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惠王朱成錬:最爱出城玩耍,给皇帝送海东青,被文官们喷到自闭

楼哥看明史 2024-08-28 15:14:07

前言: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七月十一日,明代中叶著名的“虏酋小王子”,率领三万骑兵从大同一线大举入寇,史称“东西连营五十余里”。七月十三日,蒙古骑兵“缘山而南”,一路扫荡而来。

消息传回大同,封国于此的代王朱成錬心痛无比,因为王府的庄田都被蒙古人洗劫一空。代王殿下找到大同总兵官许宁,让他赶紧率军出战。许总兵白了朱成錬一眼,老子手上只有一万人,宣府、延绥的援兵又迟迟不到,拿什么打?

大同古城

结果直到朝廷派人前来催促,许宁才硬着头皮领军出战。一战下来,明军战死近六百人,受伤约一千一百人,损失马匹上千匹,只换来了生擒一人,斩首十七级的战果。

是时虏酋驻边外,犹惩往年之败,惧不敢入。及觇知宁无能为,遂入大掠。而代王以已庄所被害,屡促宁出兵,宁犹不听。—《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二》

然而生存环境已经如此恶劣了,朱成錬还成天想着出城游玩,为此不知道被宪宗皇帝训斥了多少回。等到宪宗驾崩,孝宗皇帝即位之后,朱成錬打算拍新天子的马屁,结果却引起轩然大波,被文官们指着鼻子破口大骂。

那么代王朱成錬这一生究竟有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不安分的代王

朱成錬,生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代王朱仕壥嫡长子,生母代王妃杨氏。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赐名,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册封为代世子,都指挥同知姚贵之女姚氏则为代世子妃。

英宗朱祁镇剧照

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八月,代王朱仕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谥曰隐。谥法“违拂不成”曰“隐”,从这个谥号来看,当时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对朱仕壥的看法可不太好。

送丧出城事件

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朱祁镇驾崩,遗诏皇太子朱见深继位,即宪宗。新帝登基,按惯例都会施恩于宗室。当年五月,宪宗下旨赐朱成錬“食米岁三百石”。这里要做个解释,明代亲王去世后,其岁禄就要“住支”。而世子又没有岁禄,所以皇帝要额外补贴一点,不然朱成錬在守孝期间就没有了收入。

宪宗朱见深剧照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四月,朱仕壥的棺椁正式入葬隐园。然而大同守臣却向朝廷奏报,世子带着几位代藩宗室:广灵王朱仕(土兹)、博野王朱成鐭、和川王朱成镘一起“送丧出城”,但却“良久方还”。宪宗一听当即炸毛,立刻写敕书将朱成錬大骂一通。

祖宗故事,世子、郡王出城必先差人奏请。今乃輙自出城,故违朝命!朕念亲亲,姑置不究。敕至,世子与诸郡王宜深自省改。今后务要循理守法,毋蹈前愆以全令名。—《明宪宗实录卷十七》

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代世子朱成錬袭封代王。但他随即和二弟安定王朱成鏻互相讦奏,把官司打到了宪宗皇帝御前。

宪宗朱见深画像

驸马都尉薛桓、刑部左侍郎董方赶往大同进行勘问,结果发现二人仅仅是因为“私忿”就互相诬告。念在朱成錬袭爵未久,宪宗将二人身边“构恶尤甚者”发配辽东充军。

真武庙行香事件

话说朱成錬真的很爱出城游玩,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朱成錬再次领着一帮代藩宗室,连日出城去真武庙行香。和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那一次相比,除了已经在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去世的博野王,广灵王、和川王依然在列,另外还多了一个定安长子朱聪潏。

和朱成錬有矛盾的安定王朱成鏻,同样在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就已经去世。朱聪潏因为“居丧无礼,多出狎游”,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就已经“停封”,此后又因为“益纵恣不法”,在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发守大同祖坟。靠着朱成錬的奏请,朱聪潏才得以重回大同城中居住。

