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芳草湖(散文)——元宵夜的璀璨与温暖

老山文化 2025-02-13 10:19:17

故乡,是灵魂的栖息之所。对于我来说,芳草湖农场,不仅是我的第二故乡,更是我心中永远的归宿。1997 年年底,我从老家甘肃定西来到这里,从此扎根农场,努力打拼。时光匆匆,二十八年转瞬即逝。

芳草湖农场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呼图壁县的一部分,新疆解放前被称为永丰乡。在清朝时期,这里名为镇藩户,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曾经因战乱和灾害而荒芜。后历经数次变革,1958年撤销四区,成立红旗公社;1959 年成立芳草湖总场。此地曾名“黄草湖”“荒草湖”,后更名“芳草湖”,寓意生活美好。1970年交由昌吉回族自治州领导;1982年归属农六师。如今的芳草湖农场已发展成为一个集农、工、商、文、交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960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耕地 80.5 万亩,4 座水库和 1 条河流点缀其间,下辖 36 个连队和 10 个社区,总人口约 4.56 万。农场土地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水系发达,不仅是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肉、菜生产基地,还有着独特的文化艺术——曲子戏,已入选 2018—2020 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20 年,我离开了芳草湖,来到乌鲁木齐。此后的几年,每到正月初三,我们乌鲁木齐的几家亲戚和孩子们都会一起来芳草湖拜年。但今年由于特殊情况,我们来晚了,孩子们也没能一同前来。不过,正月初九的芳草湖,依然让我感到熟悉而又陌生。

今年的元宵节,白天 8 点开始,各连队、各社区的礼火便上街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地开始街演。12 点的芳草湖文化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盛况空前。这是一场超越以往的集会盛宴。

夜幕降临,7 点的钟声敲响,烟花爆竹齐鸣,响彻云霄,一直持续到凌晨 1 点半。农场职工们纷纷点燃烟花,夜空中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这是芳草湖政府机关首次在元宵节燃放烟花,长达 2 个小时的烟花盛宴,令人叹为观止。

文化广场上,灯火通明,流光溢彩。人山人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五彩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如梦幻般美丽。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他们的笑声像夜空中最动听的旋律,清脆悦耳。

猜灯谜的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大人们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所带动,纷纷加入猜谜的队伍。不过,孩子们思维敏捷,常常大人们还在思考,谜底就被他们脱口而出。此时的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每个人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

我漫步在广场上,感受着热闹的氛围,心中满是感动。这里有我曾经的回忆,有我熟悉的面孔,有我深深的眷恋。芳草湖,这个我奋斗过的地方,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承载了我的梦想。

看着孩子们欢快地奔跑,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的我们也在这片土地上自由驰骋,无忧无虑。如今,时光荏苒,我们都已长大成人,但芳草湖依旧如初。

在这个元宵节的夜晚,我与老友们相聚,共同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曾一起在田间辛勤劳作,一起在湖畔悠然垂钓,一起在繁星下,我们曾一起畅谈理想,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绚丽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回首芳草湖的岁月,我感慨万千。在这里,我学会了坚韧与拼搏,懂得了珍惜与感恩。这里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的热情与善良也一直感染着我。

如今,虽已离开芳草湖,但我的心永远与之相连。这里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家园。无论走到哪里,芳草湖的记忆都将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元宵夜,情系芳草湖。愿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愿这里的人们幸福安康,愿我们的情谊如璀璨烟花,永远绽放。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0 阅读:0

老山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