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伊朗方面举办第三届德黑兰安全对话会议,伊朗外长在会议期间宣布,愿意与邻国和海湾国家合作,同时致力于与沙特的外交关系正常化。伊朗外长还强调说,如果能够与地区国家合作,在中东建立稳定的安全局势,那么就不必再寻求域外势力的介入。
伊朗方面的表态,信息量不可谓不大,其实也是在呼应中方前段时间的表态。当时伊朗在中国-海合会国家峰会之后,向中方表示了不满。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指出,无论是伊朗还是海合会国家,都是中国的朋友,中方发展同双方关系,向来不针对第三方。
【伊朗外长称希望与海湾国家合作,实现与沙特关系正常化】
不过重点是在下一句:中方一贯支持海合会国家同伊朗改善关系,本着睦邻友好原则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海湾地区发展和稳定。中方愿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而第三届德黑兰安全对话会议,其主题恰恰围绕着“伊朗的睦邻政策”展开,各方探讨了如何在中东各国之间“营造信任氛围的途径”。
因此我们不难推测,伊朗外长在会议上的说辞,很可能就是在呼应中方的表态,开始释放与沙特改善关系的信号。至少中方的话,他们确实是听进去了。当然,现阶段伊朗显然更倾向于独立谈判,但不排除陷入僵局后,寻求中方帮助的可能性。
【伊朗外长出席约旦峰会,与沙特谈判】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伊朗前后的态度转变,从表示不满到响应中方提议,期间相隔可能还不到半个月,为何短期内变化如此之大,其实跟伊朗目前所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不无关系。换句话说,现阶段的局势根本就容不得伊朗在一些问题上表达不满。
首先,就是已经陷入僵局的伊核协议。这段时间以来,一段美国总统拜登声称伊核协议“已死”的视频片段在互联网上疯传。据悉,这是拜登上个月在参加美国中期选举的一个拉票活动时,与支持者的一段对话,而当各方进一步求证时,白宫方面也没有否认,而且还进一步声称,拜登的表态与白宫保持一致,伊核协议已经不再是美国政府的优先事项。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在发现极限施压的举措对伊朗不起效果以后,拜登政府开始选择对伊核协议谈判进行冷处理。意图也不难猜,无非就是想等伊朗在具体条件上作出让步,方便美国在谈判中取回主动权。
但这样的手段未必会见效,甚至有可能恶化局势。伊朗这边已经宣布,不会接受在压力和威胁下重启伊核协议的谈判,也不会做出让步。不难看出,虽然重回伊核协议对伊朗而言很重要,但伊朗方面不会为了谈判而谈判。
以上种种都说明,伊核协议的态势,恐怕已经进入到最紧张的阶段。不过,美伊双方的国力,终究不在一个量级,伊朗手里的牌,可能不像美国这边充裕。随着美国这边战术性搁置伊核协议,美国在中东的盟友以色列也蠢蠢欲动,准备借题发挥。
以色列国防部长甘茨日前公开发表讲话,声称伊朗对以色列构成了全球和地区挑战和威胁,并表示,以色列需要效仿北约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采取协调行动,推动伙伴国家,建立对抗伊朗的“统一战线”。
【以色列防长对伊朗摆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
甘茨还十分直白地表示,时间“对以色列有利”,因为伊朗目前正面临内部问题、经济困难以及外界对其“介入俄乌冲突”的质疑,以色列必须趁这个机会深化与同盟国家的军事、情报和政治合作。话说到这个份上,火药味已经是十分浓厚了。
不难发现,伊朗目前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非常险恶。当前的出路,就是在与中国加深战略伙伴的同时,尽快与沙特为代表的阿拉伯世界关系正常化,对冲美国与以色列落井下石的风险。
【伊核协议已经进入了最危险的局面】
对于伊朗来说,若是能与沙特就双边关系正常化,展开一系列会谈,那就可以帮助双方就地区稳定向前发展达成共识。同样,沙特这边面对伊朗的政治以及军事压力也会减轻不少。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伊朗与沙特敌对多年,双边关系正常化并不是一个信手拈来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特别是要对期间可能的波折做好心理准备与相应的处理预案。毕竟从去年4月以来,伊朗和沙特就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举行了多轮会谈,主要在巴格达举行。但过程磕磕绊绊,而在上一轮会议中,双方终于一致同意,将会谈从安全领域转移到外交领域。
我们其实可以展望一下,如果伊朗与海湾国家关系正常化进展不顺,这时候就需要中国出面,凭借与伊朗以及海合会国家的良好关系,推双方一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