大同真武庙

和朱聪潏这样一个劣迹斑斑之人混在一起,让宪宗皇帝对朱成錬极为不满,立刻下旨捉拿代王府官员治罪。

守臣以闻,上降敕责谕。仍以王府官不谏止,命逮治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十五》

朱成錬的心眼小得很,他认为这次被罚,是因为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殷谦向朝廷打小报告,所以决定给他一点教训。

在搜罗了一堆负面新闻之后,朱成錬举报殷谦在朝廷册封郡王之时“不随侍行礼”,这是大不敬。出视边墙之时“不辞而行”,这是意图通敌。在开役银匠之时“不给佣钱”,这是人品卑劣。

大同古城

户科给事中杜峤前来查勘之后,给出的结论是殷谦“当逮问”。然而在宪宗看来,这些都是小问题。但亲王与抚臣不和,也不利于大同的边防。于是皇帝让殷谦和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郑宁防区互换,算是给了代王一个面子。

与彰武伯杨信不和

杨信,昌平侯杨洪之侄,骁勇善骑射。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以青阳沟大破瓦剌之捷,获封彰武伯,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奉旨代都督佥事李英镇守大同。

大同代王府

和自己那位见到总兵官下跪的父王相比,朱成錬要硬气得多。杨信虽然资历老,功劳大,代王殿下一点也不惯着他。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的时候,朱成錬一口气向朝廷检举了杨信十多件贪惰不法的事情。

宪宗只觉得脑壳疼,和大同巡抚闹完,又和总兵闹,派人去查查吧。然而兵科给事中翟瑛、刑部员外郎游佐、锦衣卫百户宋鉴到了大同以后,天天喝花酒正事不干,被杨总兵照顾得妥妥的。

代王殿下勃然大怒,看不起谁呢?当我这个亲王是摆设吗?他老人家奋笔疾书,又写了一封奏疏去告状。宪宗这一次很重视,派出锦衣卫指挥赵璟前来调查。当年四月,赵璟回京,列出了杨信的几条罪名:其一浸渔粮刍,其二出疆耕牧致寇,其三放军纳贿,至于别的事情都是诬告。

宪宗朱见深剧照

对此宪宗很快做出裁决:杨信停禄二年,代王府左、右长史官停俸三月,翟瑛等三人停俸半年,这事就算了结,不许再互相纠缠。

都察院言信及瑛等皆当究治,王宜降敕切责。左右长史不能匡正,亦当并治。上皆是之。但以边方用人之际,特宥信罪,仍停其禄二年。左、右长史停俸三月,瑛等亦停俸半年。—《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

代简王坟园

朱桂,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明代的首封代王,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去世,其墓园位于大同城外东北处的采凉山红石崖一带。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二月,朱成錬向朝廷上奏,称自己袭爵已经十年,却从未去过曾祖父墓园(看来他前几次出城确实光顾着玩了),请于今年三月清明节的时候出城祭扫,日落即还。虽然朱成錬有前科,但宪宗这次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毕竟人家程序正义。

土木堡之变剧照

未曾想这番出城祭扫之后,朱成錬直接破防,因为简王墓园的现状实在是有些凄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军队大举包围大同,简王墓园也在那时被烧毁,迄今二十余年始终未得到修缮。

朱成錬回来后召集本府各郡王,让他们一起凑钱,采买修缮简王墓园所需要的木材。又向朝廷上奏,请量拨附近军卫有司的工匠人夫协助动工。而宪宗考虑到大同的地理位置,没有同意代王的请求,只是允许王府自行雇人修造。

事下工部,议以为大同极边,难于差拨。宜从王府自行佣工修造。从之。—《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一》

到了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六月,朱成錬奏称简王墓园已经修造将完,打算在中元节那天带着本府郡王和将军,出城去举行“落成礼”。礼部认为无此旧例,宪宗倒感叹朱成錬的“尊祖之意”,允许他带着郡王出城,将军就免了。

