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听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关于科技发展的说法:人类科技的发展基本上是围绕着信息和能量这两个维度进行的。
能量这个好理解。就像我们每天需要吃饭获取热量才能进行生产生活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能源的获取和利用。从最早的钻木取火,打猎采集到农业文明时代的耕种养殖,再到后来的煤炭石油开采,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我们有更强的能力、更多的方式去获取和利用各种能源。有人甚至直接根据能源的使用情况来区分四次工业革命:煤炭的开采利用代表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石油的炼化使用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普及和推广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则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一直围绕着更多种类、更高效和清洁的能源利用,这一点很好理解。
关于信息,这个似乎也显而易见。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得人类获取、传递及接受信息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从远古时代的遥望相呼到烽火狼烟、家书传音再到而今千里之外语音、视频信息的一触即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人们交流的效率和效能,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和进步。
从宏观视角和高维度去思考和观察的时候,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今天我想探讨的是,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看,获取和利用能量及信息的能力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先说能量。从成长的角度看,小时候喝奶,长大了吃饭,吃主食,这方面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并不大。从可利用的能源角度看,社会个体可直接和间接利用的能源不论是煤炭、石油还是电力,抑或是风能、太阳能,种类和量级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就不同了。不同个体之间获取到的信息,历史累积信息量的大小和种类的差异,信息获取的能力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几乎是天差地别的。
这一点,我在之前一篇关于扶贫的文章中有具体的阐述和说明: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其实就两个,一是缺乏足够而有质量的信息,二是身体或精神上的残疾。
导致贫困的原因竟如此简单!
这让我想起了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个说法:人工智能(AI)是靠数据喂养的怪兽!
数据是什么?数据就是信息的载体。给AI机器或者相关程序输入相关数据,通过AI大数据分析处理提炼出有价值的参数后再通过电机等输出装置输出,人工智能的相关模式和能力也就实现了。
AI是这个原理,现实中的人本质上也差不多。差别之处不过在于个体积累的知识背景及自带的“算法”上。人自身携带的“算法”可以理解为一些与生俱来的本能思维逻辑及其反应。绝大多数人在面对相似的信息和场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大致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人本身自带的基本算法及其模式可能是差不多的。
和AI类似,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有如一台先进的机器在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算法,而当算法优化完毕且输入参数合适时,我们便可实现一些预定的目标。
所以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努力和历练的其实就只有两个方面:改进和升级思维与行事的决定因素——“算法”,以及提升获取并运用足够、有质量信息的能力。这其中,改进和升级“算法”的核心和关键也在于有足够、有质量的信息去给我们历练和实践。
所以问题的关键点实际就一个:怎样去获取足够、有质量的信息并对它们加以利用?!
扩展一点联想,关于信息的获取,它很可能在更深、更广的层次上对我们个人造成了影响。我们每个人出生在各不相同的家庭环境中,在不同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这其中差异最大、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实际上就是信息的摄入。因意外因素成长于不同家庭的双胞胎兄弟成人后思维、行为、成就有很大差异就源于此。家庭成员的言行,自己平日的见闻,身边朋友的举止,这些有形无形的信息一方面在塑造我们的思维和人生算法,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做决策的选项和判据。可以说,正是长时间、差异化的信息输入及反应最终塑造和造就了每个人。
日常的沟通交流,职场上的工作汇报和反馈,战场上的通讯和情报收集...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是我们在相关领域获得成功、取得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