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采集了1.2万名中国人的Y染色体进行分析,然后得出了一个结果,我们的祖先来自非洲。
这或许会让不少人国人接受不了!
因为无论在此之前还是之后,不少中国学者和广大老百姓都认为:中国人是独立起源在东亚的原生文明种群。
(北京猿人)
别小看这原生说跟非洲迁移说的区别?为何咧?因为我们小时候的教科书教的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是北极猿人、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的后代,是他们一步步发展起来之后的族群。
可非洲迁移说的结论却是:几乎所有智人,都是6万多年前,从今日埃塞俄比亚一带远走世界的存在。
教科书中的古人类,也早就灭绝在了物竞天择的路上。
好吧,教科书总是在不断修正的,因为科技也在不断进步吗,至于真相如何?我倾向于融合后的产物。
那么这群人来到了中国后又经历了什么?答案是:他们如同火种一般,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生根发芽,最后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中心。
地图上看,这文化中心是东南西北都有!
东方,有龙山文化。
南方,有良褚文化。
西南,有三星堆文化。
北方,有红山文化。
中原,有仰韶文化。
除了这五星点缀之外,其他文化也星星点点,分布在不同区域都有。
他们虽然分布在今日不同省份和区域。
但在那个距离遥远,旅行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也并非没有任何交流。
因为这所有的文化中,都有一个共性的文化特质,这就是对玉器的重视和崇拜。
(玉器)
重视玉器也是中国古文化特色。全世界除了中原文明之外,其他文明很少有重视玉器的,有也仅限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和新西兰等地。
墨西哥文明,据说跟中原文明也有神秘联系,当然,还需要实锤证据去验证。
都重视玉器证明了什么咧?
或许就是这星星点点分布在中原大地上的文明,曾经有过不少的互相交流跟沟通,进而组建了一个文化网络。
(相似之处)
这点有不少学者都认为是真的!因为一个朝代的建立,证明了这个观点,那就是夏朝。
夏朝,作为中国第一个王朝,它的存在当然是毋庸置疑的,这点不需要向西方证明,我们需要的就是花费更多的时间找到更多的出土文物就行。
夏朝建立,证明了中华文明网络的存在。
因为夏朝核心区域,在今日中国河南省。
是中国封闭地缘环境的中心。
是黄河流域农耕区的中心。
是文化发源地交流的中心。
这三个中心的三重叠加,让夏朝处于天下之中,也是夏朝在古代被称为中州因由。
(夏朝:天下之中)
因由过后,是文明孕育的关键!那就是交流。
交流让文明进步。
交流让文明强大。
交流让文明出类拔萃。
跟今日的世界何其相似啊!
闭关锁国的国度,不跟外界交往的国度,往往是落后的代名词。
带着这样的思路,我们也可以推而广之,去看看世界,依旧可以获得同样的答案。
(文明发源地)
世界上最早的文明是哪?答案是中东,欧亚大陆的中心地带。欧洲曾经最强的文明史哪?
答案是罗马,地中海文明中心。
只有文明碰撞激烈,交流频繁,然后又处于交流最中心的地方,才能孕育出最早,最强大的文明。
或许有人会寻寻思,中心不都是四战之地,往往会成为四方争夺下的炮灰吗?
其实这个问题要与时俱进看。
在文明诞生早期,处于四战之地的文明,比处于边缘的文明是有优势的。
因为四周都是敌人,就有了生存的压力。
这时候咋办咧?答案是强化组织度,健全政体,用广泛的动员力,成为一个超越四周窥伺之敌的存在。
(中华地形图)
这是早期中心文明崛起的内生动力。除了这内生动力之外,让文明能强大的关键,就是我之前说的对外交流,取长补短了。夏朝就是这样,在内外交互的联动下孕育而生的。
而且这内外联动中的外,还特别远,远到了跟中东文明存在交流沟通,从他们哪里学习到了不少先进技术。
这也不是我瞎说的哦!
