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陈毅回四川老家,夫人张茜那年37岁,长相出众,气质非凡

历史典录 2025-03-21 10:35:47

这是一张令人无比感动的照片,拍摄于1959年11月2日,照片中陈毅元帅和夫人张茜回家乡四川乐至县走在泥泞的小道上,俩人穿着朴素,非常接地气,照片中陈毅元帅面露难色,担心家乡的道路发展。

而一旁的张茜这年37岁,长相出众,气质非凡,她曾被称为“中国第一外交夫人”,而这张照片的背后寄托了陈毅元帅对家乡的热爱和牵挂……

1959年11月,陈毅再一次与夫人张茜踏上了回故乡之路,屈指算来,这是解放后,陈毅第三次回四川,但1955年和1958年那两次他都没能回乐至县老家,惆怅和失望一直萦绕在陈毅心头,挥之不去。

乐至老家的一切他都想知道,都想好好看一下,故乡人民生活得好吗?家乡面貌有改变吗?出生的老屋拆了吗?老家的亲人们还好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陈毅牵挂。

这一次,陈毅和妻子张茜于10月下旬来到四川,11月1日,陈毅终于启程返回魂牵梦绕的故乡,从成都出发后,他总感觉车速太慢,两眼不停地望着车窗外。

看着熟悉的地段,陈毅不禁想起了他第一次过龙泉山的情形,四十年前,四川还没有公路,更没有汽车,要出远门,通水路的则乘船,不通水路的,要么走路,要么坐滑竿,当时陈毅与同学们坐在滑竿上一颠,一颠,生怕被颠出滑竿滚下山脚。

时光飞逝,一晃四十年过去了,翻过龙泉山后,汽车进入丘陵地区,曲曲折折,弯弯拐拐,公路两旁,田间珑畔,荒坡空坪的桑树隐隐约约映入陈毅的眼帘,他顿时兴奋起来:“啊!快到乐至界了!”

看到那枝疏叶密的桑树,乐至县县委曾写信邀请他回家乡,并询问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办法,陈毅收信后,经过认真思索,复信乐至县为书记陈华,提出:“若要富,栽桑树,要花钱,多养蚕”,看来,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并收到了成效,陈毅感到很欣慰。

进入乐至县后,县上准备了一顿晚餐欢迎陈毅夫妇,晚饭后,陈毅不顾疲劳,听取了乐至县委书记段建武的工作汇报,陈毅听取了乐至县的生产的情况,指示道:“你们当干部的要为群众着想,群众也要爱戴干部啊!”

第二天一大早,陈毅携夫人张茜便来到旧居门前,偌大的老屋,只有陈毅的叔叔,婶婶在,陈毅进门看到他们十分亲切,并且高兴地喊道:“幺叔,幺娘,我回来了!”

重回旧居,陈毅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望着一间间的老屋,望着那一个个熟悉的笑脸,往事又涌上了心头。

亲友们听说陈毅回来了,都纷纷来到陈毅旧居堂屋同陈毅,张茜拉家常,有个叫柯大嫂的笑着说:“仲弘老弟,我记得你离家时说要为穷人翻身,你硬是说到做到了。”

陈毅风趣地说:“我是点大炮的”,柯大嫂说:“这大炮硬是让你点响了嘛!”一席话,说的在场的人都乐呵呵的。

叙了一会儿家常,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陈毅邀请亲人一块到公社吃便饭,除了一般的家常川菜之外,还有包子,红苕饭等,陈毅对家乡菜偏爱有加,吃得津津有味,他边吃边说:“这里的蔬菜很新鲜,外地运到北京的蔬菜就不新鲜了。”

吃完午饭,陈毅与亲友们一一握手告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乡,离开家乡前,县委领导极力让陈毅同县区社干部作报告,陈毅在会上讲到:“我这次回家乡,大家很欢迎我,我和张茜表示感谢,我离家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人生道路上算是一个不短的时间,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陈毅还说到乐至县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回乡感受,以及人民的生活问题,陈毅最后强调道:“希望大家艰苦奋斗,在搞好粮食生产,保证人民生活的基础上,也种一些油料作物,支援国家建设和世界革命,我这个外交部长在外国人面前,腰杆也就挺得起来,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乐至县的人名是有志气的。”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陈毅结束了他的讲话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家乡人民,离开了乐至,这次回乡,给陈毅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年后,他在《冬夜杂咏》中曾以《故乡》为题,记述了自己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去冬回故乡,别来四十年......”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