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考生及家长来说,如果分数不太够自己心目中的名校,但距离又不是很远,有什么方法踏进心目中的高校大门?对于这部分高考生来说,中外合作办学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但要付出的就是中外合作办学的高学费代价,俗话说得好:“分数不够,钱来凑!”
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平台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我国批准设立的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港澳台地区)达到了1291个,其中包含1100个合作办学项目和191个合作办学机构,这些项目或机构覆盖到了国内近570所本科院校。

中外合作办学由于学费相对比较高,一般来说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分布较多,但高考大省数量也非常可观。比如河南,由于有着超高的考生人数,其中外合作办学开办数量也高居榜首,达到了146个之多,江苏121个、山东112个位居前三,另外如上海、吉林、湖北、辽宁、浙江、黑龙江等地数量在60-80个之间,也是数量在50个以上的9个省市。其他省市开办数量都不是很多,比如广东40个、湖南38个、重庆34个、四川28个、云南19个、贵州16个等。
当然,各省市的中外合作招生规模与办学项目与机构规模基本上成正比。河南招生规模接近2.53万人占比约为17.4%,山东省1.93万人约占13.3%,这两个高考大省占比超过三成。另外如浙江1.15万人占7.9%、江苏1.13万人约占7.8%、河北0.78万人占5.4%、广东0.68万人占4.7%等省份占比在5%附近及以上,而辽宁、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规模也达到了5000人左右,其余部分省市如四川0.48万、湖南0.46万、重庆0.27万、贵州0.19万、云南0.18万等占比都不是很高了。

如此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每年招生规模有多大?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计划内招生规模在15万人左右,而计划外招生还有接近10万人,本文只讨论计划内招生相关信息。其中985高校招生规模约在6600余人、纯211高校招生计划在1.58万余人、“双一流”高校(不含985、211)招生计划不到4800人,超八成比例还是归属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招生计划。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双一流”高校扩招在目前的高考生规模条件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中外合作办学最热衷于开办哪些本科专业或专业类呢?目前全社会最热的专业大类,计算机类专业首当其冲,该大类占统计到的中外合作办学总规模的12.3%有余,还有工商管理类的8.1%、机械类的7.3%、电子信息类的7%为招生规模超万人,占比超过5%的4个专业大类。招生规模超过5000人的大类还有自动化类、电气类、土木类、金融学类专业,这些在目前均属于招生规模超大的热门专业,但土木类专业后续招生估计够呛。

其余专业大类在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中均处于2000人左右规模内,比如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财会类、教育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在2500人以上,生物科学类、护理类、数学类、铁道运输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材料类等也超过了2000人,外国语言文学类、电子商务类接近2000人规模。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国内高校拼命开设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这本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可其开设的规模处于倒数范畴,可见国外高校选择的合作专业大类还是有过深思熟虑。
中外合作办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贵”,一般人一听就会咋舌,1万只是起步,2万5以下算正常,5万以上才算真的贵。有网友专门统计过,中外合作办学的平均学费为3.46万,最贵的大概在23万左右,中位数是2.4万。所以笔者原来和一些高考生及家长说2万5以下学费算比较便宜,很多网友都不太相信,从这儿我们可以得到印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