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毛岸青逝世前,嘱托孩子:不要葬在韶山,把我送到妈妈身边去

诺言卿史录录 2024-11-29 22:00:17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这位曾经为了让中华民族站起来而呕心沥血的伟人,他的一生给中国做出了数不清的贡献。

除了他,他的亲人也个个都是坚定的革命战士。

图|毛岸青夫妻俩与毛泽东

在主席的几个儿女中,给大多数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或许就是主席长子毛岸英。

他年纪轻轻就永远留在朝鲜战场上的壮烈牺牲之举是记录在教科书上让我们所有人为之动容的。

毛泽东与毛岸英

但除了毛岸英烈士,弟弟毛岸青也同样是主席牵挂在心的儿子,也同样是为了新中国做出大贡献的人民的好同志。

而在毛岸青的童年回忆中,母亲杨开慧英勇就义的场面成了缠绕他一生的梦魇。

和哥哥毛岸英一起在上海街头流浪度日的经历更是给他留下了在后半生中一直隐隐作痛的伤疤。

在1930年,彭德怀彭老总带着麾下的红三军团在湖南如异军突起般将当地盘根错节的军阀势力搅了个天翻地覆,红军势头最猛时甚至兵临长沙城下。

被这架势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湖南军阀们一边暗暗心惊,一边又被红军队伍惹得大发雷霆频频拍案。军阀头子何健更是恼羞成怒,直接开出1000块大洋的天价悬赏通缉主席妻子杨开慧。

何健

这是他们彻底拿一路高歌猛进的红军没办法了,只能靠挟持人质这种下三滥的伎俩来拖延红军挺进的步伐。

而在这之前,或者说早在红军揭竿而起势要作清流的那天,主席等人作为红军的高层领袖,就成了众多军阀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其中自然也不乏有人抱着和何健一样的想法。

为了躲过反动派的追捕搜查,杨开慧带着三个儿子在这几年里尽过得是颠沛流离东躲西藏的日子,每天都提心吊胆。

在这段潜伏隐藏身份的时间里,杨开慧一人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所有杂事,还要提高警惕打起精神,可以说万分辛苦。

杨开慧 毛岸青 毛岸英

好在老大毛岸英此时已经长到了懂事的年纪,他处处都听母亲安排,还能帮衬着母亲照顾两个年岁尚幼的弟弟。

因此环境虽然艰苦,可一家人还是团结齐心拥抱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毛岸英8岁生日时,不速之客推开了杨家大院的大门,他们是由何健手下带领的共有60余人的清乡队。

一干大汉将杨开慧一家居住的院子团团围住,周围的街坊邻居也只能大气都不敢出。

很快,在这些反动派的半请半逼下,杨开慧,毛岸英,以及家中的保姆都被带走。

反动派抓捕到他们之后,先是将三人分开关押,然后将主席妻子杨开慧作为审讯重点目标。

起初以利诱之,见杨开慧不为所动便重刑审问,种种手段惨无人道。

时间不过半个多月,杨开慧烈士便在浏阳门外英勇就义。

此时她的年纪不过29岁,试想一下,一个这样年轻的女性,要拥有多么坚毅的信念和意志才能坚守到如此地步。

她离世后,几个好心的乡亲帮忙将杨开慧的遗体抬了回来。

一进杨家大院,第一个上前的杨老太太见此情形悲痛过度当场昏厥,紧随其后年幼的毛岸青更是如遭雷劈。

此时他已经7岁,和哥哥一样到了懂事的年纪,早在哥哥和母亲还有保姆都被带走那天就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现在看到母亲的遗体回家,更是痛不欲生。

幼小的他扑上前去抱住母亲的身体,哭喊着“妈妈!妈妈!”

