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啊,最近看了埃拉·图恩写的一篇文章,讲了她和她爸爸的故事,结尾我差点没绷住。不是那种波澜壮阔的史诗,就是一个女儿回忆她和爸爸的点点滴滴。说实话,这种文章现在不多见了,因为大家都忙着搞大事,好像只有宏大叙事才配得上被记录。
埃拉·图恩是谁?曼联女足的明星,英格兰国脚,厉害得很。但文章里,她不是什么足球明星,就是一个被爸爸用“十英镑”套路,开启足球生涯的小女孩。故事很简单,甚至有点“土”。
爸爸喜欢听“Smooth”电台,喜欢尼尔·戴蒙德,喜欢恶作剧。埃拉小时候,爸爸答应她进一个球就给十英镑。结果,第一场比赛她进了十个,把老爸的钱包掏空。这情节,是不是有点像咱们小时候,考个好成绩,爸妈答应买玩具,结果真考好了,爸妈开始装傻充愣?但就是这种“土”,这种小小的“套路”,才最真实。
为什么?因为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啊。谁家没有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谁家父母没说过几句“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的口头禅?埃拉的爸爸,也瞒着她生病的事。
直到去世前不久,才告诉她癌症复发。这事儿,是不是也挺常见的?多少父母,生病了怕子女担心,自己扛着。等到实在扛不住了,才不得不说。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咱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种“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怕给别人添麻烦,也怕自己显得脆弱。就像《红楼梦》里的贾母,明明心里愁肠百结,但表面上还是要强撑着,逗大家开心。埃拉说,爸爸去世后,她经常想起爸爸和叔叔逗他们姐妹,总是说“特蕾西,别烦我们!”。葬礼上,叔叔还特意找了尼尔·戴蒙德的致敬演出者来表演。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荒诞,有点不合时宜?但细想想,这才是真正的告别啊。不是按照既定的程序,而是用爸爸喜欢的方式,送他最后一程。有意思的是,埃拉说她一开始不理解爸爸为什么喜欢别人找她签名。但后来她明白了,爸爸是为她骄傲。
这就像咱们小时候,考了第一名,爸妈逢人就夸。那时候,我们可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有点反感。但长大后才明白,爸妈不是在炫耀,而是在表达爱。所以说白了,这篇文章打动人的地方,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而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爱。是“Smooth”电台的音乐,是“进一个球十英镑”的承诺,是“特蕾西,别烦我们!”的玩笑,是尼尔·戴蒙德的歌声。
埃拉最后说,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帮助那些正在经历失去亲人痛苦的人。啧啧,想想就觉得,这姑娘真是不容易。失去了父亲,还要用自己的悲伤,去安慰别人。这得有多大的勇气?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人,而是那些默默付出,用爱守护我们的人。埃拉的爸爸是,千千万万的父母也是。他们可能很平凡,甚至有点唠叨,但他们给我们的爱,却是最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