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山西风骨的城市,为什么是它?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4-09-02 08:22:56

如果用一首歌来概括山西,相信很多人会推荐《人说山西好风光》。

但你知道吗?这首歌曲的诞生地就是在吕梁这片灵秀之地。

1958年,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准备开拍,作词人乔羽随着剧组来到山西吕梁汾阳的贾家庄。行走田间地头,眺望壮丽山河,一路上感受乡民们的淳朴、热情,他写下了“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了腰板也像十七八。”

而正如这张“音乐名片”所唱的那样,吕梁,不仅仅是山西地图上的一个名字,更是悠悠汾河水、巍峨吕梁山的山西好风光的生动写照,更是山西这片土地风土民情的最佳体现。吕梁,大概是最具山西风骨的城市。

吕梁的风骨从何而来?

01

吕梁市位于山西中部西侧,吕梁之名,源自其境内巍峨挺立的吕梁山脉。

《文物掌故集》所载:“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骨脊之义,与吕梁相通命,吕,骨脊也。”

“吕”字上下双口,宛若世代相传、坚不可摧的脊骨象征;而“梁”字,则生动描绘了吕梁山横卧江河之上,犹如天然屏障,既阻水势又润万物,展现出其调节自然、恩泽四方的壮丽景象。

图源:吕梁文旅

吕梁山,以它那南北绵亘的雄伟之姿,几乎将整个吕梁市揽入怀中,其地貌特征独具一格——黄土层叠、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占据了这片土地的92%,赋予了吕梁以苍凉而又雄浑的自然风貌与深厚底蕴。

吕梁风骨,其源虽可溯及吕梁山之巍峨命名,但实则已深深植根于吕梁人民那坚韧不拔、历久弥坚的精神底色之中,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英雄,吕梁儿女的代名词

02

山西吕梁,这个千沟万壑中始终蕴藏着生机与希望的地方,在70余年前见证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的诞生。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吕梁人民的英勇斗争,更成为了吕梁精神的象征,深深植根于每一位吕梁儿女的心中。

在这里,英雄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吕梁人民的骄傲和自豪。这片土地生长出的一代代英雄豪杰,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书写了一段段传奇故事,让“英雄”二字成为了吕梁的另一张名片,代代相传。

翻开厚重的中国史书,在北宋,这片土地孕育出一位名将——狄青,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屡建奇功,为北宋边疆的安宁立下汗马功劳;进入清朝,于成龙以清廉正直、执法严明闻名于世,在地方任职期间,心系百姓,勇于担当,赢得了“天下廉吏第一”的美誉……

“伟大”并非遥不可及,它往往也蕴藏于每一个细微之处。

步入近代史的风云变幻中,吕梁的英雄儿女们继续书写着辉煌。年仅15岁的少女刘胡兰,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英勇与坚定。29岁的贺昌,血洗沙场、以身殉国,展现了吕梁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图源:刘胡兰纪念馆

吕梁之魂,由人铸就,英雄群像,是其最鲜明的注脚。在这片农耕与游牧交织的土地上,中原的温婉与游牧的豪迈相互渗透,孕育了吕梁人坚韧不屈的性格。

扎根“贫瘠土地”

盛放灿烂之花

03

正是吕梁人那独特的性格魅力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赋予了这片土地每一块角落以传奇的色彩。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吕梁的每一寸土地,让这里的每一处都充满了新的故事和希望。

曾几何时,这里被联合国官员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吕梁儿女全力拼搏,自力更生,敢闯敢干,没有条件就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条件,在这片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吕梁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与自强不息的精神,书写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奋斗史。他们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这片黄土高原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图源:小红书@是周周

走出了“商业帝国”

也孕育了“康养胜地”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吕梁临县城南约五十公里处,依吕梁山,襟黄河水。“碛”,意为水中沙石。在碛口,黄河大量沙石聚积,河道变窄,河水咆哮。再往下游走,河道极难通行,商人只能在碛口停泊改走陆路,这里因此成了水陆交通枢纽。

碛口古镇也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民间有“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的民谣。曾几何时,这里见证了晋商们以诚信为本、重义轻利的商业精神,铺就了一条条通往全国乃至世界的商路,构建起了一个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历史的辉煌,给碛口留下了灿烂的文化。而如今古镇保留了古色古香,建筑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犹如一幅凝固的立体画卷。村内巷巷相通,院院相连,村外高墙围护,形成一个庞大的城堡,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漫步古镇中,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厚重。

