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妈
辛辛苦苦了一年,过年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这是中国老百姓的期盼和常态!甚至很多家庭收入不高,过一个年可能就花费掉一家人将近一半的积蓄。
在以前,媳妇都是生活在婆家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年轻人会在外面打拼,在外面结婚,在外面定居,而婆家其实就是丈夫的老家,公公婆婆大多数生活在老家,而在过年的时候就会回婆婆的老家过年。
最近两年却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叫“夫妻过年式分居”,也就是过年的时候,你回你家,我回我家,各找各妈,那很多一部分就是女孩是独生子女,如果自己过年去婆家的话,自己的爸妈就会比较孤单一些,再加上自己的老家和丈夫的老家隔得比较远,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形势。
但其实大部分的媳妇过年还是回婆家过年,而这些回婆家过年的媳妇们却是非常的不情愿,为什么会不情愿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年轻的女性矫情,但是一个年轻的儿媳妇发出了去婆家过年的食谱时,大家都沉默了。
第一年回婆婆家:
除夕夜,小米稀饭馒头,土豆丝,没吃饱!
年初一早上和晚上都是小米稀饭馒头,早餐加一个水煮鸡蛋,晚餐炒了一个素菜,中餐纯吃饺子,没有菜,没吃饱!
年初二早晚小米稀饭馒头,早餐加鸡蛋,晚餐加萝卜丝,中餐吃面条,没吃饱!
年初三早晚小米稀饭馒头,早上加鸡蛋,晚上土豆丝,中午莜面窝窝,西红柿卤,没有肉,也没有蛋,没吃饱!
年初四早晚跟年初一一样,中午家庭聚餐终于吃饱了,虽然没吃好。
年初五早晚跟年初三一样,中午吃挂面,除了挂面啥也没有,婆婆的意思是昨天吃好了,今天要吃清淡一些。
按理说过年没吃饱也有各种零食,但是几乎没有零食,只有糖,水果只有放了很久的土苹果。
结果第2年自己精心采购了各种牛奶、面包、青菜、肉、鱼、虾、干果、水果回去,却被婆婆训斥不会过日子,像你们这样吃饭得花多少钱?还得给孩子攒点钱。
而自己的公公和婆婆都是大学毕业,退休之前也是单位里面的中层干部……
看完媳妇过年回家的年夜饭,全网的婆婆都沉默了,确实过年吃好的喝好的这是常态,而且年轻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想过年的时候休息几天能够休闲一下,随心所欲,万万没有想到连吃都没有吃饱,我们说民以食为天,连吃的东西上面都要克扣,那生活都完全没有幸福感了。
当然过年不想回婆家原因还不止这一点,主要是以下几点,每一点都非常的真实和扎心
第一点:语言不通
这些特别是嫁的远的,两夫妻在外地工作,回到婆家的时候发现婆家说的话自己一句都听不懂,有些婆婆甚至不会讲普通话,就会导致交流起来都有障碍。
而有时候吃饭的时候,婆婆就跟丈夫以及其他的家里面人讲家乡话,自己在旁边像个外人一样特别的尴尬,这种尴尬的感觉让人不想回婆家过年。
第二点:饮食不同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饮食特点,虽然我们说旅游是出去吃美食,但是我就觉得出去旅游经常是吃不饱的,因为外地的饮食习惯跟我们本地的不太一样,不同的饮食习惯就会导致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觉得不好吃,吃不下。
一个大过年的回到婆家,看着满桌的菜,自己吃一口却吃不下去了,这种感觉也是挺尴尬的。
第三点:生活习惯不一样
比如说自己在家里面睡懒觉,但是回到婆家,婆婆不允许睡懒觉,或者是婆婆每天早上都叫起来吃饭,这样其实就特别的难受。
还有一些婆婆可能不太讲卫生,儿媳妇可从小生活在城市,或者说是自己喜欢干净的,看到婆婆家的每一点都觉得难以忍受。
比如说婆婆家做饭的时候,切肉的刀和切菜的刀是一样的,或者说洗澡的时候,各种桶是混合用的,这也让儿媳妇觉得难以忍受。
第四点:不想自己的父母孤苦伶仃
特别是独生子女的,自己嫁了之后,父母过年就两个老人孤孤单单的,就希望能够回自己的娘家。
所以过年不想回婆家的原因也很现实,现在也有提倡可以考虑过年各回各家,或者是轮流式过年,你觉得呢?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