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湃”不读pángpài,也不读péngpài,该怎么读才正确,意思呢?

文学一浅阁 2024-05-11 07:04:44

春末夏初,雨水渐渐多起来。百溪归川、百川归海,水势湍急,汹涌澎湃。陆地上的雨大,可以称之为滂沱,河海里的波浪大,可以称之为澎湃。那么介于两者之间的“滂湃”又该怎么解释,怎么读呢。它既不读páng pài,也不读péng pài,具体意思和读法,今天我们来了解下。

一、“滂湃”怎么解释

1.形容水势盛大。组词:山雨滂湃。近义词:滂沱、倾盆、瓢泼。

例如,在郦道元的《水经注·渭水》中,就有”至若山雨滂湃,洪津泛洒,挂溜腾虚,直泻山下”这么一句话,说的就是山雨下的非常大,让洪水泛滥,直冲而下。

2.指波浪相激的声音。近义词:澎湃。

宋·王琪的诗《秋日白鹭亭》中也说道:“鱼龙凭夜涛,四面忽滂湃。”意为鱼龙凭借着夜晚的波涛肆意遨游,四周水波荡漾,发出滂湃之声。

二、“滂湃”的字形演变

“滂湃”,都是形声字,左形右声。“滂”左边为水,表形,早期字形就像一道水流;“旁”表声,意指水势大从旁边流了出来。“湃”,左边依旧为“水”,右边为“拜”,也是两部分组成,左边表示谷物,右边表示手持有、握住。整体来说,就是手持庄稼向天地祷告,盼望来年好收成。从小篆到楷书,“滂湃”的字形变逐步演化,简化,然后成了楷体的“滂湃”了。

三、“滂湃”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1.赤虬喷滂湃

醉中题鲛绡诗

[宋]苏轼

天地虽虚廓,惟海为最大。

圣王皆祀事,位尊河伯拜。

祝融为异号,恍惚聚百怪。

二气变流光,万里风云快。

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

家近玉皇楼,彤光照世界。

若得明月珠,可偿逐客债。

鲛绡,传说中鲛人所织的绡,是一种独特的衣服。虚廓,广大空阔。灵旂,灵旗。红纛,车舆上的红色装饰物,或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灵旂摇红纛,赤虬喷滂湃”意思为:神圣的灵旗摇动着,红纛随风飘扬,赤龙喷腾着汹涌澎湃的气势。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全诗以天海起笔,回溯神话传说,又回到现实,通篇以想象、典故、抒情、议论结合,表达了对鲛绡的赞美,对天地的敬畏,对现实的迷惘。

2.矶流向滂湃

省躬诗 其四十五

[明代] 曹于汴

矶流向滂湃,风树影参差。

神气清宁日,声容和顺时。

这是反躬自省的组诗中的一首,作者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全诗大意为:水势浩大,冲击着江边的大石头,发出澎湃之声。凉爽的河风吹来,树木摇摆,地上影子晃动,参差不齐。此情此景,让我感到神清气爽,声音变得轻柔,笑容也温和起来。全诗以视觉、听觉、触觉入手,通过水声、树影、凉风,描写了一幅宁静安闲的自然图,抒发了诗人心中宁静自然、悠然恬淡之情。

四、“滂湃”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pāng pài

同音字:乓 派

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五、结语

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深远。水流之声,多种多样,娟娟、叮叮、潺潺、淙淙、汩汩,百川归海,其速涛涛,其势滂湃。一个“滂”字,既有雨水之大,也有海浪之猛,概括了水之始末。水从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犹如人生之路,走过不后悔,每一步都算数。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