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淄赶烤”成了网红词语,一时间,淄博烧烤火遍大江南北,淄博火了,山东火了。
至于淄博烧烤如何火的,传言版本很多,今天听了一位网络作家的话,感觉他说的有点靠谱。他讲,在去年疫情期间,有一万多名大学生被送到淄博隔离,得到淄博市非常热情的关怀照顾,让这批大学生非常感动。当隔离结束这批大学生准备走时,有许多大学生提出想吃顿烧烤再走。没想到淄博市痛快地答应了大学生的要求,动员全市烧烤摊集中为大学生准备烧烤。这批大学生临走时表示,等来年春暖花开,一定再来淄博吃烧烤答谢淄博。就这样,今年春天,那批大学生如约而至,当他们吃了淄博的美味烧烤,用视频和文字在网络上纷纷宣传,也就有了今天的淄博火。
当然,按这位网络作家所言,淄博烧烤的火,并非靠自己的策划宣传,而是靠淄博饮食文化长久沉淀的结果,是淄博人付出的真情换来的结果。
不管这位网络作家说的是真是假,反正淄博烧烤彻底火了,淄博也火了。目前,全国各地食客大军纷纷“赴淄赶烤”。
淄博烧烤火了,当然给当地带来了滚滚财气,让淄博赚的盆满钵满。一时间,一些地方看红了眼,有的召开大会,讨论“淄博现象”;有的照搬淄博烧烤模式;有的赴淄博取经等等,大有一哄而上齐烧烤的局面。
今天看网上新闻,河南开封文旅部门领导赶夜市,送温暖,宣传本地夜市烧烤,说东有淄博烧烤,西有开封烧烤,也想让本地烧烤火起来。可想而知,淄博烧烤带来的冲击究竟有多大。
先不说照搬淄博烧烤模式能否成功,单就这种一窝蜂齐上烧烤的现象就值得商榷。比如,本地有没有这种饮食文化的底蕴? 有没有积淀多少年后形成的烧烤氛围? 有没有一定的烧烤规模等等,如果连这些都没搞明白,盲目上烧烤能成功吗?
与其跟风,不如围绕本地饮食文化做文章,要明白本地饮食文化的特色是什么?拳头产品是什么?然后把功夫用在打基础上,这种打基础并非只是饮食文化基础,还包括城市素质及品味的提升,良好的经济氛围,文明的经商环境,优质的城市服务水平等等,只要扎扎实实做足功课,本地饮食文化火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假如一座城市的美食再出名,食客驾车来了乱罚款,饮食中存在欺诈等行为,各种城市服务跟不上,食客来了一次还会来第二次吗?
因此来说,面对淄博烧烤的火,不要紧盯人家的火,紧盯人家有多赚钱,多研究人家为啥能火,我为何不能火,只有学到了人家火的精髓,才能力助自己城市的火。
如果只是照搬淄博的烧烤模式,有的也许能火,估计大多数会成为 “东施效颦”。
面对淄博烧烤的火,不要紧盯人家的火,紧盯人家有多赚钱,多研究人家为啥能火,我为何不能火,只有学到了人家火的精髓,才能力助自己城市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