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北伐有多高明?

咩咩爱历史 2024-02-17 09:04:45

01

1367年九月,朱元璋攻破苏州,彻底解决了强敌苏州张士诚。

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便派出王炸双星——徐达(征虏大将军)+常遇春(副将军),率军25万,踏上北伐之路。

众所周知,后勤准备历来都是大到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

而朱元璋之所以在攻灭张士之后仅仅一个月就心急火燎的北伐,是想借助老天爷来削弱蒙古人。

因为,千百年来,游牧民族的优劣势一目了然:无论其战斗力有多强悍,只要临近寒冬,也是不打仗的。

02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在宣布北伐的同时,还布置了两路人马:

一路,以胡美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从江西攻入福建,解决盘踞在当地的小军阀陈友定;

一路,命杨璟、周德兴、张彬等人从武昌出发,深入蛮荒之地,攻取广西。

朱元璋为什么会如此安排?

老王个人意见,或许是出于以下三点考虑:

1、此时的朱元璋兵强马壮,无论是纸面还是实际实力,都支持他同时发动三线战争;

2、两路偏师齐出,打得是声势仗,既可以给北伐军士壮声气,又能从舆论和心理防线打击敌方势力;

3、老朱对这趟北伐其实也是心里没底。

毕竟历史上,由南向北发动统一战争,在朱元璋之前,还从来没人能够成功过。

所以另外两路是本着多占地盘,万一北伐不谐,能把南方小割据势力灭了,也是为下一次北伐夯实基础。

所以,《明史》、《明实录》等史料中说老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后人站在唯结果论上强行吹捧的文学加工罢了。

03

而,比25万大军更厉害的,是朱元璋发动的政治攻势。

也就是由宋濂起草的《谕中原檄》。

全篇分为四大部分:

1、

老朱在檄文中明确表示:

“胡虏无百年之运”。

承认元廷的正统地位,毕竟蒙古人统治中原90多年,不能自说自话说它不存在,不然老朱继承并取代的天命法统也就不存在了。

2、

檄文中首次提出: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前八个字,在汉人老百姓中引发了巨大反响,甚至在500多年后还被孙中山先生借用,再次扛起了民族主义大旗;

3、

“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这一段,是写给官绅地主们看的。

原因无他,朱元璋出身红巾军,其发家史和白莲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利用宗教信仰上台的领袖人物,在一开始都会抛出一个“均贫富”的口号,这是官绅地主们接受不了的,谁也不希望自己被“均”了。

朱元璋搬出儒家纲常,就是告诉这些人,自己和宗教实际上已经切割干净,你们可以放心投靠;

4、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对于北方的外族人,朱元璋也给了他们出路:只要你们投降,我们还是一家人。如此,在两军对阵时,这些人的抵抗心理也就小了很多,几乎没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04

北伐军利用自己的水军优势,渡过长江后,直接取道京杭大运河北上,攻取山东。

山东之前是北方系红巾军群众基础最牢固的地区,曾被刘福通的部下毛贵占据了多年,连北元最大的军头察罕帖木儿都在这里摔了跟头,被刺杀了。

就算现在勉强被元廷征服,朱元璋想再收回去,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而元军显然没有总结经验教训,此时的元军主力多在河南西部及陕西一带,根本没想到朱元璋会把山东做为第一突破口。

徐达的行动又异常迅速,仅四个多月,北伐军便顺利占领山东全境。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徐达在拿下山东后,并没有沿运河北上,而是突然挥师向西,攻掠河南。

按一般人的想法,北伐军该狂飙突进,挟大胜之威,直接兵临大都城下,只要攻城得当,活捉元顺帝,到时候元廷群龙无首,再各个击破,不是方便省事的多?

可朱元璋并不这么看。

他认为元廷主力尚存,万一北伐军在大都城下进攻不顺,被赶来“勤王”的部队包了饺子,怎么办?

别忘了,陈理(陈友谅的儿子)守武昌守了六个月,张士诚守苏州守了十个月,大都比苏州、武昌坚固的多。

这场硬仗要打多长时间,谁都没把握。

而且,北方的官绅地主们都在观望,这时候,但凡打错一仗,后果都是致命的,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所以,在进占大都之前,先拔除河南、陕西两颗钉子。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载:“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馈饷不继,援兵四集,进不得战,退无所据,非我利也。吾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枢。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走行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矣。”

05

此时驻守在河南境内的元军统帅是王保保的弟弟脱因帖木儿。

他根本没想到北伐军会转向攻入河南,当然也就没什么准备。

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北伐军西渡黄河,13天后,风驰电掣般来到开封城下。

开封守将李克彝、左君弼两人惊慌失措,推诿怯战。

左君弼原是起义义军出身(之前跟着陈友谅混),投降北伐军,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最终开关献城。

李克彝则西逃入陕。

就这样,徐达不费吹灰之力,便开进开封。

脱因帖木儿呢,本来想在洛阳打北伐军一个防守反击,谁知偏偏碰上了一言不合就开干的猛人常遇春。

老常是真虎,身为副统帅,竟然玩起了单人冲阵!

