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结婚十年无孩,我该劝他生娃吗?被生育执念撕裂的三代人

紫菀看世界 2025-04-21 22:52:29

紫菀你好,我姓刘,今年62岁,老公在我年轻的时候就死了,丢下我,和当时才七岁的儿子,为了给老公治病,不止花光了家里的钱,还欠了债。

我一个寡妇带孩子,辛辛苦苦,还是将孩子养大了,但是孩子的教育,我参与不上,我一个人做几份工,早上出门孩子还未起来,晚上收工回家,孩子已经睡了,万幸孩子没长歪,没长成坏孩子,只是跟我不亲。孩子跟我,无话可说。

除非是要钱,或者说是有什么要求的时候,才会跟我说话。我难过,但是也没法子。得光是生存,已经花光了我所有的力气,我也没文化,孩子的教育,也只能这样。

养育他长大,供他读完大学,给他成家,我拼尽全力,算是责任尽到了。但是孩子结婚到现在,已经十年了,一直没孩子,和我同龄的,几乎都做了爷爷奶奶。十来年,每次说这个话题,儿子要么不吭声,要么会给我甩脸色,要么就是直言让我别管。

我不明白,他在忌讳什么,如果身体有问题,不是应该去检查吗?有病治病,没病,那就认命。我跟儿媳说,儿媳也不大搭理我,回应都是不吱声,不回答。

被无言抗拒太多次,所以近几年,我也没有再跟他们说过这个话题,但是这眼瞅着,儿子37岁了,儿媳也34了,再不生,可能这辈子也就没生的了。

我自己人生是不幸的,到了现在62岁,我还在打工,在工厂里面做清洁工,我并不是那种迂腐的老太太,儿子生不生,其实我都可以接受,毕竟孩子的成长,其实也是很苦的。

我只想尽量托举我的孩子,让他不至于被人耻笑,很多人见面总会问,你添孙了没啊?很多老姐妹也会善意地提醒我,这要生娃得抓紧,背后说的那就更多了。说实话,崩口人忌崩口碗,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听了其实也是不开心的。

但是儿子儿媳不跟我沟通,说多了,直接将我拉黑。

这些年,我辛辛苦苦攒下了有二十万,这是我养老的钱,我没买社保,收的是村里的农保,每月有一千块,我本想着,将我这些棺材板,让孩子去检查,去治病,或者做试管,我不知道够不够,但是找人借点,大概也是可以的。

现在我的困境是,他们对我的善意,根本不回应,儿子不理我,我应该找儿媳谈谈吗?请你给我点意见,我该怎么做?

编者说: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的生育焦虑,生育困难,已经成了裹挟家庭的伦理困局。

现在的孩子,都嚷嚷着不婚,哪怕结婚了,也没想那么快生娃,到想生的时候,又不一定能怀得上。我身边不少的小辈,结婚后,怀孕都不是容易的事。

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率达18%,但是往往更难受的是,社会对无孩家庭的恶意揣测,背后的恶意流言。刘姐是典型的中国式妈妈,思想传统,渴望孙辈,也是正常的人性所向,但当这种期待,得不到儿子儿媳的回应,难免焦虑难安,假如勉强干预,那么原本脆弱的家庭平衡便会轰然崩塌。

很多婆媳矛盾激化事件,都始于婆婆绕过儿子,直接质问儿媳生育问题。

我想跟刘姐说,孩子大了,你都62岁了,好好想想自己吧。孩子都37岁,大学毕业,他已经不是不懂事的毛头小子,对于繁衍下一代,就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吧。

生育执念背后是代际认知的致命错位:老一辈人眼中,生育是家族的存续,但是对于孩子而言,生孩子,却是必须精打细算的系统工程。

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更明显,房贷,职场,巨大压力下,生育成本三重叠加,年轻夫妻的生育决策早已超出情感范畴,演变为严酷的经济生存战。

生育是生命的延续,不是义务的传承。现实中,很多婆婆不问儿子,直接越过儿子对儿媳施压,错位的沟通,暴露了传统家长专制的思维惯性,这种行为往往会造成反效果,生与不生,是小两口的事,再说了,现在的年轻人,可是轮不到你专制的,好一点的,不理会你,要是脾气暴点,直接掀桌子,扪心自问,你能奈何得了她?

婆婆横加干预儿媳生育决策,最终爆发激烈冲突,这是常见的事情,所以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的事,善意提提意见,不听,就随他吧。

作为长辈,要破除“香火执念”,尊重儿子儿媳的婚姻,毕竟日子,是他们自己过的。

有时候,不生孩子,有很多原因,有真心不想生的,也有身体不允许的,刘姐的儿子,本来就在残缺的童年中长大,成年后,不想要孩子,也是有可能。

有人会说,刘姐那么艰难熬大了孩子,孩子应该更懂事,应该回报母亲的艰辛,但是他们都忽略了,失去父亲的时候,孩子才七八岁,他懂什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疲于奔命的去赚钱养家,孩子从小缺失父母做依靠,孩子本就敏感自卑。

自己的出生自己不能选择,那么糟糕的人生,止步于此,不让下一代还来,这也是不少选择不生的人群的想法。我们总是急于评判他人的选择,却从未想过,人家背后的那些沉默的伤痛。

很多人喜欢站在道德高点,去批判那些家境不好长大的孩子,说的总是那一套,你爸妈不容易,你要回报他们,你爸妈好艰难,所以哪怕他们做错了,也要原谅!别忘了,孩子在成长中,也是在爬过一片片荆棘丛,划得满身的血痕啊。

刘姐甚至想将毕生积蓄,给孩子们治病,或者做试管,这念头,还真不是个好主意,刘姐没医保没退休,钱全部花了,将来真正老了,重担还是会压到孩子身上。刘姐是一番好意,也得看孩子接受不接受吧。

孩子长大了,放手吧,尤其在生不生这样的选择上,生育决策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道德判断题,当老母亲的焦虑遇上中年儿子的压力,放下执念,孩子的到来,也是缘分。

自己的人生已经是一地狗血,剩下的日子,也就那些了,好好过活,辛苦熬了大半辈子,都是为了别人或者,往后余生,对自己好点吧,毕竟这辈子,最亏欠的人是自己,不是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

0 阅读:1

紫菀看世界

简介:看世间百态,写人间故事,爱写小文爱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