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案件回顾
一位16岁女孩的言论被推上了社交平台的头条。
她叫冼奇琪,是旁人眼中的天才,是同学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是最让父母骄傲的女儿。
虽然年仅16岁,但她却和众多高三的学长学姐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并且取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
以她的分数水平来看,如果继续学习,继续冲刺,到她正常参加高考的那一年,被清华北大录取肯定不成问题。
只是冼奇琪自己却说:“不想再冲,懒得考清华北大。”
随着言论的发酵,她的学习故事也引来了诸多旁观者的注意,而小姑娘随口说的一句话,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冼奇琪在学习上有哪些过人之处?面对国内学子梦寐以求的清华北大,她的态度为何如此随意?
提前高考,引发争议
2020年6月,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来临,众多媒体的镜头,又开始对准全国各地的高考考场。
这一次,一个特殊的身影,吸引了媒体的注意。
那是一个十分青涩的小姑娘,身量看起来比身边的人要瘦弱许多,脸庞看起来也稚嫩许多。
根据了解,小姑娘名叫冼奇琪,今年才16岁,确实还没到参加高考的年纪。
不过,她打算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所以需要提前参加高考,获得能够被学校认可的成绩。
除此之外,她还需要参加中科大自行组织的复试和面试,只有通过所有考核,她才能成为少年班的一员。
众所周知,有能力冲击名牌大学少年班的人,无一不是成绩优异的学子。
他们自小就被冠以神童的名号,在学习的某一领域天赋异禀,并且即将或者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
冼奇琪也是如此,她的数学,以及众多理科类科目,在学校中可谓是独树一帜。
教过她的老师说:
“这个姑娘完全是个天才,人家初中就把高中的数学课程全部自学完毕。还有奥数,普通人连题都看不懂,她却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理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正确的答案。”
她在学校当中的种种优异表现,都让老师对她此次参加高考的结果抱着莫大的期待。
有关冼奇琪的新闻报道,确实让大众好奇不已。
但不少人掉入了一个刻板印象之中,他们认为,国内的学神和神童,都应该以清华北大为最高的冲刺目标。
但是冼奇琪的目标却是中科大,这似乎和大家预想的情况并不一样。
高考结束后,冼奇琪接受采访时说:
“中科大是中国科学家的摇篮之一,并不比清华北大更容易进,如果能进入中科大,那我肯定懒得考清华北大。”
小姑娘未经世事,说起话来直接而直白。
但明明是一句随意脱口而出的话语,在部分人心中,就变了一番滋味。
有人说:
“聪明是好事,但是小小年纪就如此狂妄自大,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说什么懒得考,其实或许根本就考不上。”
也有人说:
“谁规定每个学霸都得进清华北大?人家天生聪明,对人生有自己的规划,凭什么要来听你们这些看客说三道四?”
很快,一场关于冼奇琪的争论刷屏了不少人的社交平台。
与此同时,她的成长故事,也被媒体给挖了出来。
2004年,冼奇琪出生在广东阳江,她的父母都是学校老师,家中的知识氛围十分浓厚。
有人或许认为,身为教师的子女,出生在一个以知识为重的家庭中,冼奇琪的成长过程肯定特别压抑。
但事实并非如此,小时候的她十分调皮,用妈妈的话来说,就像患上了多动症,一刻也停不下来,屁股在凳子上待不过五分钟。
她的父母也并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那样刻板印象,实际上,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和家长,他们非常开明,对孩子也抱有极大的包容心。
父母明白,活泼好动是每一个小孩子的天性,家长不应该过度约束和压抑。
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成长发育的初期阶段尽可能自由生长,这也是作为家长的义务和责任。
在父母的引导之下,冼奇琪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孩子。
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会给自己规划每一天的安排。
在小孩子想一出是一出的年纪里,她已经可以按照计划,每天完成自己“画一幅画,背一首诗,算十道算数题”这样简单清晰的任务。
意识到自家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十分突出,冼奇琪父母也想过在这方面对孩子进行重点培养。
只是,他们还是希望尽可能给女儿一个快乐的童年,所以并未像其他大部分家长一样,给孩子报辅导班,增加过量的成长任务。
顺其自然,自由生长,尊重成长的客观规律,给予孩子充分的包容和支持,这是冼奇琪父母的教育秘诀。
后来父母发现,冼奇琪最喜欢的科目就是数学。
每天回家后,她都会特别骄傲的告诉爸爸妈妈:
“我今天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全部完成,一会儿我还想做题,特别好玩儿。”
很难想象,在大多数孩子眼中枯燥无聊的数学题,变成了冼奇琪眼中最好玩的事情。
而小学阶段的学习,也为她在数学领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坚定目标,无视争议
由于展现出了极高的数学天赋,所以在选择初中时,冼奇琪的父母特地为她选择了华南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并且特意挑选了其中的奥数班。
因材施教,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特长和能力,这是父母在她成长的第二阶段所做的选择。
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外出上学,除了学习上的种种事情之外,生活中的各项细节都需要冼奇琪自己操心。
