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深藏不露,钢铁冶炼技术领先世界30年,连中美俄都甘拜下风?

赢梯说事 2025-03-14 05:46:28

在过去几十年里,一提到钢铁技术哪家强,估计当时的人们脑海中立马就会蹦出来——日本。

日本的钢铁冶炼技术确实不容小觑,不仅造出的钢铁质量性能够硬,其成本控制也是一大优势,所以日本的钢铁冶炼技术在全世界都比较出名。

那么日本这么一个小的国家,在战后经济还被压制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是怎么做到将钢铁行业迅速做大做强的呢?

日本制钢基础

19世纪末,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正盛行,当时日本的一些学者就觉得只是有单一思想,还不足让军国主义思想变得壮大,应该配合着工业一起发展。

可是日本想要发展工业,难题颇多,首先就是日本国土资源的问题。虽然日本四面环海,是个岛国,但是岛上资源有限,国内技术也有限,发展工业显然受限。

这个时候的日本,粗钢产量少得可怜,几乎没有什么生产能力。

这个时候,日本的野心泛滥,开始有着向外扩展的想法了,并在短短几十年里,侵入了中国东北,将东北丰富的资源占为己有,发展工业。

有了我国东北的资源,加上日本学来了一些制钢技术,日本在侵入中国后,粗钢产量迅速上升百倍,三四十年代间日本制粗钢产量最高时一年几乎达到了将近900万吨,已经是苏联的一半左右了。

也是在这期间,日本的制钢技术不断发展,为多年后筑牢了基础。

1945年8月,日本在二战中投降并签署了投降书,这也意味着,日本必须在接下来严格遵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提出的内容。

《开罗宣言》中就提到,日本要归还所有窃取中国之领土,包括东北、台湾。

这样一来,日本就必须把侵占的东北地区还给中国,那么在东北地区上的那些厂子,自然他们也带不走的,换句话说或许是已经没有能力带走了。

也是从1945年开始,日本的粗钢产量急剧下滑,又几乎回到了1900年的那段时间。

这时候的日本已经掌握了技术,但是通过以往数据统计来看,粗钢产量只是缓慢上升,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当时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进行了单独占领和管制,防止日本再崛起生事,所以在对日本改革期间,美国是不可能让日本大量发展工业的。

另外一点就是日本的经济限制,打仗时日军到后期后勤都跟不上了,更别提投降后的经济了,根本无力把全部资金投入制钢。

突飞猛进

1947年,东京大学的一个叫有泽广已的经济学教授,在对日本经济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既然无力发展钢铁,那不如就挑能发展的发展,也就是煤炭产业。

那时日本生产煤炭要比生产钢铁简单的多,所以有泽广已的就建议,进行倾斜生产方式,重点生产煤炭,有了煤炭基础,再把煤炭倾斜到钢铁生产,这样一来对经济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再加上1950年之后,美国对日本的管制稍微松懈,日本就开始着重搞经济了。

1950年,日本的粗钢产量只有484万吨,而到了1973年,日本的粗钢产量达到了1.19亿吨,仅仅20年的时间,日本是怎么做到能把产量翻这么多的呢?

这里,就得说美国了。当时由于美苏爆发冷战,美国就把日本当做了用来牵制苏联的棋子。

所以也不打压日本了,干脆免除日本的巨额赔款,把打压改为扶持,再输出一些经济援助,把日本发展起来,这样就能用日本盯着苏联了。

而日本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了更多的资本去发展工业。

如何发展?是要量,还是要质量?很显然,日本想一把抓。在第1950年到1955年的一个合理化时期,日本加大了对钢铁产业的投资,引进了新设备,学习了新技术,并在研发上面下了不少功夫。

第一个合理化时期,日本钢铁产量有明显上升,还学会了氧气炼钢法。

1956年,日本粗钢产量破千万,这是战后首次,也意味着日本经济恢复出效果了。

随后日本开始了第二个合理化时期。这一时期日本日本对产量不做硬性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高质量上面,并和国际接轨,赶上甚至超越其他工业国的钢铁水平。

第二个合理化时期,日本又引进了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喷吹重油技术、氧气顶吹转炉技术、精练技术、连铸技术。

可以说,这一时期日本是把精力都放在了学习技术上面。50年代末,日本还对学来的这些技术进行了研究革新。

到了60年代,日本的经济突飞猛进,钢铁技术上涨、钢铁产量上升、各工业产量也都有显著提高,国民收入也提高、GDP也提高。

有钱了,日本就有盖更多的高炉来冶炼,就要学习更先进的技术来革新。而且还和澳大利亚签订了铁矿石协定,这样一来,日本就有了更多的原材料来造优质钢铁了。

所以到了1973年,日本的粗钢产量直线上升,拉到了1.19亿的惊人数据。而同一时期的韩国,才50多万吨。

量有了,钱也有了,接下来日本又开启了引进技术和研发阶段,还建了大型联合钢铁企业,先进设备也引进了,微粉碳吹入技术也用上了,计算机也安装了,在短时间内,日本的钢铁冶炼技术提高了很多。

后来日本冶炼钢铁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把成本拉的很低,用料杜绝浪费,这样一来就能拉低价格,在同品质的钢铁下,当时很多国家都愿意选择日本产的钢铁。

甚至一些日本造的钢制品,也成了抢手货。但要说领先30年,这个说法不成熟。

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的冶炼技术虽然在钢铁行业名列前茅,但其他国家同时也在发展,中美俄的钢铁冶炼技术也很有优势。

信息来源:战后日本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0 阅读:185

赢梯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