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出炉,我国的GDP版图有了近几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变动,北方省份几乎集体下调,其中山西省2019年的GDP数值为17027亿元。那么分地级市来看,又是什么情况呢?
从总量来看,山西省第一名是省会太原市,GDP为4029亿元,遥遥领先。第二名为长治市,GDP为1652亿元。从长治一直到倒数第二名的忻州均为1000多的档次,差距不大。最后一名为阳泉市,719亿元。不过,GDP总量与人口的关系很大,每个市管辖的人口数量不一,人多总量就会多,所以想要探讨发展水平,还是看人均GDP指标更有参考价值。
为方便与世界其他地区比较,将人均GDP的单位换算为美元。从人均来看,第一名依然是省会太原,达到13092美元,介于罗马尼亚(12482美元)和波兰(14901美元)之间。在许多人的印象之中,太原不算一个影响力很强的省会,但数据表明,太原的发展水平在山西仍处于独一档。太原的总量在各个省会之中不突出,主要是因为城市规模有差距,且下辖的县较少,人口不足。如今太原与晋中的市区榆次区已经相连,有许多人提出太榆合并以拓展太原的县域深度,确实有一定道理。
如果说人均超过10000美元算半只脚踏入发达地区的门槛,那山西省其他的城市可就妥妥地是发展中地区了。人均第二名的朔州为8647美元,相当于巴西(8796美元)的水平。朔州境内资源丰富,有著名的平朔煤矿。从第二名的朔州到第八名的大同,人均GDP 位于5000到10000美元之间。其实他们之间的发展差距不大,基本都是靠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来创造税收,人均的多少取决于下辖农业县份人口的多少。大同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相对这一档次其他的城市而言比较繁华,虽仅位列第八,但生活的舒适度和城建水平并不逊色于第二到第七名。
人均排名的最后三名是临汾、忻州、运城,从全世界来看他们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水平。其中临汾和运城是晋西南人口大市,农业人口较多。最后一名运城市的人均GDP为4218美元,相当于约旦(4386美元)、印度尼西亚(4163美元)。
2019年是中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标志性年份,而山西省仅有太原超过了中国的平均值,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山西省是一个高度依赖资源开采的省份,十年前煤价高涨的时候,煤城朔州的人均GDP曾一度超过太原位居全省第一,后来煤炭业寒冬,这些城市的经济随之波动。山西的经济需要找到其他的突破点,找到新的转型定位,古老的三晋大地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