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LG屏幕业务遭冲击的背后原因

科技先锋人 2025-04-08 17:22:11

中韩半导体实力对比,谁更胜一筹?

星期六的下午,张先生带着小孩去电子市场买新手机,他们在柜台前仔细挑选,销售人员热情地推荐最新款的华为手机——她特别强调,这款手机的屏幕由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公司制造。

张先生有些吃惊,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在他的印象里,优质屏幕不都是韩国品牌三三星和LG的吗?

其实这种情景在最近几年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京东方作为中国大陆屏幕制造业的领头羊,渐渐打破了韩国企业在全球屏幕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韩国曾经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特别是在LCD和OLED屏幕技术上,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大陆企业的崛起,这种优势地位开始不稳了。

三星、LG屏幕业务遭冲击的背后原因

在电子市场流行的一个段子是:“以前要买好屏幕,找三星;现在要找好屏幕,多看看京东方。”笑话反映了一个显著的变化趋势。

京东方等中国大陆厂商在屏幕制造上的突飞猛进,让韩企不得不放弃LCD业务,而在OLED屏幕市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2017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那一年,京东方宣布其OLED屏幕技术达到了全球一流水平,并迅速投入量产。

紧接着,华为、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开始大量采购京东方的屏幕,不久甚至连苹果也开始使用这家中国公司的产品。

想象一下,对于三星这样曾经的“屏幕之王”,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威胁。

以前三星是牢牢掌握着全球高端屏幕市场的,现在却不得不面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

三星和LG都曾是屏幕制造领域的翘楚,他们主导了全球电视、手机屏幕市场数十年,但局面正在快速变化。

中国存储芯片迅速崛起,韩国如何应对?

存储芯片市场的变化也同样引人注目。

曾经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有“三巨头”: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

而在这三者中,韩国的两家企业——三星和SK海力士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中三星更是凭借其领先的存储技术成为行业标杆。

中国的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近年来的表现则打破了这一局面。

特别是长江存储在NAND闪存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领先全球量产了232层3D NAND闪存,并且在市场上取得了极大的认可。

韩企是否感到压力?

三星甚至表示要使用长江存储的技术,这无疑显示出韩国芯片产业已经不得不承认中国大陆企业的实力。

连曾经高高在上的三星如今也在寻求提升自己,被迫转向使用竞争对手的技术。

全球晶圆制造竞争加剧,韩国的挑战与机遇

再说说晶圆制造。

三星曾是仅次于台积电的全球第二晶圆代工厂,但近年来的形势让三星难以保持辉煌。

台积电因为技术领先持续霸占市场,而中国大陆企业在成熟制程上则凭借成本优势步步紧逼。

再加上美方限制芯片出口对三星的直接影响,三星的市场份额正在被一步步蚕食。

更难的是,即使三星选择提前降价抢订单,也发现无法与中国大陆企业的价格优势相抗衡。

这类竞争不仅表现在价格上,还体现在技术和市场份额上。

这一次不再是独占鳌头,而是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

韩国半导体产业,尤其是三星,需要做什么来应对这些挑战呢?

专家们建议,首先要提升研发投入,保持技术创新,这是在市场上持续领先的唯一办法。

其次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通过政策助力产业升级。

结尾

韩国半导体产业正处于一个不平凡的转型期。

外部压力不断增大,但同样也能看到机遇。

是否能够迎难而上、扭转局面,这不仅关乎企业的战略,更在于整个国家的经济脉搏。

正如韩剧中那些永不言败的主角,韩国半导体产业也需要坚定前行,寻找新的突破点。

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是一次重新定义自己的机会。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韩国能否在这场科技战中保持优势,还需时间的检验。

而张先生的新手机,也许在两三年后会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0 阅读:5

科技先锋人

简介:勇做科技先锋,开拓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