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2州联合“逼宫”特朗普,中国的态度依旧很干脆。
中美关税战旷日持久,美国12个州已经忍不下去了,联合起来“逼宫”特朗普,指控其“对等关税”非法,给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要求特朗普立刻“收回成命”。
【内外压力越来越大,特朗普想尽快与中国达成协议】
这12个州当中,不全是民主党主导的蓝州,还有亚利桑那州、内华达州这两个特朗普去年在总统选举中赢下来的摇摆州。
与此同时,白宫内部传出消息,特朗普正考虑“大幅削减”对华关税,可能会对现有的145%税率“腰斩”。
特朗普自己的口风十分暧昧,他在办公室告诉美媒,是否降低关税“取决于中国”,美国将用两到三个星期的时间,正式确定关税税率。
他还声称,中美现在“每天都在直接接触,讨论关税”,又表示希望中方能访问美国,但是“不来也没关系”。
然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之前才表示,关税战“难以持续”,但中美尚未正式开始谈判。
也就是说,中美现在进行的,都是一些非正式的接触,也许只是停留在各自申明立场,交换意见的程度。
特朗普这边先入为主地认为,中美已经开始谈判了,还觉得高层外交能加快谈判进程。
【美国12个州起诉特朗普,要求法院叫停关税】
这种认知,只会导致他对中美关税战的误判进一步放大。
媒体的提问也很有意思,问的是特朗普打算“多快”降低对中国的关税。
这恰恰说明,这一轮中美关税战,包括美国主流舆论在内,外界已经默认,特朗普政府作为最先发起关税战的那一方,反而会是最先服软的那一个。
特朗普政府则试图否认这种趋势,强调自己不会“单方面”降低关税,要降,就得中美一起降,然后双方才能开展更进一步的对话。
事到如今,特朗普政府这种程度的“示强”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媒体提问,都默认特朗普会率先对中国让步】
这段时间看下来,中国在关税战中确实是奉陪到底,反制起来毫不手软。
这不仅体现在关税上的对等升级,还包括对美国企业拉清单,将特定物资纳入出口管制范围。
各界还注意到,自从特朗普上台后,中国就在有意识地寻找美国农产品的进口替代渠道,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
我们的态度还是如外交部强调的那般干脆——打,我们奉陪到底,谈,我们敞开大门。
反观美国这边,前后波折不断,内部怨声载道,高层矛盾频发。
这些都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完全是“一时兴起”,觉得只要对国际社会极限施压,就能立竿见影取得成效,却没有对中国反制做好充足的预案。
结果随着时间推移,特朗普政府逐渐意识到,他们手上并没有这么多筹码。不是说美国作为逆差国,就能靠关税政策掌握主动,中美经济关系远比这个复杂得多。
【财长贝森特表示,中美同时降低关税才能接着对话】
在内外压力之下,特朗普对关税的立场,乍一看出现了动摇,但中方看得很清楚,美国一边说要与中国达成协议,一边继续极限施压,这种做派没有任何建设性可言。
特朗普之所以缓和口风,更多是让外界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一个较为乐观的预期,从而堵住各界的质疑,降低自己身上的压力,有很强的功利性,倒不是说他真想与中国开展一场“互相尊重”的对话。
至于特朗普说想看见中美达成“公平协议”,完全是基于“美国优先”的叙事,并不是真正的公平。
从我们的立场来看,要是说美国将中美互相降低关税,作为开启谈判的前提,等于还是想让中国承认,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的效力。
然而中国要的是美国彻底放弃靠“对等关税”讹诈全世界的荒谬念头。这种核心矛盾,一时半会很难在谈判桌上得到妥善解决。
【对等关税未立寸功,美国各界对特朗普越发不满】
特朗普自己都暗示,对华关税可能会降低,但不为零。看得出来,他还不想这么快就承认自己的失败。
留给特朗普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美国十二个州打响了法律战,质疑他绕过国会征收关税的权力,这一轮“逼宫”不容小觑,一旦处理得不好,特朗普不仅丢了面子,连里子都保不住。
这些州的主张是,特朗普将美国逆差判定为“国家重大危机”,进而制定对等关税,这个理由完全站不住脚,既给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还“颠覆了宪法秩序”。
实事求是地说,光靠法律诉讼,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推翻对等关税,不过这12个州只需要法院下令,叫停相关政策即可,这个反而不需要多久。
所以特朗普现在急需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想与中国尽快达成协议,主动降低关税战的烈度,这总比被法院主动叫停,关税政策不了了之要体面得多。
可问题在于,中国似乎完全没有必要配合特朗普。他当初一意孤行发起关税战,就该想到今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