后面助一臂之力”。

日韩建交之后,日本给了韩国3亿美元的无偿补助,2亿美元的有偿补助,其中最重要的是帮着韩国建设了当时最重要工业项目——浦项综合制铁工厂,极大地促进了工业体系的推动。

从1973年至今,这家制铁公司从未出现过赤字,2019年位列世界五百强企业中的第171位,仍对韩国工业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第三,朴卡卡学起了苏联,搞起了“五年计划”。

尽管朴卡卡反苏反共的意愿非常强烈,甘当美国马前卒,还扬言称“反共是第一国事”,但在经济上,他又非常认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系,并也照猫画虎连续搞了四个“五年计划”。

“一五”计划让GNP翻了1.5倍,出口增长率达到43.7%;“二五”计划实现了10.5%的经济增长;“三五”计划年均增长达到了11%;“四五”计划成功完成了经济向重工业转型。

除了这些主观政策,朴卡卡也赶上了时代的红利。

了解日本的应该知道,当年日本的战后崛起就是依靠着朝鲜战争开战,美国给了日本大量军需订单,给了日本输了一大口血,日本人称之为“一股神风”。

而现在,这股神风吹到了韩国。

当时美国正陷于越南战争之中,又需要大批军事订单,韩国恰巧赶上了这个机会,加紧了对美国的物资供应。从1966年到1972年这6年期间,韩国拿到了8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可以说赚的盆满钵满。

作为一个军人政变上台的独裁者,朴卡卡相较于其他独夫民贼不一样的点是,他真的是有经济头脑的,在执政的这段时间,韩国实现了“汉江奇迹”,开始跻身“亚洲四小龙”。

03

韩国崛起的背后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但这并没有阻止韩国经济的继续发展。

到1996年的时候,韩国经济GDP达到了6000亿美元,达到了发展的巅峰。紧接着两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来袭,1998年,韩国GDP骤然跌落至3833亿美元。

但是很快韩国实现了经济复苏,并且在新世纪一路狂奔,在2007年金融风暴到来的前夕,其GDP年飞速增长到1.17万亿美元。此时,韩国已经发现了新的发展方向——电子科技。

70年代末时,韩国成功实现了国家经济向重工业的转型,等到了80年代后,韩国又敏锐地嗅到了自己产品出口即将面临的困境——技术含量太低。

在70年代末能源危机之后,科学技术革新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保护主义盛行让以“贸易立国”的韩国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因此在80年代,韩国适时地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科技立国”,开发以半导体、新材料、电动汽车等为主的新型加工产业,转向第三次产业结构升级。

90年代,时任韩国总统卢泰愚提出了“G-7计划”,打算出资63亿美元对900多个科技项目开展研究。据统计,在1999年到2003年的5年里,韩国对27个新型技术产业进行了超过140万亿的投资。一直到目前,科技产业一直都是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韩国的LNG运输船、半导体材料等几乎完成了全球技术垄断,半导体产业占出口总额的1/5。

据统计,2019年,韩国每百万人拥有的专利申请数量为3319件;2021年,韩国的科研经费首破百万亿韩元,达到102万亿韩元,占GDP比重为4.96%。

科学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能用简简单单的数字来估量,作为一个科技领域的强国,被认定为发达国家无可非厚。

04

失控的“财阀经济”

而“汉江奇迹”的背后,还有一个特殊的经济体正在崛起,那就是财阀经济。

前面提到的原浦项钢铁集团名誉会长朴泰俊,依靠工业化转型发展成为一代财阀的。

由于工业化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加大投资力度,朴正熙给财阀们放宽了各种优惠政策,让财阀迅速富起来,以带动整个韩国经济;与此同时,这些财阀利用地下交易获得各种垄断特权。

在韩国提出第三次转型、实施“科技立国”战略时,韩国财阀们也借着雄厚的资本插手其中,甚至在一些领域里,他们在科技创新上花的钱比政府还要多。

朴正熙和三星一代目李秉哲(左)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些迅速崛起的科技新贵逐渐成为了重要科技行业的领头羊,比如:三星在半导体芯片、智能造船等领域、LG在家电领域、SK在电讯领域、能源领域等。

财阀经济的好处是,财阀的财力能支持产品的技术升级、扩大产业规模等;但缺陷亦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频频传出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丑闻,产业缺乏竞争,中小企业无法存活等。

另外,“汉江奇迹”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劳动者被的血汗。当底层人民住在拥挤的棚户区,睡在能看见月亮的“月亮屋”时,财阀们的高楼大厦、别墅豪宅却越盖越大,越盖越高。

为此,韩国的贫富差距极大,两极化日趋严重。

那是韩国最好的时代,也是韩国最糟糕的时代。那是韩国政府会拿出来吹嘘的功勋,也是韩国民众心中无法愈合的伤痛。

有鉴于此,我国才提出了高质量发展,不追求那些经济发展的数量,而追求的是协调、平衡、消除两极分化的发展。这条路,我们可能会走得很慢,但我们的每一步也走得更踏实。

PS:写一篇文章需要2-3小时,阅读只需2-3分钟。

既然看到了最后,请您花2-3秒,点个“关注”吧!

0 阅读:50
评论列表
  • meme 1
    2023-06-26 13:23

    确实不能小看,但也不能太当回事,容易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