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美俄会晤后,就有所谓的“美国联俄制中”的流言出现。
美国联俄制中?不太可能。原因很简单。一、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经济关系非常密切。但美俄之间存在能源等领域竞争关系。
第一,中俄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24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具体来说,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增长了4.1%,总额为1155亿美元;而中国从俄罗斯的进口总额则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为1293.2亿美元。
事实上,数字是枯燥的。应该从中俄经济高度互补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理毗邻、资源互补、市场需求互补以及产业结构互补等方面来展开谈。
首先,地理毗邻为中俄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中俄拥有漫长的共同边界,多种交通方式相连,交通成本低,这为双方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其次,资源互补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基础。俄罗斯是资源大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备丰富,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庞大的消费市场,对能源有着持续且巨大的需求。这种供需关系让双方在能源贸易上实现了互利共赢,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而中国则获得了稳定的能源供应,保障了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
此外,俄罗斯在重工业和军事技术方面具有优势,而中国在消费品生产方面有较强的能力,这种互补性使得双方在经济合作中能够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
再者,市场需求互补也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驱动力。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而俄罗斯的市场相对较小,对工业品和消费品的需求较大。这种市场需求互补使得双方在工业制成品、农业产品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在俄罗斯市场颇受欢迎,而俄罗斯的优质农产品也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餐桌。
最后,产业结构互补进一步推动了中俄经济合作。俄罗斯在基础科学领域(如核能、航天)具有优势,而中国擅长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双方通过联合实验室和人才交流项目加强科技合作,共同突破西方技术封锁。此外,中俄在金融、数字经济与中小企业合作等方面也在不断深化,进一步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第二,美俄之间。存在能源等领域竞争关系。俄罗斯是世界上重要的能源出口国,而美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出口大国。美俄在能源市场上存在着竞争关系。美国通过开发页岩气等新能源,减少了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同时,美国早前就通过制裁等手段限制俄罗斯的能源出口。
美俄在中东、东欧、中亚等地区展开了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在中东,美国支持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试图控制该地区的石油资源和战略通道。俄罗斯则支持叙利亚等国家,维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在东欧,北约东扩继续进行,俄罗斯则加强了在白俄罗斯的影响力。在中亚,美俄也在争夺该地区的能源资源和战略地位。
这种竞争,并不是改善关系就可以避而不见。何况,特朗普背后的金主有能源巨头的身影。特朗普支持美国开发石油。这些都是特朗普与普京不可调和的矛盾。特朗普选择在沙特与俄罗斯谈判是有玄机的。会谈选在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举行,俄罗斯和美国又分别为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石油出口。而特朗普又多次表态气候变化危机是一场骗局。两国选择在沙特会谈,应该会涉及未来全球化石能源合作与布局。但无论美俄怎么谈,两国都是竞争对手。谈,只不过是特朗普希望普京让出一部分市场给美国。这跟中美关系扯不上太多关联。相信最害怕的还是伊朗。唯一影响的可能是给中伊关系出难题。二、当前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高峰。但是,美俄之间彼此嫌隙多年。第一,中俄两国。
记得在去年12月,普京在一次大型记者见面会上表示,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顾中俄关系的历史走向,两国交往可追溯到17世纪末期,沙俄帝国与中国清朝建立外交关系。随后,两国关系起起落落。具体情况大家都知道,在这里就不复述。
中俄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而逐渐加深的。主要是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而中国也受到美国的遏制。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成为重要的战略伙伴。
第二,美俄两国。
美俄要冰释前嫌,像当年中美突然建交抵抗苏联一样,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美俄之间的敌对状态和历史积怨。以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为例。美国牵头、西方阵营集体参与,对俄罗斯施加了14000多项制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称这是对俄罗斯进行的“制裁战争”。
尽管在沙特举行的美俄会谈上,俄方作出了罕见让步,不再将解除对俄制裁作为俄乌冲突停战的前提,但美俄双方之间的关系仍然处于敌对状态。
即便特朗普打算与俄罗斯全面解冻,14000多项制裁可不是短期就可以立即取消的。
其次,即便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解除分歧,并迅速达成妥协。但由于“通俄门”事件的持续发酵,特朗普面临着被弹劾的风险,这使得他在处理美俄关系时显得力不从心。
再者,尽管此次美俄会谈充满了缓和的气息,但双方在多个领域仍存在重大分歧。
本质上,俄罗斯与美国改善关系,是为了尽快平息俄乌冲突给俄罗斯带来的影响。从更深层次来看,即便普京答应特朗普一些妥协,也不太可能拿中国来交易。因为,对普京没好处啊。
中俄两国都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两国通过扩大贸易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寻求共赢成为了必然选择。
面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所带来的挑战,相信普京也会与中国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
与中国一道走向富裕,不香吗?这应该是普京的逻辑吧。
根据我外交部官网发布的通稿,外长王毅在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期间谈了几点:第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向更高水平、更广维度迈进。第二,双方互利合作稳中有进,战略协作紧密有效,为维护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俄友好根基牢不可破。这一点,是中国为中俄关系定的调。
当然,中国也不能高枕无忧。
美国调整对俄对乌关系,这是美国外交战略重大转变。
特朗普为何一改拜登任期内的联合欧洲与日韩围堵中俄的外交政策,转而无情地抛弃欧洲和其它盟国?其逻辑应该还是门罗路线回归,以及美国很有可能与俄罗斯达成某些北极战略的交换。
特朗普摒弃多边主义,利用美国的优势地位以一对一方式施压对手,实现美国单边利益最大化。这是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但美国的利益最大化,自然触及俄罗斯的利益。所以,普京也不会傻到“联美制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