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悼念小米事故逝者反思改进措施

辣笔小星说车 2025-04-04 15:04:49

此前三名大四女生驾驶小米SU7前往安徽高速公路上事故撞击水泥护栏而丧生。清明之际我们不得不为惨痛事故逝者和年轻生命而悼念。由于事故分析责任还等待官方和交通管局的调查。我们在此聚焦在沉痛的教训中可以对汽车安全改进措施的反思,其实我们也许可以在驾驶判断、道路设计和智驾算法上做的更好。

首先是司机作为驾驶者的驾驶判断或许可以做到更好,比较准备不足情况下的打方向转型,选择直线刹车或许存活概率更大。我们快速回顾事件经过:2024年3月29日22时44分左右,一辆开启自动驾驶辅助(NOA)的车辆在进入施工区域时发生交通事故。当车辆接近由混凝土墙和红色桩桶护栏构成的临时路段时,NOA系统提前发出障碍物预警并自动减速至112km/h,约一秒后驾驶员介入操控向左转动方向盘22至25度并施加制动,但仅一秒后又将方向盘轻微向右调整,此时制动踏板开度增加至38%。

在如此紧急的状况下,驾驶员的反应和决策是否最优?事实上,很多汽车安全专家和职业驾驶教练都会指出,在高速公路面对障碍物时,更为安全的应对方式往往是保持直线并尽最大可能地进行紧急刹车,而不是急剧的转向操作。回顾事故场景这是一个典型的“麋鹿测试”工况,国际上广泛用于测试车辆紧急避障的安全能力。国外高速公路时常出现麋鹿穿越导致汽车避让失控事故。“麋鹿测试”是国际上衡量车辆安全性的重要标准,要检验的就是车辆回避障碍的性能指标。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小米SU7的麋鹿测试最佳成绩为82km/h,而事故发生时车辆碰撞前时速高达97km/h,远超一般驾驶者的极限操控能力。如果当时驾驶员选择直线刹车,尽管可能无法避免碰撞,但正面撞击带来的伤害通常小于高速侧面撞击的破坏力,乘员生还概率会明显提高。这也是国外普遍选装麋鹿防撞前保险杠并以制动为主避免高速转向安全措施的缘由。

道路设计层面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反思。这次事故地点位于高速公路上的临时施工区域,这类区域往往因为施工而造成急剧的车道变换,导致突发事故的风险大大增加。事故现场,车辆撞击的是一堵刚性的水泥护栏,缺乏缓冲装置。如果在施工区域设置注水防撞护桶,这种护桶的内部装水,可以有效吸收车辆撞击产生的动能,降低撞击强度。此外,防撞桶还可以有效降低碰撞后车辆起火的风险,而此次事故中车辆起火正是造成严重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未来,道路施工方和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更加重视临时施工路段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临时护栏和缓冲设施的布设,从源头上减少事故的严重性。

智能驾驶算法的不足也值得反思和改进。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强调智能驾驶系统具备的端到端能力,但实际上更多地是独立完成感知和决策过程,与道路基础设施和人机互动方面仍有不足。此次事故中,NOA系统在进入临时施工路段前虽提前预警,但在发出警告时,车速仍然高达112km/h,而现场道路标识的限速则为60km/h。如果系统能更早地识别到道路限速变化,并及时、阶梯式地降低车速,同时给予驾驶者明确的智驾信心状态提示,让驾驶者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作出反应和决策,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比如智己汽车独特功能信任增强用人们熟知的WIFI信号格数的方式通过直观有效的方式加强人车沟通进一步增强信任感。当自动驾驶显示三格时表示系统能够很好的识别处理复杂路况,当显示两格时则提示驾驶者关注路况,而出现极端情况比如拥堵匝道显示一格时则提醒驾驶者进行接管。这让驾驶者能够充分的了解自动驾驶系统的状态和下一步意图。未来的智能驾驶算法应更注重与道路基础设施的融合,通过车路协同技术提前感知道路信息与交通环境,提供更加人性化和场景化的提示和干预措施,这将极大提升驾驶安全性,降低类似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次令人心痛的小米SU7事故不仅是对逝去年轻生命的深切哀悼,更是提醒我们在驾驶判断、道路安全设施设计以及智能驾驶技术开发三个方面急需作出系统性的反思与改进。唯有直面问题,不断优化细节,才能从悲剧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警醒。

0 阅读:3

辣笔小星说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