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件文物:春秋早期黄太子伯克盆

文字绘者青青 2025-04-24 06:15:12

春秋早期黄太子伯克盆 藏于山东博物馆)

春秋青铜器中出现了自名为“盆”的,用于盛食或盛水,流行于春秋,战国秦汉也能见到。

这件青铜盆通高27厘米、口径22.3厘米、底径13.2厘米,横截面为圆形,敛口束颈,折肩收腹,斜壁平底,双耳带盖。

盆盖中部隆起,盖面上部有两圈凸弦纹。凸弦纹形成一条纹饰带,内饰三角纹,另有三个圆雕虎钮。三虎圆眼尖耳,拱身垂尾,四肢曲折,似乎正在休息。

凸弦纹饰带之内和之外,都饰连绵的龙纹。(可能是蟠虺纹。但我觉得纹饰的龙头造型明显,所以倾向于说“龙纹”。)龙纹细长曲折的身体上点缀乳丁纹。不过,说实话,我的直观感觉是:火柴棍构成的。

盖面靠外缘有两只对称的铺首衔环,盖沿有四个兽首卡钮。

颈部、腹部亦饰与盖面类似的“龙纹”,但卷折的图案不同。

肩部有一对兽首衔环耳,其角造型亦带有主纹饰风格。

器盖、器腹内各铸有铭文5行29字:“隹正月初吉丁亥,黄大(太)子白(伯)克乍其饙盆,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由铭文可知,作器者是黄国太子伯克。黄国,地望在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一带。但这件黄太子伯克盆却出土于山东临沂莒国墓葬中。研究者认为,或与黄莒联姻有关。

这件文物时间是春秋早期,出土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刘家店子,藏于山东博物馆。

0 阅读:3

文字绘者青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