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为了保护自己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以及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下手”,欧盟借助了《外国补贴条例》对部分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了反补贴调查。而在他们的调查结果下,他们宣布了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规定。
对于这一点,我方和欧盟展开了多轮的谈判,最终在双方的多次拉锯下,欧盟在谈判中选择了让步,就取消关税达成了解决方案。当然,欧盟也不是没有要求,比如说想要中国的电池技术,比如说中国的电动汽车必须高于多少的价格等等。
看上去我们似乎在这一场“反补贴”的博弈中大获全胜,不管欧盟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至少我们现在不需要扣上这一顶帽子。可事实真的是表面看到的这样吗?很不幸的告诉大家,并非如此。
很多人在关注电动汽车方面的时候,可能忽略了欧盟对其他产业的下手,比如说光伏、风电以及安检设备等方面。据有关的数据统计,在欧盟依据的《外国补贴条例》当中,对中国企业采取的相关调查已经让中国企业的产品、投资等遇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是高昂的经济损失。
其中有一家中国企业因欧盟的调查,被迫放弃了价值76亿的投标项目;而其他受到了影响的项目价值也高达80亿元。除此之外,还有因欧盟调查组干涉导致了后续的赔偿费用、额外费用等等也是一大堆。
对此,中方在历经了多个月的调查后,在1月9日直接喊话欧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后,我方发现欧盟对中国企业采取的相关做法,已经违反了《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中的贸易投资壁垒规定。
这番表态,一则是对我们国内的企业一个交代,而这二则自然是该给欧盟算账了。毕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欧盟的举动已经明显损害了我们企业的利益,而且他们这个举动也违反了相关的规定,我们有理由对他们发起合法的反制,甚至是要求一系列的赔偿。
不过就笔者分析来看,目前我方回应这个消息或许不单纯是因为想要欧盟给一个交代,更多的是释放了一个微妙的信号——我们需要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很多人可能都关注到了法国的高层即将访华,其目的是什么不难猜测,毕竟我们都很清楚如今法国的白兰地还处于一个对等的限制当中。而不巧的是,当初在征收中国电动汽车高关税的事情上,法国可是冲在支持的前列。
细细品味一下,如果说这一次法国的目的是打算解决白兰地的贸易问题,一个欧盟违反了贸易壁垒的规则结果摆在了他们眼前,他们还能肆无忌惮的和我们讲条件吗?就算是想,估计在看到这一则结果的时候那不诚意的心思也收了大半。
而这也给我们在接下来的洽谈中带来了有利的前兆,只要我们占据了这个主导的地位,那么在今后或许会减少双方更多的贸易摩擦,为我们的中国企业带来更多进入海外市场的优势。
那么,在你们看来这一次选择在这个节点对外喊话究竟意义为何?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欢迎大家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