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巡回赛的赛历可以看出,除去四大满贯,剩余的比赛可谓是铺满了一整年,所以对于职业网球运动员来说,全年的环球参赛并不容易。巴多萨不久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希望能够精简赛程。如果有人批评说现在的球员不如以前的老球员那么敬业,但去年李娜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绝不可能再次复出了,因为“有太多的旅行,不停地准备比赛、参加比赛、再准备、再参加”。诚然,奖金再高也掩盖不了征战一整年,职业网球运动员非常疲劳的事实。
纵观21世纪以来的职业网坛巡回赛,我们不难发现,采取此种“策略”的选手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大坂直美。大坂直美拥有四个大满贯冠军,但巡回赛冠军一共只有七个,她在平时的巡回赛经常性地爆冷出局,平时懒懒散散的态度甚至蔓延到了她不擅长的法网和温网,在法网更是出现过因抑郁不愿接受赛后采访而被迫退赛的闹剧。巡回赛存在感近乎为零,让人感到她拿四个大满贯冠军是很轻松的。
如果说平时的巡回赛是大满贯之下陪衬的牺牲品,那美网到年终之间的亚洲赛季更是灾难。征战了将近一年的职业网坛运动员们已经足够疲劳,加之最重要的四大满贯赛事已经全部结束,他们对于亚洲赛季往往采取更加消极的态度,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比利时天后克里斯特尔斯了,每逢亚洲赛季她就有各种理由推脱退赛,这其中的理由不乏跳舞扭伤脚、送女儿上学、点痣等。形象地说,亚洲赛季对于某些球员就是走个形式。当然,亚洲赛季对于一类球员的吸引力还是足够大,那就是处于年终边缘,想要在最后时刻拿到年终总决赛入场券的球员,15年的穆古拉扎、24年的郑钦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说,亚洲赛季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这一点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渐完善提高,现役职业网坛运动员的普遍年龄比过去明显偏大,如果30岁放在20年前就是妥妥该退役的年龄,但现在可以说仍在当打之年。加之三巨头恐怖的大满贯战绩,越来越多的顶尖球员选择把能量留在大满贯,平时比赛划水即可。这不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当名誉的质更加重要时,是否加倍增加金钱的量才能够足够吸引更多的优秀选手?或许答案并不具有普适性,因为每位选手所看重的都有所不同,例如像佩古拉、纳瓦罗这样的富二代球员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名誉,而像科林斯这种家境不太好的类型更想要获取更多的奖金来让生活更好。考量球员之间的差异是atp和wta需要纳入进去的因素,找到球员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才是当务之急。(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小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