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北京,秋风瑟瑟。
一家不起眼的文物商店里,兄弟俩局促地站着,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灰扑扑的石板。
谁也想不到,这块看似普通的石板,即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也将他们卷入命运的漩涡。
兄弟俩姓吴,来自南方一个小镇。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他们也梦想着能在这浪潮中闯出一番天地。
可是,启动资金成了横亘在梦想面前的一道坎。
思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家中一块祖传的石板。
这石板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玩意儿,反正祖祖辈辈传下来,也没人当回事儿,就一直放在老屋的角落里积灰。
他们先是去了当地几家文物店,老板们有的瞥一眼就摇头,有的敷衍几句就打发他们走。
上海博物馆也去过了,专家给出的结论是:翻印的,不值钱。
兄弟俩心里拔凉拔凉的,这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不死心的他们揣着石板,一路北上,来到了北京。
兜兜转转,走进了一家文物商店。
店里的老师傅们围着石板看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石板破损严重,品相极差,怎么看也不像是什么宝贝。
正当兄弟俩准备失望而归的时候,一位老专家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他戴着老花镜,眯着眼睛仔细端详着石板上的字迹。
许久,他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王献之书曹植洛神赋十三行……”
在场的其他人顿时愣住了。
曹植?
洛神赋?
王献之?
这几个名字联系在一起,可不是一般的东西!
难道……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玉版十三行”?
老专家名叫秦公,是研究碑帖方面的权威。
他早年就听闻过玉版十三行的传说,多年来一直在苦苦寻觅,没想到今天竟然在这里遇到了!
这玉版十三行,来头可不小。
它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写的那篇《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虽然比不上他爹,但也算得上是书法界的佼佼者,人称“亚圣”。
而他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手抄的曹植的《洛神赋》。
这幅作品历经战乱,到宋朝的时候就已经残缺不全了。
后来宋高宗得到了其中九行,而奸臣贾似道又不知从哪儿搞来了四行,凑成了十三行。
为了保存这珍贵的作品,贾似道让人把它刻在了一块青绿色的石板上,这就是“玉版十三行”的由来。
宋朝灭亡后,玉版十三行就下落不明了。
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才再次出现,后来又被清朝的康熙皇帝收藏。
再后来,就随着清朝的衰败,不知流落到何处了。
秦公凭借多年的经验,一眼就认出了这块石板的真面目。
虽然它饱经沧桑,破损不堪,但确实是货真价实的玉版十三行真迹!
文物商店的负责人激动得手都抖了,当即决定以18000元的价格收购这块石板。
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
兄弟俩也没多想,高高兴兴地签了合同,拿钱走人。
可是,好景不长。
玉版十三行重现江湖的消息很快就在文物界传开了,无数收藏家趋之若鹜,纷纷开出天价求购。
兄弟俩这才意识到,自己卖亏了!
18000元,跟玉版十三行的真正价值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肠子都悔青了的兄弟俩,又找到了文物商店,说是哥哥有精神病,交易无效,要求退货。
文物商店当然不答应,双方闹上了法庭。
经过调查,法院发现,有精神病的不是哥哥,而是弟弟。
而且,买卖合同是双方自愿签订的,不存在欺诈行为。
最终,法院判决玉版十三行归文物商店所有,兄弟俩的上诉被驳回。
这场风波最终尘埃落定,玉版十三行也回到了它应有的位置。
而吴氏兄弟,则只能空叹一声,悔之晚矣。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文物的纠纷,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它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文物价值的认知差异,以及法律意识的薄弱。
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在金钱面前,兄弟俩的贪婪和无知暴露无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浪潮奔腾不息。
玉版十三行的故事,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但却值得我们深思。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尊重法律,更要保持内心的清醒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