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行业讲究“一遍拆一遍洗”,把一些经典相声的创意、结构拿过来融入与时俱进的元素,就可以成为又一个经典相声作品。
如果你看过马季赵炎冯巩刘伟王金宝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如果你也看过侯耀文石富宽的相声《心累》,你就能明白金霏陈曦等人2024春晚群口相声《导演的心事》好在哪儿。
如果你还看过豆瓣8.8分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那就更能理解这段相声的内涵和高级之处了。
但是,《导演的心事》在网络上却存在两极分化的评论,有人认为这段相声极好,有人认为这段相声极无聊,为什么呢?
一、《导演的心事》之缺点
首先说一下《导演的心事》有什么缺点。
第一个缺点就是人太多,实际上整段相声的主要台词都是由金霏、陈曦、董建春、李丁、盛伟五个人完成,除了他们五个人之外,其他四位演员完全可以整合成一个人,让那个“跳跃的想法”和“一闪而过的小念头”由一个人演就足够了。
人太多、大褂颜色太鲜艳又太杂,就会让观众产生“闹腾”的第一观感,有些观众仅凭第一观感就会断定这段相声太尬。
第二个缺点是人物属性不是很清晰,马季等人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在人物属性上非常到位,鼻子、眼睛、耳朵和嘴巴分工明确人设清晰,观众一看便知。
《导演的心事》除了金霏这个“大脑”之外,董建春是“积极的想法”,李丁是“消极的想法”,盛伟是“歪主意”,设计是不错的。
如果能把董建春、李丁和盛伟这三个人物属性通过大褂颜色和形体动作划分清晰,对观众的观感也会非常友好,可惜这段相声里只有盛伟“歪主意”这个人物通过形体动作设定好了,其他角色多少都会让观众感到有些模糊,自然也会产生看不懂的结果。
也就是这两个外在的明显缺点,导致《导演的心事》出现了不少差评。
二、《导演的心事》之优点
《导演的心事》主要剧情很简单,金霏收到导演的一个手机留言“在吗”,正在冥思苦想导演想干什么的时候导演又撤回了信息,金霏再一次陷入苦想。
这段相声第一个优点就是结构不错,和马季等人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有些相似,都是将抽象的概念具化,这种模式的相声只要内容过关,结构分就能打满。
第二个优点是讽刺,和侯耀文石富宽的《心累》相似。
《心累》讲的是侯耀文的主任开会时偷偷向他伸出三个手指头,侯耀文猜了吃回扣三百块、三角恋、送礼三瓶酒以及被拘留三天等事儿,冥思苦想猜到自己生病住院,最后才知道主任的意思是三缺一。
《导演的心事》里导演一个简单的“在吗”就让金霏陷入翻江倒海的思索当中,结果到最后才发现导演不过是想喝杯咖啡。
可见,《导演的心事》和《心累》一样都是聚焦在“心”上,都是对上下级关系和人际交往中那些徒劳无用精神内耗的绝妙讽刺。
第三个优点是生活化,观众只要把自己代入剧情,你就会发现《导演的心事》有多生活。
几乎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陷入“心累”的经历,不光是面对领导,也包括父母子女或者恋人和同事,也不光是手机消息,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都可能成为我们精神内耗的源头。
第四个优点是相声的底,一段相声优秀不优秀,包袱底很关键,弄好了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导演的心事》在金霏终于解决了自己的精神内耗之后,陈曦发现导演群发消息却忽略了自己,立刻也陷入精神内耗当中,这个设计太绝妙了。
这个相声底就是告诉观众,只要你解决不了本身的问题,那么精神内耗就会无限循环下去,你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乍一看这个底属于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包袱,细思之下,你会发现这个底其实相当恐怖,甚至会让你陷入精神内耗:如果我遇到领导发“在吗”又撤回该怎么办?如果我遇到领导群发消息却忽略我又该怎么办?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导演的心事》利用相声的底出色展现了这个喜剧的精髓。
三、相声欣赏水平过滤器
《导演的心事》评价分歧在弹幕里就比较明显,两极分化严重。
有的观众在夸:这个真不错,很好的作品。
同时还有的观众在“骂”:这相声尴尬,都给我看困了。
评论区有一位观众的发言也许能够解释这个问题:
这个节目很有意义,说不好看的,其实就是没看懂。
文艺作品都有个通病,那就是众口难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观众的欣赏水平存在差异,欣赏水平比较高的人比较关注作品的内核,欣赏水平不高的观众比较在意作品的包装。
有些观众喜欢包袱皮薄的相声,有的观众喜欢包袱皮厚的相声,有的观众喜欢“便宜”还带颜色的相声,有的观众喜欢有格调的相声,有的观众缺乏想象力,有的观众脑洞大开联想力丰富。
有的观众听惯了闲聊天没有主题的相声,有的观众则更愿意听有内涵的相声,有的观众懂相声还看过《五官争功》和《心累》,有的观众则压根不懂相声更不了解经典相声是怎么回事。
具体表现在《导演的心事》上,有的观众单从人数太多和人物属性不清晰这两点就直接把相声给否定了,当然也不排除存在有些观众光从演员所在单位就把相声给否定了的现象。
笔者第一次看《导演的心事》时凭借直观感受只能给出六七十分的评价,理由和很多观众差不多,虽然相声内容很贴近生活但感觉太闹,好在结尾不错加分明显。
由于除夕夜是和很多人一起看春晚,难免会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观感出现偏差,等到第二天独自一人再看一遍《导演的心事》时,评价立刻提升了不少。
实际上《导演的心事》这段相声除了人数偏多之外也没啥毛病,只要用心看,人物属性也可以很清晰,内容上就更不用说了,看完一遍意犹未尽又加看了一场侯耀文石富宽《心累》,这时候给《导演的心事》就可以打到80分以上,属于越看越觉得好的相声。
由于观众存在欣赏水平上的差异,也就导致《导演的心事》评价两极分化,所以这段相声就成了一个“相声欣赏水平过滤器”。
最经典的群口还是马季的五官争功和传谣
这相声挺不错[点赞]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这个相声的存在就是一个哏
小偏太没品味了,难听,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