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过?
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每个年龄段都存在恃强凌弱的现象,有些孩子仗着自己年龄大,身强体壮,总是欺负比自己小的人。
作为家长,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但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又该怎么办?无论你是选择替孩子出头,还是选择忍让,都不是最佳选择。
我们来看一下这位爸爸是怎么做的:
儿子想吃零食,于是跟爸爸说:“爸爸,能给我十块钱吗,我想买点零食吃?”
这时,一旁的叔叔(爸爸的好友)直接豪爽地说:“十块钱哪够,叔叔给你一百!”
爸爸马上拦住了,说不能惯着孩子,问儿子:“二十够吗?”儿子开心地说:“够了,够了。”接过钱,儿子开心地跑了出去。
没一会儿,儿子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而且是两手空空。爸爸问他:“你买的零食呢?”儿子说:“我的钱被高年级的同学抢走了。”
一旁的叔叔听到后很生气,站起身来就打算去给孩子出气,爸爸拦住了他,严肃地对儿子说:“来,我再给你二十,你再去买!”儿子结果钱,犹犹豫豫地出去了。
没一会儿,儿子又垂头丧气的回来了,这次不仅两手空空,脸上也被人打出了伤。儿子说:“钱又被高年级的同学抢了,算了,我不吃了。”
这次,旁边的叔叔更生气了,说什么也要出去教训一下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但又被拦下来了。爸爸对儿子说:“看你这完蛋样子,你到底想不想吃?”儿子说:“想吃。”爸爸说:“好,想吃,你就再去买!”
儿子低着头犹豫之时,看到了屋里放着一根棒球棍,他一下子鼓足了勇气,接过爸爸的钱,拿起棒球棍就出去了。
没一会儿,儿子非常开心地拿着零食回来了,并且告诉爸爸,就连刚才那四十块钱也要回来了。爸爸非常高兴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对儿子说:“记住,这才叫汉子!”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不管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还是一个纯粹的段子,但我认为这个故事非常有教育意义。爸爸没有选择替孩子出头,但也没有对孩子进行任何指责,而是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他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受一些委屈,甚至会受一些外伤,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一定会通过这件事理解一个道理,面对挫折不能灰心,只有自己变得更勇敢、更强大,才能抵御外来的入侵。
作为父亲,无论是选择替孩子出头,还是选择忍让,都不是最佳选择。
如果这位父亲选择替孩子出头,一是容易把事情闹大,二是容易让孩子有依赖心理,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时,还是不会处理,自身依然强大不起来。
如果这位父亲选择忍让,那彻底完了,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弱者,当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他依然会选择退缩,这样反而让对方更加肆无忌惮。
无论在校外还是校内,孩子们之间都有自己的一个小群体,你必须教会孩子遇到挫折时如何应对,只有孩子掌握了方法,内心强大了,他才敢于去和别人对抗。
最后需要强调一点,这位爸爸在看到孩子被欺负时,没有对孩子有任何指责,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忧虑,而是沉着冷静地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这也是孩子后来有勇气去面对的重要原因。
接文章开头的问题:你们在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被高年级的同学欺负过,你是怎么做的?
关注“欣妈育儿经”,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