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成都地铁五期正式官宣获批,可以说这是在国家严格控制地铁建设背景下,审批通过的。
因此有人就说了,人家成都都五期了,西安的四期还没批复,其实仔细去分析,这两个地铁建设完全没有可对比性,下面就简单介绍下两个地铁规划的情况。

根据2024年12月31日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开信息,成都地铁五期建设规划已获批 。这是官方首次明确宣布五期获批, 此前审批进程曾因补充材料延迟,但最终在2024年底完成批复 。
2. 规划线路与规模:
根据招标信息,五期包含多条新线和延伸线,如12号线一期、10号线四期、18号线四期等,总里程约130-138公里(较最初上报的199公里有所缩减。
3. 对城市发展的意义:
五期线路重点覆盖天府新区、简阳南站等新兴区域,并与成德S11号线衔接,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1. 当前状态:
截至2025年1月22日,西安地铁四期已取得报批所需前置要件,正在完善技术报告并争取尽早获批。
此前多次官方回复显示,四期规划方案已基本稳定,但尚未完成国家层面的审批程序。
2. 规划线路与优先级:
根据二次环评公示,四期包含3号线二期、7号线一期、11号线一期、12号线一期、21号线一期等5条线路,总长约150公里,侧重主城区与外围区域的连接。
原规划的16号线二期因调整被取消,导致部分市民对线路覆盖面不满 。
3. 延迟原因分析:
审批流程复杂性:需完成省级初审、环境影响评估等程序,目前最新消息,西安地铁四期建设已经上报国家。
线路规划争议:如12号线一期缩减、16号线二期取消等调整可能引发多轮论证 。
资源分配优先级:同期地铁三期项目(如15号线)仍在建设中,可能分散审批资源 。

成都五期于2022年启动环评,2024年底获批,历时2约;而西安四期是在2023年后半年才启动报批。
政策导向与城市定位:成都作为西南交通枢纽,获批线路更注重跨市联动(如资阳线、成S德衔接11),国家契合圈战略都市 ;
西安四期聚焦“北跨”战略和西咸一体化战略,因此需平衡主城区与新区的各方需求 。
财政与客流评估:西安地铁客流强度长期居全国前列(日均357万人次),但需确保新线规划的财政可持续性。
成都五期部分线路(如12号线)覆盖人口密集区,客流预期较高,获批优先级更高。

1. 2025年上半年: 预计完成国家发改委层面的技术审查。
2. 2025年中至下半年: 若审批通过,线路将进入工程招标和开工准备阶段。
3. 潜在风险: 若因线路调整或财政评估未达标,批复时间可能进一步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