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既是武器装备的对抗,也是兵员素质的比拼。小到枪械炮弹,大到坦克飞机,终究是要人力去操作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基层官兵素质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条件。那有人就要问了,如果发生冲突,我们的子弟兵不像西方军人那样高大壮硕,会不会在战斗中吃亏呢?
首先强调一点:体格大小并不能作为健康度的参考。比如英美军队中以黑人和白人居多,基因决定了他们生而高大威猛,再加上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食物,自然看起来强壮很多。但也正是因为营养过剩,持续飙升的肥胖率已成为困扰西方军队的一大难题,每年都有士兵因为肥胖过度被踢出军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战效率。
而与欧美国家的军队相比,解放军官兵虽然没有那么地高大威猛,站在一起甚至略显瘦小,但这并非“营养不良”所致,而是与种族基因有关。不过,“瘦”只是相对而言,更谈不上“弱”。在我国科学练兵政策的指导下,军人们享受着合理的伙食,训练张弛有度,潜能被不断挖掘,肌肉强度和身体耐力得到显著提高。
现实生活中我们就能看到,无论是在役的官兵,还是从部队退役的亲友,整个人参军前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管你是胖是瘦,经过人民军队的一番改造,都变得精干结实,神采奕奕,身体素质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了,西方国家同样有许多优秀的士兵,种族差异带来的个体优劣势也无法被否认。如果在冷兵器时代,这些优势的确能得到体现。尤其在短兵相接的搏斗中,“一力降十会”确实比体术更加靠谱。但历史已经说明——战争从来都不是靠蛮力取胜的。
随着武器装备对战争的影响越来越大,个人的勇武已经不再被提倡。尤其在强调体系化、信息化、多兵种协同的现代战争中,个体战斗力已几乎无法得到凸显。兵员的意志、头脑、学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比如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除了身体素质要过关外,对飞机的操作熟练度、对战场的态势感知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都不是体格健壮所能带来的。
再比如地面作战的坦克兵,水底作战的潜艇兵,巨大的体型反而成为某种制约。因为在有限的空间里辗转腾挪、操作装备,相对瘦小的身板更加方便灵活。
实际上,以我军无数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并屡次取得优异成绩已足够说明一个问题——在不断变革的现代战争中,中国军人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一旦爆发冲突,敌人的体型优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只要端得了枪,驾得了炮,开得了飞机,就行。
热武器耐力更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