领导的榜样是无穷的,北伐军爆发出惊人战斗力,整整奔袭五十里路,把元军赶得鸡飞狗跳。

察罕帖木儿的老爹、梁王阿鲁温一看这架势,知道这仗是没得玩了,便爽快献了洛阳。

北伐军随即光复河南全境。

《明史·常遇春传》载:“既行,以遇春兼太子少保,从下山东诸郡,取汴梁,进攻河南。元兵五万陈洛水北。遇春单骑突其阵,敌二十余骑攒(木朔)刺之。遇春一矢殪其前锋,大呼驰入,麾下壮士从之。敌大溃,追奔五十余里。降梁王阿鲁温,河南郡邑以次下。”

05

如此之快拿下山东、河南,其实得感谢一个人的暗中帮忙。

谁呢?

王保保。

也是合该朱元璋取天下,在北伐军打得热火朝天的同时,王保保、张良弼、李思齐这几位元廷地方实力派自己正在闹内讧!

内讧的起因十分简单,就是李思齐不服王保保这个小字辈爬到自己头上指挥自己。

李思齐当初是和王保保他爹察罕平起平坐的。

王保保半点功劳也没有,全靠他死鬼老爹成为空降干部,成为总领大军的河南王。

李思齐自然心理不爽。

一来二去,两边摩擦不断,最终大打出手。

元顺帝让王保保南征,可接到诏命的王保保,却直接收缩防线,把精兵都调到陕西,去打李思齐了。

元顺帝得知后怒不可遏,把王保保一撸到底,闲居退养。

直到河南全境丢失,才不得不再次起用小王驻守太原。

《元史·扩廓帖木儿传》载:

“初,李思齐与察罕帖木儿同起义师,齿位相等。及是扩廓帖木儿总其兵,思齐心不能平。而张良弼首拒命,孔兴、脱列伯等亦皆以功自恃,各怀异见,请别为一军,莫肯统属。衅隙既开,遂成仇敌。扩廓帖木儿乃遣关保、虎林赤以兵西攻良弼于鹿台,而思齐亦与良弼合,兵连不能罢。扩廓帖木儿始受命南征,而顾乃退居彰德,又惟务用兵陕西,天子之命置而不问,朝廷因疑其有异志。”

06

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朱元璋赶赴开封。

史料上记载说老朱这次北巡,是想就此迁都。

《明太祖实录》载:车驾发京师,幸汴梁。时言者皆谓君天下者,宜居中土。汴梁宋故都,劝上定都。故上往视之。

实际上,此时考虑迁都未免太早:

1、

北伐刚刚进行一半,还远远没有恢复到汉唐旧疆,甚至比北宋还小。

这和朱元璋的心理预期不符;

2、

开封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和王保保之间仅隔着黄河。

这时候迁都,简直就是往火山口上坐。

万一王保保突然南下,朱元璋恐怕要重蹈徽钦二帝覆辙。

因此,朱元璋前往开封,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布置北伐军下一步该怎么打?

经过朱元璋的精心安排,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明军抛弃了自古北伐必取关中的思维定视,只让人守住潼关,并防止山西、陕西两股元军合流即可。

明军主力则渡过黄河,沿太行山北进,并沿途控制、封锁山西出入河南、河北两地的所有交通要道。

山西被太行山保护的很彻底,除了太行八径,没有别的路能威胁到徐达。

下这一步棋,就是要把王保保彻底堵死在太原动弹不得。

07

元顺帝听说明军打到河北广平一带,连忙又派出大军前来拦截。

却不想徐达虚晃一枪,掉头东转,从山东临清州上船,沿着大运河一路北进,仅用了七天,便已抵达河西务(今天津武清区)。

一战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后,大都尽收眼底。

徐达原本准备在大都城下打次大会战,可布置好之后,斥候忽然来报: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连夜带着老婆孩子和大批兵马弃城北逃了!”

大都之战赢得异常轻松。

明军俘斩元廷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人。

其余投降的大小官僚及百姓,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至此,明军前后花了不到十个月,就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功业:收复丧于贼手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08

不过,大都是攻下来了,可敌人并没有解决干净。

别的不说,王保保还盘踞在太原虎视眈眈......

徐达,王保保,两位顶级名将又会有怎样的精彩对决?

-未完待续-

2 阅读: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