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六首,总把新桃换旧符,来谈谈桃符与春联

初衣胜诗词 2024-02-10 19:22:34

古诗六首,来春联的来历和演变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 · 王安石《元日》

大年三十,中国人有帖春联的传统。就算是如今现代化的高楼,也会在门口张贴春联,中间挂个福。春联喜庆,装饰性强,且文字寓意吉利美好,让人分外有过年迎春的红火和热闹。

这是宋朝宰相王安石写的一首除夕新年的诗,写出了北宋京城过年时的热闹。

在鞭炮声中,半夜送走了旧年,春风吹进庭院,吹进了人们跨岁的屠苏酒杯中。

新年的太阳仿佛睁开了眼睛一样,照耀在京城上,万户千家,都在忙着更换门口的门神和春贴,在清晨第一缕朝阳下,迎来了喜庆的新年。

那么这里谈到了宋朝的三个过年的风俗,燃放鞭炮,喝屠苏酒,帖春贴。

这个新桃旧符,我们现在通常解读为是春联,而在宋朝,应该是门神和春贴。

这个春贴,实际是后来春联的前身,用文字写成的祝福的诗或者楹联。

那么何以王安石在诗中,写的是新桃换旧符呢?

实际这首诗也蕴含了过年春贴春联的起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春秋 · 诗经 桃夭

这首周朝的诗经,信息量其实很广,在周朝,桃树广泛种植中原地区,而桃花盛开在早春,花朵灿烂,桃树果实丰盛,是不多的温性水果,可代餐。是农业禾本食物之外重要的粮食水果。而迎娶的新娘,以最美丽的桃花桃树比喻她,象征她的到来,令家族兴旺,子孙繁茂,家庭富庶。

实际对于中国人食桃崇拜桃还能溯源到原始社会母系时期。因为桃子多产,且人们在利用桃树的过程中,发现桃树的枝叶,可以治疗常见的肠道疾病,腹泻,而在上古,这都被认为是遭受鬼祟所致。所以桃木,被赋予了辟邪,保佑健康的寓意。

那么在原始社会,是有着诸神崇拜的。

虽然不知道先秦巫师祭祀的过程和仪式,但是从后来流行用桃木或者桃木板立在门口,以驱除鬼魅,可以相见,那个时期,人们对于桃以及桃木的尊重和崇拜。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上古的时候,有荼郁两兄弟,住在山中桃树下,百鬼不敢过来,所以现在的民间流行在除夕的时候,在门口画上荼郁门神,并且悬挂桃树枝。

而此时汉武帝遇见西王母的传说,也在民间流行,因为汉武帝遇见的王母娘娘,给了他碧桃,这是天上的神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食用可以长生,更推助了桃木在民间的信仰。

道家自然也根据这些典故,认为桃木能够辟邪长生,所以道教的器物了,就少不了桃木,桃符,桃剑之类。

桃符,也是道家刻录在桃木板上的符箓,具有攘灾驱鬼的功能。

所以民间立春或者除夕,都会张挂这类带着桃木性质的饰物。

“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

忽死贱如泥,遥看畏近著。

东家朾桃符,西家县赤索。

丛头唱奈何,相催早埋却。”唐 · 王梵志《诗并序 其一百二》

这是唐朝早年的诗,写的是过年的时候,一位儿子失去了父亲。

父子生前相亲,然而父亲忽然死了,孩子却不肯靠近。

这个时候已经是过年,邻居家东家在门口订上桃符,西家悬着过年的避鬼绳索。

仿佛都害怕这家人,儿子悲酸惶恐,只能在催促声里,将父亲早早下葬。

那么这首诗很凄惨,但是也写出了唐朝过年的风俗,桃符和悬索,隔开阴阳两界,保佑的是活着的人。

那么在民间,桃符通常由道士在桃木板上书写符箓,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个财力和运气,所以将过年挂在门口的门神,以及桃木的饰物都称为桃符。

但是在上层达官贵人之中,开始流行自写桃符,因为唐朝很多高官,其实都有道家背景,那么用诗词文字表达辞旧迎新的愿望,也在情理之中。

“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五代, 孟蜀桃符诗

这是认为我国第一首写在桃木板上的春贴,因为对仗工整,被称为第一首春联。

传说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除夕夜晚,在桃木板上写诗,写下了他对帝国对自己的期望。

新年承袭旧年的欢乐,愿望新春新年长久。

这已经说明晚唐时期的桃符,已经不假道士之手,而是许多文化人乃至皇帝亲自捉笔操刀。

与其借道士之手画符,不如自己心诚则灵,倒是返璞了上古文字的敬神寓意。若是道士文化不高,还不如自己亲自来写呢。

不过这桃符当初是挂在门的中间还是门的两边呢?

应该是张贴挂在门板之上,而非两边。

“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

年年金殿里,宝字贴宜春。”北宋 · 王曾《皇帝阁立春帖子 》

从北宋早年开始,皇宫的立春旧开始张贴春贴。作为皇宫,对于神鬼是持敬而远之的作法的,不会在宫殿里大张旗鼓搞迷信活动。但是也会顺应民俗。

宫殿的门口,自然不会挂门神的画像,但是化作了大学士们写的春贴。多是五言七言短诗,以代替桃符,有的还会将字剪下来,一个个贴在树立的华丽垂幡上,迎春招展,颇有气势。

这是皇帝住的宫殿的门口,张贴的春贴,上一联已经很有春联那种工整大气的气势。

立春往往在新年的前后不远,所以张贴春贴也和过年的喜庆相融合。

民间的春贴,则应该和皇家略为不同,就是张贴方式是从除夕开始,到第二年换上新的。当然民间的作法更为饱满堆砌,门上不仅有门神还有春贴,以代替桃木,故而王安石中说,又把新桃换旧符。

不过春贴的内容和文字形式随着时间变化,出现了专门的对联,也就是春联,讲究平仄工整,状物描情。

“官清莹彻三江水,民乐和薰两县春。“元张之翰

这首诗是春联还是春贴呢?

很多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春联,而且是挂在官府门口的春联。

但是在元朝,这还是叫春贴。

这也说明。春贴经过了时代的演变,化作了春联。张贴在门两边。

到了明朝,春联成为过年必备的吉祥文字和装饰物。

往往去年的春联一直帖着,等待新除夕的新春联换上去。

春联里承载着人们对新春新年的祝福,形式雅致庄重吉祥热闹,内容丰富,和而不同,给人带来新年新春的愉悦和文字文化之美,流传至今。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0 阅读:0

初衣胜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