他多想母亲能像从前一样再站起来抱一抱他,可生与死这条残酷的界限就这样血淋淋横亘在他的面前。

毛岸英 毛岸青

这幅场景,给毛岸青留下了一生的创伤,对母亲的思念贯穿了他余下的全部人生,包括在后来毛岸青与妻子邵华共写回忆散文时。

每每回想起当年的这段回忆,毛岸青都会情绪失控痛哭不已,妻子邵华只能在旁安慰,因为母亲杨开慧的离去已经成了丈夫心中最深刻的伤疤,她也无能为力。

而在当年,杨开慧烈士就义后,无人照料的岸英岸青兄弟俩被组织上送到了上海,暂时在中共地下党员创办的大同幼儿园中生活。

到这不久他们又经历了一次打击:小弟弟岸龙病逝了。

不久后,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由于党内叛徒将重要情报泄露给了敌对势力,幼儿园被迫停业,兄弟俩被董健吾带回家,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这里岸青就常常因为思念母亲而恸哭,可现在他们都孤立无援了,哭泣再凶也无法改变现状。

董健吾

后来董健吾工作调动,需要去武汉执行特工任务,他俩又一次失去了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屋檐,只能在上海街头流浪求生。

在这段艰苦的时间里,稍年长些的毛岸英为了养活自己和弟弟维持生计,在各种招工的地方吃了不少苦头,毛岸青更是遭遇了上海警察的一通毒打,头部重伤,险些抢救不回来。

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的毛岸青也因此落下了终身后遗症,每到情绪激动或疲惫时,他就会头痛欲裂,用什么办法都止不住。

好在随着之后时局变迁,兄弟俩终归是回到了父亲毛主席身边,过了一段有安全感有倚仗的日子。

毛泽东和毛岸青、邵华合影

但好景不长,1950年,毛岸英在朝鲜战场因空袭壮烈牺牲。

听到这个消息,毛岸青悲痛欲绝,自从母亲和小弟弟相继去世,一直都是他们这年岁相近的兄弟俩互相扶持着长大。

可现在哥哥毛岸英却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这任谁都难以接受。

毛主席和毛岸英、刘思齐合影

剧烈的情绪波动下,毛岸青的头痛激烈发作,沉浸在悲痛之中的主席顾不上其他,赶紧安排人手将岸青送到了医疗条件更发达的苏联接受治疗。

他就这样孤身一人在苏联度过了七年时间,异国他乡的环境让他孤独,孱弱的病体更是让他感到分外无助。

周恩来夫妇看望在苏联学习的毛岸英(右一)和毛岸青哥俩

七年后,他回国来到大连修养,这么一待又是五年时间,在这堪称独处的几年里,他对母亲的思念更加汹涌难以遏制。

为了在梦中见到日思夜想的妈妈,他甘愿忍受过度思虑带来的头部阵痛,只求在梦境中能够多与母亲相处一会儿,多得到一点来自妈妈的疼爱。

图|毛岸青照片

1962年,与妻子邵华一同回到湖南老家的毛岸青,不顾自己身体尚未恢复,就要强撑病体去陵园祭拜母亲。

那天下着大雨,可来到杨开慧墓前的毛岸青心中的雨只会比这场大雨更磅礴,两行清泪划过他的脸颊,紧接着就是撕心裂肺的恸哭。

从这之后,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尽管有妻子邵华的陪伴和看护,可常年以来头疾产生的折磨已经让他疲于应对,此时的毛岸青,心中只有对母亲的浓浓思念。

图丨毛岸青和邵华

直到2007年,油尽灯枯的毛岸青自觉大限将至,于是将一家人集结到自己床前,嘱咐起自己最后的遗言,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不要将我葬到韶山去,就让我留在妈妈身边吧!”

2008年年初,毛岸青同志与世长辞,终年84岁。

在12月21日,他的骨灰盒也成功遵照其生前的遗愿被安放在了杨开慧烈士陵园的一侧,与他日思夜想的母亲永远相伴。

参考资料:

1.大众网:毛岸青邵华骨灰安葬于湖南杨开慧烈士陵园 2008.12.22

2.柏颖.杨开慧:骄杨的忠贞不屈与奉献担当[J].湘潮,2024,(03):24-25.

3.毛岸青:领袖之子 坎坷半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7,(04):21-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