代王府大门

然而朱成錬刚在皇帝心中建立起来的良好印象,很快又被打破,因为这次出城的除了郡王,还有王妃。所以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朱成錬请求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出城祭扫,遭到了宪宗的严词驳回,给脸不要脸。

得旨亲王出城祭墓祖,初无是典。王何以再三渎奏?不允。—《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七》

马屁拍到马脚上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宪宗驾崩,遗诏皇太子朱祐樘继位,即孝宗。可能是为了给新天子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于自己申请出城游玩,朱成錬奏请“诣阙贺登极”,也就是赶往北京祝贺新君登基。亲王赴京朝觐久不举行,孝宗自然也客客气气地予以婉拒。

代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给孝宗送了一头海东青。海东青被称为“万鹰之神”,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外形出众、性格骁勇善战,是古代狩猎中的重要帮手。孝宗收到这份厚礼之后爱不释手,特意对代王进行了赏赐。

海东青

宪宗在位之时大权独揽,内阁三位大学士:万安、刘珝、刘吉,被戏称为“纸糊三阁老”,在皇帝面前只会唯唯诺诺而已。然而等到孝宗继位,大家伙全都支棱起来了。按资论辈成为首辅的刘吉第一个跳出来,对着代王殿下火力全开。

切见皇上自即位以来纳谏如流,求贤若渴。留神政务,注意经史。天下之人晓然皆知圣心勤政务学,绝无玩好之事。不意代王为朝廷懿亲,不体皇上忧勤之至意,乃以海青来献。其为圣德之累,诚非小事!—《明孝宗实录卷十九》

在刘首辅看来,海东青只不过供田猎之用,无益于国,有损于人。接着他又拿古时先圣夏禹、召公的教诲,以及汉文帝拒绝千里马的举动来做例子,表示这才是人君应该学习的对象。

刘吉又称京师自冬以来久阴不雨,川广一带又旱灾民饥,正是陛下修省自身的时候。海东青是代王“献谄而奉”,陛下则是“不察而受之”,本来也不算大事。但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下之人肯定会“莫不争投所好以希宠利”,到时候怎么办?

孝宗朱祐樘剧照

现在这种情况,陛下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把海东青退还给代王,收回赏赐之物,再写一封信,里面清楚说明白:“朕不受献也”。这样才能“绝天下窥伺之心”,同时又可以“贻后世称颂之美”。孝宗确实听话,立刻乖乖地给代王写了一封信。

兹者叔祖遣人以海青来献,固出盛意。但海青为物,不过以供田猎之用。朕万几之暇,惟留心经史,讲求政治。盘游田猎,何敢经意?况前诏书已有止贡献之例,叔祖何不察而有此举乎?《诗》不云乎“人之好我,示我周行。”《礼记》云“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今特归还所献海青,专书以报。—《明孝宗实录卷十九》

估计代王殿下收到信以后也是欲哭无泪,当初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怎么一转眼锅全甩我身上了呢?

结语: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六月二十九日,代王朱成錬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惠。谥法“柔质慈民”曰“惠”,看来孝宗心底里还是记着这位叔祖的好处。

大同代王府

代惠王去世后,代府长史司向朝廷抛了一个问题:“府事无人管摄”。原来早在宪宗朝的时候,代惠王庶长子武邑王朱聪沬,就因为醉酒殴死乐工,被革去爵位。

丙申,代府长史司奏:“迩者代王薨,府事无人管摄。前革爵武邑王聪沬改过自新,乞令复爵管事。”上曰:“聪沬在先帝时犯法革爵,今未宜轻复。姑与敕,令戴平巾摄事主祭。”—《明孝宗实录卷二十九》

然而这位革爵武邑王实在是不像话,估计惠王在世之时忙着自己玩耍,没空来管教日子,后来竟被孝宗直接削爵废为庶人。当然此乃后话,我们可以放在朱聪沬的相关文章中再讲。

3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