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关羽都做不到!赵云八次被围,为何总能化险为夷?绝非运气!

黑白说历史 2025-04-25 22:23:37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三国猛将,若论单挑悍勇,吕布、关羽皆名列前茅。

但若论身陷绝境时的生存能力,唯有一人堪称“无双”——常山赵子龙!

演义中,赵云一生八次遭重兵围攻,竟次次全身而退。

如此传奇经历,绝非“运气”二字可解。

今天,且随笔者来侃侃,细数赵云九战重围的惊险历程,看他是如何以胆魄与武艺,写就三国第一突围神话!

一、界桥之战:初露锋芒,单骑冲阵惊袁绍

建安初年,赵云初投公孙瓒,便遇界桥大战。彼时公孙瓒被袁绍军围困,危在旦夕。赵云为显忠勇,竟单枪匹马直冲袁绍中军!

袁绍麾下兵将如潮水般涌来,刀枪剑戟密如罗网。然赵云枪出如龙,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竟一路杀至袁绍面前。若非袁绍亲卫拼死抵挡,这位枭雄险些命丧赵云之手。

颜良引军支援,袁军反扑,赵云没有恋战,护卫公孙瓒成功杀出重围。

黑白点评:

初出茅庐便敢孤身冲阵,彼时的“少年将军”胆魄已非常人可比。此战虽仅击杀麴义一将,却为其日后“突围王”的威名埋下伏笔。

二、穰山之战:独战三将,枪挑高览显神威

建安五年,刘备投奔袁绍,穰山一战遭遇曹操精锐。赵云奉命断后,先与许褚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待刘备撤退时,许褚、于禁、李典三将合围赵云,欲将其困死阵中。

然赵云毫无惧色,一杆龙胆枪舞得滴水不漏,竟在三人夹击下反占上风!更令人惊叹的是,突围后他马不停蹄,一枪秒杀河北名将高览,三十回合击退张郃,战力之强令曹军胆寒。

黑白点评:

独战三将尚游刃有余,赵云之武艺已臻化境。此战更显其“遇强则强”的特质,堪称以寡敌众的经典案例。

三、长坂坡之战:血染征袍,七进七出救幼主

建安十三年,当阳长坂坡成为赵云名号打响之地。曹军五千虎豹骑席卷而来,刘备溃逃中抛妻弃子。赵云反身杀入重围,怀抱阿斗,独战曹营数十员战将!

马延、张顗等四将围攻,被赵云青釭剑斩得血肉横飞;钟缙、钟绅兄弟拦截,亦成枪下亡魂。曹操于山上观战,见赵云“所到之处,威不可当”,竟下令“活捉赵云”,反助其杀透重围。

黑白点评:

长坂坡一战,赵云以命相搏,胆魄与武艺发挥至极致。所谓“真龙护体”,实乃绝境中的不屈意志!

四、乌林之战:轻骑截曹,三合惊破张儁乂

赤壁大火方熄,曹操败走华容道。行至乌林聚铁山,忽听一声炮响,赵云率伏兵杀出。此时曹军已成惊弓之鸟,张郃、徐晃硬着头皮迎战,赵云甚至不屑于追击,抢夺战旗反成首选!

此战最妙处,在于赵云点到即止——非不能追,实为给诸葛亮“三分天下”留一线生机。

黑白点评:

面对两位败军猛将,赵云深谙“攻心为上”,亦不穷追猛打。张郃、徐晃经此一役,再见赵云竟望旗而逃,足见其威名之盛。

五、截江救阿斗:孤舟对峙,忠勇撼动江东兵

孙尚香受孙权蒙骗,欲携阿斗返江东。赵云孤舟追至,面对急流而去的东吴战船,他毅然弃枪执剑一跃而上!

吴将周善欲以人多势众欺压赵云,却见其青釭剑在手,竟无一人敢近身。僵持之际,张飞率船来援,速杀周善,一声暴喝吓得东吴兵将肝胆俱裂,阿斗终得保全。

黑白点评:

单枪匹马镇住整船敌兵,赵云之威已超越武艺范畴。更难得者,是他对“忠勇”二字的坚守,令对手亦生敬畏。

六、汉水之战:空营慑敌,一身是胆震曹营

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劫粮遭张郃、徐晃围困。赵云驰援杀入重围,救出黄忠后更独自断后。曹军追至汉水,却见赵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寨门大开,鼓角不鸣。

张郃、徐晃疑有埋伏,逡巡不敢进。赵云趁机反攻,曹军自相践踏,落水死者不计其数。刘备次日巡营,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黑白点评:

空营计看似弄险,实为对敌将心理的精准拿捏。张郃三战赵云且碰壁,徐晃乌林见识过赵云的实力,两人早成“惊弓之鸟”,赵云可谓善用威名矣!

七、独战韩德四子:老将擎天,一枪四杀破羌兵

诸葛亮首次北伐,七旬赵云请为先锋。西凉韩德率四子围攻,讥笑“老卒何足惧哉”。赵云大怒,龙胆枪如梨花飘雪,一合斩长子、二合刺四子、三合射三子、四合擒二子!

最后,万夫不当之勇的韩德也在三回合之内成为赵云枪下之魂!

黑白点评:

古稀之年犹能力斩四将,赵云用实力证明:猛将之威,不在年龄,而在心中那团不灭的烈火!

八、凤鸣山败战:英雄迟暮,关张后裔续传奇

在力战武将之后,赵云轻敌中伏,被魏军团团围困于凤鸣山。血战终日,铠甲尽赤,仰天长叹:“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幸得关兴、张苞率援军杀到,赵云方得脱险。此战虽败,却为演义添上悲壮一笔——英雄终会老去,但传奇永不落幕。

黑白点评:

凤鸣山之战,恰似落日余晖,映照出赵云的真实与无奈。然其一生八脱重围,已足令后世仰望!

结语

纵观赵云八次被围,次次险象环生,却总能化险为夷。究其根本,无非“胆魄”二字!

初时单骑冲阵,靠的是初生牛犊之勇;长坂坡七进七出,凭的是忠勇之念;及至汉水空营、凤鸣山绝境,则是数十年淬炼出的“一身是胆”。

正所谓:猛将之威,三分在枪法,七分在胆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赵云8次陷入重围,为何均能化险为夷、全身而退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友善交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