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措辞很罕见,特朗普还想瞒多久?

盘点观察 2025-03-05 10:43:09

近期,有几件大事引起人们热议。

第一件事:据大风新闻报道,国家安全机关发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背景复杂的非政府组织,正对我国重要科技企业人员进行拉拢渗透,妄图套取核心科技信息,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其中,某重要科技企业海外市场负责人王某某便是典型案例。2016年,王某某赴境外出差时,被境外机构电话咨询企业情况并获1000元报酬。

此后,他将此作为“外快”渠道,随着透露信息敏感性增加,报酬从1000元涨至3000元。他不仅自己大肆“售卖”核心科技信息和企业内部资料,还教唆同事、亲属提供行业内部敏感及涉密信息。为获取更多情报,2020至2022年,王某某频繁跳槽多家科技领域龙头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大量涉密资料和核心技术信息。这期间,他以多家龙头企业高管自居,塑造“知名专家”形象,成为境外情报搜集者眼中的“香饽饽”。

外国间谍(资料图)

在利益驱使下,他把咨询“副业”当“主业”,2020至2022年累计接受咨询六百余次,获利200余万元。最终,国家安全机关查明证据,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王某某等涉案人员依法受到处理。这警示我们,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人员必须提高警惕,严守国家科技秘密。

第二件事,据参考新闻报道,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新闻处发布消息称,乌克兰正谋划破坏谈判的计划,其中一项便是对俄罗斯驻欧洲的外交使团发动恐袭。情报显示,基辅可能在德国、波罗的海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地发动袭击。俄罗斯驻这些地区的外交机构成为“最有可能”的袭击目标。分析认为,乌克兰此举有双重目的。

普京(资料图)

一方面,企图通过恐袭破坏可能的和平谈判进程,让俄乌冲突持续下去;另一方面,想抹黑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立场特殊的国家,比如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这两国曾对欧盟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表达批评,并呼吁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乌克兰或借此将其卷入危机,扰乱地区稳定局势。此前,俄罗斯外交部相关官员已对乌克兰无人机袭击次数增加表示担忧,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也曾发文警示,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为破坏俄乌冲突的解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此次俄方曝光的恐袭阴谋,无疑给地区安全形势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第三件事:科技巨头马斯克被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领导削减联邦开支工作。马斯克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首次内阁会议上表示,美国根本无法承受每年2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如果这种巨额债务情况持续下去,美国将面临“破产”。截至目前,美国国债规模已高达逾36万亿美元。为削减开支,特朗普与马斯克推出“4:1裁员法则”,即每离职4人仅可补员1人,豁免条款虽为国家安全、执法部门留了余地,但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却面临裁员风险。

特朗普(资料图)

执行这项工作的DOGE核心团队由一群19 - 25岁的“00后六君子”组成,他们手握联邦IT系统最高权限,用AI算法扫描政府支出。然而,DOGE的行动引发诸多争议。多名美众议院民主党人呼吁调查DOGE,联邦法官以“国家安全风险”冻结其对财政部数据的访问,19个州联合起诉其违宪,民主党领袖舒默斥其为“影子政府”。

而且,马斯克的SpaceX与美国政府签有数十亿美元合同,而DOGE又在审查国防部开支,存在利益冲突问题。此外,DOGE拒绝披露运营细节,仅给出“预期削减金额”这类模糊指标。这场改革触发了工会诉讼、司法抵制和两党撕裂,若不能建立国会监督机制、公开审计标准,这场打着削减开支旗号的行动,可能沦为政治博弈的工具,而美国民众也有权知道,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这场改革到底还想隐瞒多少真相。

1 阅读:264
评论列表
  • 2025-03-05 21:44

    可以不暗杀,而是要明杀

盘点观察

简介:静观天下事天下情,聊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