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被杀,副局长含冤入狱17年,赔偿100多万,真凶却高升大队长

菲比寄文 2024-03-21 12:59:06

春节热播电影《第二十条》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

这是影片中对于司法不公导致严重后果的经典台词。

的确,在法治社会,司法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每一次公正的判决都是对社会正义的重申。而每一次不公正的判决都会导致社会风气下滑的蝴蝶效应。

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判决究竟会导致怎样严重的后果?

看一看于英生案就知道了。

身为区长助理的于英生妻子被人jian杀,自己被诬陷成凶手,含冤入狱17年。

哪怕后来沉冤得雪,还是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儿子也因此患上zi闭症,然而真凶却平步青云,成了交警大队的队长,三级警督。

这样严重的后果谁又能承受的住?

祸从天降,锒铛入狱

于英生,1962年生人,安徽蚌埠人。

在于英生33岁之前,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人生赢家。

年仅33岁的于英生刚刚从蚌埠市机要局副局长调任蚌埠市东市区区长助理,可谓年轻有为,仕途坦荡。

于英生的妻子韩露不仅人长得美艳大方,还是蚌埠市某国有化工厂的科长,典型的贤内助。

于英生还有一个9岁的儿子,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很是惹人喜爱。

这原本是令人羡慕的、幸福的一家三口,可是他们的幸福生活却在于英生33岁的一天早上戛然而止。

那一天,于英生像往常一样去上班,然而岳父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往日的平静。

岳父在电话里说:你媳妇出事了,你赶紧回家。

于英生接到岳父的电话就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往家里赶。

刚走进楼道里于英生就闻到了浓烈的煤气味,而看到家里有警察进进出出,于英生心里立刻生出不祥的预感。

当于英生走进家门,映入眼帘的一幕,犹如晴天霹雳,让他眼前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早上还热情送他出门的妻子如今已变成了冷冰冰的shi体。她的口鼻被枕头捂着,脖颈被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衣衫凌乱地躺在被鲜血染红的床上。

种种迹象表明,韩露死前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和折磨。

警察经过调查发现,韩露是被人先jian后杀,死亡时间大致是早上七点左右。

现场没有发现门窗撬动的痕迹,也没有明显挣扎、打斗的痕迹,警方初步判断: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极大。

警察在现场提取到26枚指纹,经检测发现是于英生和他的家人的,

后来警察经过调查发现,案发前几天,于英生曾和妻子韩露发生过争吵,再结合现场的情况,警方初步怀疑于英生的嫌疑最大。

于是于英生就被带到了派出所,并进行了长达7天7夜的审讯,于英生都拒不认罪。

后来,又经过了几天,于英生突然认罪。

漫漫申诉之路,几近绝望

这几天于英生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让他从一开始的拒不认罪,到后来“老老实实”认罪?

不管怎么说,案件的成功“侦破”,一时间让副局长、区长助理杀妻在蚌埠乃至全国引起巨大轰动。

一夜之间,于英生就从人人尊敬的领导变成了毫无人性的sha人狂魔。

于是,当地人们纷纷开始抨击指责于英生的父母、兄弟,甚至连于英生9岁的儿子都没有幸免。

原本幸福的家庭突遭变故,母亲离世,父亲入狱,这给于英生的儿子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一度产生自闭。

按理说,嫌疑人认罪伏法,案件就已经告一段落。

但是仔细推敲,发现案件还有诸多疑点。

于英生当初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招供,也不是在7天7夜的审讯时认罪,而是在随后的几天突然认罪?

韩露颈部的伤口已经是致命伤,于英生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打开煤气?

于英生的家人坚持相信于英生没有sha人。

但警方的笔录上说:于英生是因为害怕,急于脱罪,所以在屋内点燃蜡烛想要造成煤气爆炸的假象来销毁现场。

那么问题又来了,于英生想要销毁现场为什么不等爆炸结束销毁了证据再去上班呢?

显然警察的笔录没有说服力,站不住脚。

果然,在庭审的当天,于英生推翻了之前的供词,坚称自己没有sha人,当初的承认是无奈之举,迫不得已。

于英生为什么在庭审现场突然翻供?

