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服务看海南农业的新质生产力

海岛聚点 2024-09-26 14:35:05

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 从科技服务看海南农业的新质生产力-新闻中心-南海网

40天,亩产值超6000元,“稻+虾”双丰收,在海南省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指导下,琼海市博鳌镇莫村稻虾健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探索出了一条养虾种稻致富之路。利用海南气候优势开展稻虾轮作,2月投放首批小龙虾苗218亩,经过40天的养殖,小龙虾亩产量达210斤,每斤收购价30-50元,5月上旬种稻,预计稻谷亩产量预计约800-1000斤。虾体系专家佟延南研究员介绍说,稻虾种养可以显著提高亩产收益,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激发了种粮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

这就是产业技术体系发挥科技力量助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南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先后成立了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开展科技助农行动,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包点包片,把好的科技成果送到企业、送到农户手中,让“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到农业生产中来。

潭牛公司带动农户养殖的文昌鸡。受访者供图

科技助力产业链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现代农业要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打通科技与产业之间的通道,解决产业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而科技资源分散、协同创新不够、产学研脱节、产业需求难以有效满足,是长期以来农业科研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应时而生,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有效融合,让好的科技成果落地落实。

文昌鸡是我国驰名地方肉鸡品种,肉质好、风味佳、营养高,是过年过节南方地区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宴。但是长期以来存在饲料转化效率低、脂肪含量高、产蛋性能低等一系列问题,大大制约了文昌鸡产业高质量发展。地方鸡体系与海南(潭牛)文昌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针对企业面临的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发“文昌鸡育繁推一体化技术”,可以提高父母代种鸡产蛋数5-8枚,达到170枚,提高2%的商品肉鸡出栏上市率,达到94%以上。体系首席科学家魏立民研究员介绍说,通过科企联合培育的“潭牛3号”肉鸡配套系已经通过国家审定,新配套系料肉比提高0.3,达到3.3-3.5,上市体重提高16.1%,达到1.7-1.8kg。去年,该公司在体系的技术支持下成功挂牌农业农村部文昌鸡育种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迈上新台阶。

体系按照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农业全产业链为主线,打破科研门户壁垒,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等。每个体系保障稳定财政资金支持,由首席科学家领衔,设置若干科学家岗位和综合试验站,近百名专家参与体系建设,逐步覆盖17个农业全产业链,建立了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一体化的创新链条。

省冬季瓜菜产业技术体系“热科3号”苦瓜种植示范基地。受访者供图

在海口市统历岭常年蔬菜基地,种植着400多亩苦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洪光益介绍,在专家的指导下,新品种苦瓜亩产平均5000斤,田头收购价比传统品种价格每斤高出0.5元至1元,市场反映很好,赚的也多了。让洪光益赞不绝口的新品种苦瓜,就是海南省冬季瓜菜产业技术体系今年5月在统历岭蔬菜种植基地推广试种的15个新品种之一“热科3号”。体系首席科学家杨衍研究员介绍说,“热科3号”相较于过去种植的传统品种,有苦味淡、纤维少、耐湿热、抗病强、产量高等特点,目前已在海口、儋州、东方、屯昌等市县示范推广,极大丰富海南夏秋季渡淡蔬菜种类,有效保障冬季瓜菜供应。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科技研发有的放矢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科技处负责人表示,产业技术体系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费稳定支持,二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三是凝聚了一支科研队伍,通过体系建设,实现了经费、方向、队伍“三个稳定”,有效解决了过去科研无序竞争、资源浪费、与产业脱节等实际问题,逐步推动实现让科技服务产业的最终目的。

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公坡香米”科企产学研创新基地。受访者供图

在海南省文昌市公坡镇3500亩水稻田里,文昌海盛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婷正在查看水稻长势,这里是“公坡香米”种植基地,也是海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推进“海南好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企产学研创新基地。水稻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效宁研究员介绍说,通过“体系+公司+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发展“公坡香米”产业,让撂荒地变良田,每亩纯收入达2000多元。今年8月,“公坡香米”入选全国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

万诺水产员工正在向东星斑养殖池投喂饲料。受访者供图

海南万诺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慧强在万宁市和乐镇经营着一个近40亩工厂化养殖基地,年出货量达20万条,近年来得益于产业技术体系的技术支持,公司效益连年增长。海南省石斑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傅晓研究员介绍,体系团队为养殖户提供从种、苗、养、病、水等各环节的技术支撑,有效解决了以往石斑鱼养殖门槛高,技术难度大等难题,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科技服务走向田头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机制

三年时间,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现“零”突破,已建立槟榔、地方鸡、石斑鱼、地方猪、荔枝、芒果、冬季瓜菜、胡椒、水稻、虾共10个体系,覆盖十余个细分产业,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31个,与200余家企业合作社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通过体系对接市县,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在生产一线与企业、农户共同研究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今年上半年累计赴市县开展调研、指导445次,举办培训会206批次,通过体系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技术服务稿件538期次。日前,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升体系管理水平。

为更好地服务支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不断提升体系服务水平,发挥制度优势,锚定产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突破技术瓶颈,加快建立“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0 阅读:0

海岛聚点

简介:传播海南自贸岛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