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刘欢是歌坛的常青树,指他的歌,也是在说他的个人魅力和品格。无论是与他合作过的导演、演员、歌手,还是在坊间的口碑,大家被他的歌声感动,也对他这个人不吝赞美之词。
冯小刚曾公开评价刘欢说:“刘欢是不可复制的人才,内功很强。当年拍摄《北京人在纽约》时,我还没什么钱,刘欢为该剧作曲几乎分文不挣。但是他仍然非常认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是真正热爱音乐,并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
刘欢爱惜自己的“羽毛”,坚定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也十分果断的放弃那些他觉得与自己内心初衷相背离的事情。这样的刘欢,真的做到了长盛不衰。
用专业、专情填满对音乐的热爱之心
提到《北京人在纽约》,刘欢当时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创作了包括《千万次的问》等7首歌曲、九十多段音乐,一个人干完了一支乐团的活。郑晓龙、赵宝刚等大佬也纷纷被刘欢圈粉,因此,刘欢又受邀完成了大热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的配乐,此后,他又拒绝了很多邀约。
多年后,他解释说:“我已经很多年不做电视剧音乐了,因为太累,好几十集,一百多条做下来,我总不放心别人在这里面,所以后期的都得跟着。”
对待音乐作品,刘欢谨慎、认真,一桩桩一件件都想要亲力亲为。而这样的品质,也源于他与音乐的“初见”。
1981年,刘欢就读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国文学专业时,迷上了古典音乐。一天,刘欢无意间发现学校里有一台钢琴没有人弹,便兴奋不已,想方设法搞到钥匙,每天中午一下课,便火速跑到食堂狼吞虎咽吃完饭,然后匆匆跑去弹钢琴,每次从十二点一直弹到下午两点上课前……
那时,大学校园里流行玩吉他,刘欢也不甘人后,借了把吉他苦练了一个暑假,很快就成了校园里的吉他高手,甚至开始自己作曲弹唱……
喜爱、热爱、全情投入,他的作品被广为传唱的同时,也让更多人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朴实的人生态度和对音乐执着的追求,对平常生活的珍惜和对功名利禄的淡薄,这所有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刘欢的与众不同。出道几十年他仅仅发行过两个专辑。而个人演唱会也是在所有喜欢他的观众和听众深深渴望中,终于在2004年才拉开帷幕,那场演唱会名叫《欢歌2004演唱会》。
正因为他对音乐的执着、专业与正直感,在众多节目向他抛来橄榄枝时,他选择了遵从自己的内心。
坚守原则,坚定初心
2019年,一个可以做评委的人竟然决定参加《歌手》,与自己的学生辈同台竞赛,引起了群众的好奇,他就是刘欢。其实,从第一季《我是歌手》开始,洪涛就一直不停的邀请华语乐坛殿堂级歌手刘欢参加,刘欢也是一如既往的拒绝了7年。
很多人都很好奇,既然已经拒绝了7年,为什么又选择参加了呢?其实背后的原因也十分让人感慨,就是芒果V基金与他合作的“刘欢原创音乐基金”。热衷创作并一直在努力倡导保护原创音乐的刘欢,以创作歌手的身份参加了《歌手2019》。
刘欢曾这样说过:“这次《歌手》是围绕着原创音乐,没有原创,我们未来的流行音乐将成为无米之炊”。”为了原创音乐,刘欢选择了参加《歌手》,也是因为对音乐的情怀,刘欢选择拒绝了下面这些节目的邀请。
此前,刘欢也曾出现在《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中,但是参加了一季之后,就委婉的拒绝了继续参加节目的邀请。2012年底,他找了理由说身体不适,拒绝参加第二季的录制。然而,2013年,刘欢接受了央视《中国好歌曲》的邀请,担任导师的角色。几年后,刘欢在2017年受邀担任浙江卫视《中国新歌声》的导师,这其实只是想看看这个节目与《中国好声音》有什么不同。然而2019年,刘欢再次放弃了导师的身份。
此处,不对节目本身做过多的评价。刘欢选择成为导师这个角色,初衷是挖掘更多在音乐方面有潜力、有热情的人,希望他们能够创造音乐,并有机会实现梦想。从刘欢自身的选择来看,他的转变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和反思,适应所谓的规则在真正的原则和热爱面前,不值一提。
徐沛东曾这样评价刘欢,“与刘欢合作20多年,他在中国歌坛的地位始终未曾动摇是一个奇迹。刘欢具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是我合作过的歌手中最机灵的一个,创作性极强,能够赋予音乐一种活力,与他合作是一种享受。为了艺术、为了他认为值得的事情,刘欢会不顾一切去追求、去实现。但是如果他认为不适合自己的事情,钱再多也不会去做。他对名利都处之泰然,拿得起放得下。”
刘欢,他有很多身份。他是音乐家,用自己的音乐热情和专业,在音乐领域开天辟地;他是教育家,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传递音乐的魅力,传授专业知识;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用音乐的力量传递爱和温暖。
如今,我们总能看到追名逐利下,很多人对自己事业的热爱与热情纷纷出走。所谓常青树,要有深深的根,稳稳地扎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像刘欢那样,不动摇不随波逐流,坚定选择,始终如一。
免责声明:
中国网娱乐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