多年来,干旱少雨、多山少绿、沟壑纵横、土壤贫瘠,是吕梁山的严峻现实。近几年来,吕梁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终于,吕梁山绿了,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碧空如洗;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层峦叠翠。

图源:北武当旅游

如今的吕梁,利用秀美的山河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资源。以北武当山-庞泉沟为核心景区的吕梁山生态康养带,是黄土高原上难得的一片绿洲,这里原始森林保存完好,是华北最大的落叶松基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的主要栖息地,是生态旅游、水上漂流、避暑疗养的绝佳去处。

图源:北武当旅游

做得了“满汉全席”

也酿得出“清香汾酒”

背对着苍茫的黄土地,面向广阔无垠的天空,祖祖辈辈的吕梁人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自然抗争,同时又在辛勤耕耘中与之和谐共生。依托于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水质条件,汾酒,成为了吕梁的又一张名片。

汾酒,产于吕梁汾阳市杏花村,这里不仅是汾酒的故乡,更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6000年前,杏花村先民就已经掌握了人工酿酒的初级技术。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被载入二十四史,被誉为最早国酒,国之瑰宝。

纵览汾河流域,曾几何时,这里形成了以汾阳杏花村为核心的庞大中国清香酒产区。汲取了这片土地之精华,历经岁月的沉淀,汾酒最终成就了其“清香纯正、绵甜爽口、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而在今天,汾阳这座小城,发挥着酒的新功效,以酒入菜,竹叶青醉鸡、芦笋鳜鱼、炉卜肉、油焖大虾等,把每道小菜都融合了酒香与食材本味,做出满汉全席的气势,实打实地坐稳了汾阳这片土地“中国厨师之乡”的名号。

山是他的英雄气概,河是他的百转千回。山的包围,让吕梁人总是迎难而上,向阳而生;水的滋润,让吕梁人不吝心灵巧思,不断创造。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食材,在吕梁人的巧思之下,可以做出万千变化,让生活过得美滋滋。

因为地处山区,吕梁盛产土豆,你绝对想象不到,吕梁人对土豆的热爱几乎到了“无土豆不成席”的地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岚县土豆宴。一个个其貌不扬的土豆,在岚县人手里竟然能制作出108道形色俱佳、味道丰富的美食,每一道菜都让人回味无穷。

单是一个“土豆蒸熟捣碎成泥”,就可以根据“捣”的程度、手速就延伸出好多种吕梁款特色美食!

经过上百次的反复捶打,土豆的粘性被完全激发出来,形成了一种极具独特的绵密和韧性的“土豆沙拉”——捣拿糕;

将土豆打成了细细的糊糊,再掺入土豆淀粉摊成饼蒸熟。蒸出来的圆饼,就变成了半透明的“恶”;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而将土豆泥加入面粉,揉成团,上锅猛火蒸熟,吕梁人还能做出另一种晶莹剔透的半透明的小丸子——合楞子……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变的是吕梁的环境,

不变的是吕梁风骨

04

如同土豆扎根于泥土,吕梁人,也扎根于这片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土窝窝”,用自己质朴的文字与镜头,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真实故事。

马烽,作为“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创作如同一条潺潺溪流,源自吕梁的乡土深处,又滋养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土壤。

而贾樟柯,这位从吕梁走出的电影大师,则以另一种艺术形式,继续对脚下的土地进行深刻探索与表达。电影之外,他像每个恋家的山西孩子那样,走得越远越是念着脚下的土地。2019年,贾樟柯在家乡汾阳贾家庄发起创办了首届吕梁文学季;而从2018年开始的86358贾家庄短片周也已持续到了第八届……

图源:贾家庄村宣传办

在文学与艺术的加持下,如今的贾家庄,已蜕变成为一个充满现代气息与文化魅力的旅游胜地。这里,旧工厂焕发新生,成为文化创意的摇篮;传统与现代交织,展现出独特的乡村风情。贾家庄的华丽转身,是吕梁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吕梁人民勇于创新、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图源:贾家庄村宣传办

回望整个历史长河,或许,这片土地已经渐渐洗去了他身上的“黄土气息”,变成了一座“艺术名城”。也或许,他一直没变,那扎根于黄土、流淌于人心的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吕梁精神,如同这片土地传唱的那句“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志气永不老,你看那白发的婆婆,挺起了腰板也像十七八”,永远回荡在山西人的心中,千百年来未曾改变。

来源:人说山西好风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