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胜9负到全胜夺冠,上海的逆袭从俱乐部杯赛开始

仅关于篮球 2025-02-17 11:16:11

竞技体育最迷人的地方,永远都是它的不可预测性。没有球队可以保持不败,当然也没有球队永远都是鱼腩。但在一个赛季中就从鱼腩变成冠军,这样的故事,最大胆的写手都不敢这么写。

然而CBA上海队,就把这样的故事变成了现实,他们甚至没用一个赛季,就从赛季初的垫底球队,变成了赛季中期的杯赛冠军。

昨晚的结束的CBA俱乐部杯决赛,上海最终战胜新疆完成了全胜夺冠。这是上海队在姚明时代之后第一次夺冠,已经二十三年过去了。这次让上海成为了CBA第一支双料冠军队,联赛冠军+俱乐部杯赛冠军,意义非凡。

俱乐部杯赛是这赛季的新产物,常规赛三个阶段,在相邻两个阶段之间,穿插了首次设立的俱乐部杯赛事。第一和第二阶段之间,举办小组赛;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举办淘汰赛。

第一阶段的赛事,上海1胜9负,诸多问题缠身的上海深陷连败泥潭。只在第一阶段,他们就经历了两任主帅,从刘鹏指导到外教。王哲林的受伤,外援的羸弱,都让这支上海队看起来花着最多的钱,挨着“最毒”的打。

一切的改变发生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也就是俱乐部杯小组赛的时间点。上海扶正了之前的助理教练卢伟指导,所谓换帅如换刀,上海在俱乐部杯的小组赛四战全胜,全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俱乐部杯赛是CBA三十年之际的创新之举,与常规赛相比,做出了许多变化。比如在比赛时间方面,俱乐部杯每节比赛时间缩短为10分钟,全场比赛共40分钟,而CBA常规赛每节是12分钟,全场48分钟。

比赛时间的缩减让比赛节奏大幅加快,这更加考验球员的体能、攻防的转换速度以及战术执行力。小组赛阶段,诸多球队都派出年轻球员参战,让球队在内部挖掘潜力,提升球队的阵容深度。

上海队的蜕变就是从俱乐部杯赛的小组赛阶段开始的,卢伟指导上任之后大胆启用新人,因材施教获得了球员的信任,球队凝聚力迅速提升。

一个能够凝聚全队的教练,两个顶尖战力的外援,一群打出自信心的年轻球员,这才有了第二阶段上海的16连胜,然后才有了淘汰赛阶段上海的全胜夺冠。

值得一提的是,俱乐部杯赛的淘汰赛阶段都是单败淘汰制,每一场都是生死战,没有退路可言。四节八人次的外援使用规则,让教练的排兵布阵有了更多可能性,也让比赛更加激烈。

在外援使用规则上,国内一直争论不休。限制外援的使用会促使国内球员的成长,但也会让比赛强度下降;而放开对外援的使用,又会压缩国内球员的成长空间。俱乐部杯赛会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场地,究竟什么样的外援政策才更加适合CBA联赛的发展。

俱乐部杯赛的成绩不会带入到常规赛,但每支球队都很重视这次难得的练兵机会。一些年轻球员获得机会展现自己,常规赛不会得到太多时间的外援,也在杯赛上有了用武之地。球员积累和强队的比赛经验,为第三阶段的比赛以及季后赛做好准备。

这次CBA俱乐部杯淘汰赛阶段是在中立场地西安举办的,根据陕体集团提供的数据,赛事期间,共有4.5万人次进场观看比赛,场均上座率接近85%,其中淘汰赛山西汾酒vs北京北控、半决赛第一场山西汾酒vs新疆上座率达90%,决赛上座率98%,可以看出西安的主办方对于久违的CBA赛事很用心,不管是策划还是组织都下了功夫。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西安主场的MC,在介绍球员出场的时候很有气势,可以看出在每个球员身上都下了功夫。在带动现场气氛的时候也是十分卖力,也很有分寸,给现场的球迷带来了良好的观赛体验。

CBA俱乐部杯的举办,给了西安本地的球迷近距离感受CBA魅力的机会。但作为曾经拥有CBA球队的西安,这样的浅尝辄止怎么能够满足球迷的胃口。当上海夺冠之后,西安主场的MC说希望西安也能早日拥有一支CBA球队时,我这个陕西孩子十分感慨。

现在这支广州队的前身,就是曾经的陕西CBA球队锂源动力,当然更早之前叫陕西东盛。现在广州男篮的教练员也是名宿球员郑准,最开始就是在陕西东盛开启的职业生涯。

陕西已经离开CBA太久,但有些球员的名字,我仍然记忆犹新。巨无霸外援盖茨、监狱球王李本森、还有第一批从大学联赛走上职业赛场的刘久龙。

很多和我一样的陕西孩子,都在等待陕西能够重新拥有一支CBA球队。当初的花落是无可奈何,但仍有人在故地等待着燕子归来。也许途中有坎坷,但时间总会给我们答案。

当然除了陕西,还有很多其他省份也都没有CBA球队。也因此,希望俱乐部杯赛能长久地办下去,让更多没有CBA球队的省份感受到CBA高强度比赛的魅力。CBA只有二十支球队,但国内热爱篮球的球迷,又何止千千万万。

每一份热爱都应该被看见,每一份热爱也都不应该被辜负。

0 阅读:15

仅关于篮球

简介:篮球也有温度,生活大于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