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汉代,在汉朝众多皇帝中,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文帝刘恒和景帝刘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父子二人开创的“文景之治”,才使刘氏的汉家江山得以绵延数百年之久。汉高祖的儿子刘邦在中间,母亲薄氏。西汉开国时,吕雉与戚姬竞争,最有可能继刘邦之位的,是吕雉的儿子太子和戚姬的儿子赵王。吕雉打败戚姬成为最后的赢家,刘邦离世之后,刘盈继位为惠帝。但他生性儒弱,朝政大权尽落吕雉之手。
惠帝英年早逝,吕雉称制,与礼法不合。她为保权位,重用亲信,打击异己,还破坏刘邦生前订下的“白马之盟”,立诸吕为王,使得天下怨愤之声愈演愈烈。虽然刘恒从小就表现出与其他王子不同的才能和美德,但没有人想到他有一天会成为天子。公元前180年,吕雉离世,诸吕欲乱天下,老臣陈平、周勃等人顺应民心,率兵诛灭诸吕氏,恢复刘氏汉家天下。
吕雉对她印象尚可,称制之后,还特意允许她前往代地享母子天伦。其二是刘恒德才兼备,头脑也颇为睿智。吕雉报复戚姬母子,害死赵王,迁梁王为赵王。梁王因不受吕氏控制,惹恼了吕雉,被赐死。之后,吕雉欲迁刘恒为赵王。赵处中原腹地,是刘邦赐封给爱姬戚姬的儿子的,繁华富庶,人皆向往。刘恒所居的代国属北方边地,不仅偏僻贫瘠,而且时常要面临北方匈奴的侵袭。
由代王迁为赵王,是吕雉对代王母子的恩典,倘若是换作其他人,肯定会感恩戴德,欣然赴任。但刘恒非寻常人可比,头脑格外冷静,既不愿与吕雉同流合污,也不愿重蹈赵王如意和梁王的覆辙,于是婉言谢绝了吕雉,称自己愿意驻守边关以报效天下。刘恒此举不仅让吕雉满意,也颇得天下人赞赏,这也是他最终被迎立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