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只用一道菜就让我服了

艾合坦木艾比拜来啦 2025-01-27 15:52:16

没有门头的小店,藏在北京三里屯一家洗车店旁边,连个招牌都没挂,可就是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店,竟然只卖着一碗让人念念不忘的徐州米线。

这碗米线的故事要从两千多年前说起,那会儿徐州地区的稻米丰收,当地人就琢磨着把大米做成细细的线条,后来竟然成了一道传世美食。

小店的老板是个年轻人,从他妈妈手里接过了这门手艺,听说他妈妈当年在徐州开店的时候,门口天天排着长队,现在儿子继承了这份手艺,却选择了一种特别低调的方式。

店里的装修很简单,墙上挂着几幅画,有种说不出的温馨感,老板说这是他自己设计的,想给食客一种家的感觉。

这碗米线最绝的就是那个汤头了,大棒骨在锅里熬了好几个小时,香气都快溢出来了,老板坚持不放味精,就是要把最原始的味道给你尝个够。

桌上放着一瓶徐州醋,老板说这可是提味的秘诀,倒上一点,整碗汤的味道立马就不一样了,酸甜的感觉在舌尖跳舞。

米线是细细的圆形,煮得刚刚好,软硬适中,吃起来滑溜溜的,好像自己就往嘴里钻似的。

老板特意从徐州带来的榨菜和雪菜,切成小丁放在碗里,咸甜可口,跟米线搭配得恰到好处。

除了基础的米线,还可以加上各种配料,溏心煎蛋是最受欢迎的,蛋黄流出来和汤汁混在一起,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老板还自创了一个响铃卷,这玩意儿泡在汤里特别入味,成了店里的一个特色。

烤肠要等到中午才能吃到,听说是老板每天现烤的,为的就是保持最好的口感。

每天早上,老板都要花好几个小时准备食材,明明可以简单一点,但他就是要坚持这么较真。

虽然店面不大,但是老板把这个小天地布置得很有格调,墙上的画都是他精心挑选的。

有时候米线卖完了,老板就会提前打烊,他说与其多卖几碗不新鲜的,不如少卖一点保证质量。

老板说他不打算开分店,就想好好经营这一家店,把每一碗米线都做到最好。

店里的常客越来越多,有的是因为想念徐州的味道,有的是被口口相传吸引来的,但最终都成了这里的回头客。

这碗米线承载着两代人的坚持,从母亲到儿子,传承的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精神。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能有人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只为了做好一碗米线,着实难得。

每天,老板都在研究怎么把米线做得更好,他说这可能就是他这辈子要做的事情了。

这家店没有豪华的装修,没有花哨的菜单,有的只是一份执着和坚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