是因为他接到消息,在案发现场找到了一个避孕T并提取到了男性精液,经过对比发现不属于他的。

于英生认为案件会迎来转机,然而并没有。

警方认为虽然精液不是于英生的,但是并不能证明于英生不是凶手。

有可能是于英生为了洗脱罪名故意找一个别人用过的来嫁祸给他人。

就这样于英生在警F的胁迫下一次次修改笔录口供,被迫承认自己杀死妻子的“事实”。

但是于英生的家人始终不相信于英生就是凶手。

在他们看来,于英生从小就胆小,加上于英生和妻子韩露很相爱、双方工作前途一片大好,为什么要做出这种自毁前程的事情?

尽管案件还存在诸多疑点,1998年4月7日,蚌埠市中级人民F院以故意sha人罪判处于英生si刑,缓期2年执行。

于英生不服,提出上诉。

蚌埠市高级人民F院因此案证据不足、部分事实不清发回蚌埠市中级人民F院重审。

然而在没有任何证据补充的情况下,蚌埠市中级人民F院给出维持原判的结果。

于英生还是不服,再次提出上诉。

这次还是在没有任何新证据、新证物的情况下,蚌埠市中级人民F院驳回了于英生的上诉,而这一次将死缓改判了无期。

于英生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6年间6次上诉,最终的结果还是维持无期徒刑。

于英生和他的家人还是没有放弃,一直在为于英生奔波。

沉冤昭雪,重获自由

直到2010年,在于英生已经坐了14年牢,他几乎希望破灭想要放弃时,案件突然迎来了转机。

原来早在2008年,于英生的父亲将自己整理的大量申诉材料递交到安徽省检察院,他坚信儿子是无罪的。

负责该案件的检察员凭借第一直觉,加上案件之前存在的诸多疑点,他查阅材料后写下13000字的复查报告。

检察员在复查时发现,于英生案存在很多疑点。

第一是作案时间问题,于英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吃饭、送小孩、再返回家中sha人。

第二是DNA鉴定问题,现场提取到28个指纹,只录入鉴定了26个,现场的精液也检测不是于英生的。

第三是7天7夜的疲劳审讯的笔录前后不一致,而且存在修改的痕迹。

因此,于英生案的证据不存在唯一性,不能证明于英生不是sha人犯,但是证明他是sha人犯的证据又不充分。

于是在2010年5月,负责复查案件的检察官提审了于英生,这时于英生突然感到自己申诉十几年,案件终于看到一丝希望。

从2008年于英生父亲将材料交到省检察院到2013年8月于英生案重新开庭,经过检查员5年的努力,于英生终于重获自由,沉冤昭雪。

F院裁定于英生sha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当庭无罪释放。

听到审判结果,于英生当场泣不成声。

遗憾的是于英生的父亲并没有看到儿子洗清冤屈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而就在于英生无罪释放后的3个月,真凶落网了。

那人就是时任蚌埠市交警大队综合治理一大队的队长、三级警督武钦元。

当年,武钦元在第一次见到韩露时就垂涎韩露的美貌。

案发当天,他发现只有韩露一人在家时,就再也按耐不住,对韩露动起了歪心思。

因为警察的身份,韩露并没有对武钦元有防备之心,便让他进了门。

没想到,那是韩露噩梦的开始,韩露在经历痛苦的折磨后被残忍杀害。

2016年1月,武钦元被判处si刑。

警察亲自登门道歉,于英生也得到了100多万元的赔偿。

但是这些都无法抵消于英生这些年所承受的痛苦。

当初为了让他认罪,警察对他进行了7天7夜的疲劳审讯,在下雪天,让si刑犯用凉水给他洗了2个多小时的澡。

堂堂区长助理,被反扣着吊在暖气片的水管上,还被人用皮鞋跺头。

于英生承受着怎样的身体与心理的折磨?

而最让他心痛的是,在他无罪释放时,他的老父亲早已去世,儿子也因事件的影响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被改写了人生的命运,于英生不仅失去了大好前程,家庭也变得支离破碎、妻离子散,实在令人唏嘘。

由于当初执法者想要草草结案,才导致了于英生冤案,而于英生的翻案之路也是异常艰辛。

可见,公平正义,对每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就像电影《第二十条》里说的: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

压垮弱者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苦难,而是对公平正义的绝望。

一起冤假错案的发生,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也磨灭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待。

所以对于办理了冤假错案的追责机制需要尽快完善,只有把制造冤假错案的人进行追究,才能少一些像于英生的冤假错案的发生。

虽然司法公正道阻且长,但是司法工作人员对真相对正义的追求,依然让我们相信“行则将至”。



0 阅读:0

菲比寄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