自然而然的,她的生活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培养一个单纯的学霸,这不是冼奇琪父母的目的,培养一个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孩子,这才是他们的追求。
初中三年,时间过得很快,冼奇琪此时已经开始在全国的奥数比赛上崭露头角。
上了高中,她更是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高中时候的老师,也算是她人生中的贵人。
2019年,在老师的推荐之下,冼奇琪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含金量极高的数学竞赛,并且成功获得了一等奖。
这个荣誉,成为了她履历中最大的加分项,也为她后来选择报考中科大少年班提供了巨大的底气。
刚上高一时,冼奇琪对于未来的道路还没有太多想法。
她只是打算和身边的同学一样,按部就班的完成三年的高中学习课程,再按部就班的参加高考。
不过高二那年,一个事情却改变了她的想法。
她在一张招生宣传单上看到了中科大少年班的介绍,而后,她又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更深入的了解了中科大。
如果能够进入这里学习,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出关键性的巨大的一步。
但是要想进入少年班,就意味着她需要提前完成高中课程,并且在高二这一年就参加高考。
虽然冼奇琪非常擅长理科,但语文和英语这两个科目对她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攻克难关,她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几乎天天挑灯夜战,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取长补短之上。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冼奇琪的妈妈特别心疼的说:
“我很骄傲,拥有一个目标性和执行能力都很强的女儿。但是,我真的很不忍心看到她这样学习,在此之前,她从来没有为做作业和查漏补缺熬过夜。”
在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前,天赋只能成为一种优势,并不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即便是被人们视作数学天才,冼奇琪还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2020年6月,她和高三的学长学姐一起走进了考场,考试结束后,她也说出了那句引发巨大争议的话语。
但当她的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人们却意识到,小姑娘真的没有大放厥词。
663分的傲人成绩,已经足够她进入国内顶尖的高校。
后来,冼奇琪也解释了自己当初所说的话:
“我的目标本来就不是清华北大,只要能够顺利通过接下来的少年班考核,我当然就能进入大学学习,不必再重复高三枯燥和辛苦的课程。”
能够花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大的目标,这何乐而不为呢?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冼奇琪是个十足的聪明人。
后续的复试和面试,冼奇琪的表现都十分突出,现在,她已经是一位中科大少年班的学生了。
过去的争议,外人的种种讨论,对她来说都是身外之物,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而在国内,和冼奇琪一样的天才少年少女,还有许多。
数学新星,成就巨大
谈方琳,这个15岁就能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的中国姑娘,同样是人们眼中典型的神童。
和冼奇琪一样,她在数学领域天赋异禀。
她父母是大学老师,尤其父亲是数学教授,遗传的因素和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围,让她从小对数学充满了兴趣。
她的家庭环境,和冼奇琪同样非常类似。
父母充分尊重她的个人选择,从不强求她在学校取得多么亮眼的成绩,也不以功利性的态度要求她学习数学。
他们只是在引导孩子钻研自己的兴趣,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能力的成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本不会有太多压力存在。
在受邀参加第二届世界科学家大会之前,谈方琳已经成为了众多世界顶尖数学家最想认识的人。
这是因为,她用了很长的时间,坚持不懈,成功破解了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这一巨大的难题。
要知道,不少数学领域的前辈,都在这个问题面前折戟沉沙,可想而知,它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可是难倒了众多数学家的难题,却并没有难倒谈方琳,她给出的答案经过论证,恰好是这一难题的最优解。
也正因如此,谈方琳名声大噪。
会议中,不少媒体的镜头都对准了这位稚嫩的女孩儿,可她却婉拒了许多采访,连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都没有接受。
她并不觉得自己成为了社会名人,也不觉得解开一道数学题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这些东西只是她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节点,并不能成为她的终点。
而在她的背后,父母始终是最坚强的后盾,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也造就了她令人骄傲的成绩。
从这两位天才少女的成长经历中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冼奇琪的家庭,谈方琳的家庭,还有众多优秀人才的家庭,往往能够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最大的能量。
这一点,尤其值得大家深思。
清华大学就是汉奸集中营[得瑟][得瑟][得瑟]千万别去
这个女孩不错,假以时日,必成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