在考古学家认知中,尽管中国文明的起源跟早期发展,都是处于东亚地区,相对孤立的情况下。
凭借数个文明中心的交流慢慢发展起来的,可中原文明中那些来自中东的科技馈赠,依旧证明了中华文明跟中东的关系。
这来自中东的物种。
有农业作物小麦。
有家畜品种黄牛、绵羊、山羊等。
有中东地区最先成型的青铜冶金技术。
是他们的陆续传入,注入中原文明,才让中国文明在第一轮兼容并蓄之后,以自身文明传统为依托,获得了飞速发展。
这就是夏朝诞生的外在动力。
(夏朝)
或许会有人不服,说我在胡说八道。那么我们再说一段商朝故事,进一步诠释这个观点。
这里我用一组时间线,说下这个问题。
这个时间线,就是人类如何发明战车的!
公元前5000年左右时,在中亚地区的人类最早驯化了马。
公元前3500年左右时,两河流域的人最早发明了车轮。
中东和两河流域比较近,他们交流后,马跟车轮组合在了一起,就有了战车。
最早的战车非常简陋,用的是原木做车轮,经过一千多年发展后,到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时,中亚地区的战车就变得成熟和精美,由几十个零件组成,很有看头了。
(战车图)
这点也有不少中东地区的考古发掘可以证明。那么中国的战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咧?
答案是在商超突兀的就出现了。
商朝之前的考古遗迹,都没有战车存在,更蹊跷的是,中国的战车跟中亚的战车,从设计到结构几乎一模一样,简直就是翻版!
(中国出土的战场)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
那就是中亚曾经有一个民族,进攻过中原文化圈,或者说迁徙到了中原文化圈。在战交往和战斗中留下了战车这样的造物,让善于学习的商朝人看见了!
商朝人一番寻思,就认为这东西打仗很厉害,于是就起了模仿的心!
然后就有了中国战车。
别奇怪,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文明的交流中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中国文化中其实有很多要素都来自中东。比如郭沫若先生就曾认为:中华民族的生肖文化就来自于巴比伦文明。
为此他还在《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中,说了一种可能:那就是十二生肖其实源自巴比伦黄道十二宫。
为啥这么说咧?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有这么一段话!
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日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这话今日我们看或许会说,这啥玩意啊,简直是莫名其妙!
嗯,晋代学者郭璞在看过《尔雅论》后写的评语也是:阙而不论,意思是省略不讨论了。意思是看不懂呗!
(巴比伦圆盘)
但这看不懂的东西,在近现代接受了世界文化的学者看来,貌似找到源头了。
这不就是音译文字吗?只是不知道来自那国的语言。
学者岑仲勉认为,这或许是来自伊朗的语言,郭沫若认为这是古巴比伦语的音译,还有人认为,这些音译或许跟拉丁语有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基于这样的文化要素不少,就有了一个说法:文明西来说关于这个说法,郭沫若的原话是:
古巴比伦星历之输入,必在有夏一代。意者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传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邪?
这话对意思是,商朝人很有可能是一群在夏朝时,从中东来到中国的移民。是他们带来的天文学知识。
苏联学者瓦西里耶夫也在著作《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中认为:有一个来自中东或者中亚的部落,曾经迁移到了中国的黄河流域,由此才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商文明。
这话就有点过了,虽然有影响,不至于如此。
最后表达我的态度,交流才是进步的阶梯,文明前进的动力,既然如此,一个自信的文明就不要害怕交流,不要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拿来主义并没错!
当然,这只是学术界一种说法,可以友好讨论,不要人身攻击。抛开这个说法之外,中国早起的驯化物种,以及青铜器、马车和天文学知识从中东和中亚传入中国,应该是很靠谱,有需求出土文物佐证的说法。
其实这也是好事。因为文明是需要交流的,舶来品成了中华文明的养料又有什么不好的咧?
不仅有好处,还在跟中国自有文化的碰撞后,刺激了中国文化的快速发展,也让中国文化,从青铜时代的追赶状态,步入了铁器时代的领先状态。
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为何中华文明能在铁器时代后来居上?
最后,文明西来说,各位读者认为靠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