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亲情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
年轻时顾着打拼,顾着实现人生理想,对家人会有一定程度的忽略。等人到中年时猛然回首,就会突然发现,父母正在渐渐老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正在疏远。
包括故乡,总觉得随时想回去就能回去,可实际上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正如王小波有句话说: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然而可悲的是,有些人连家人也没有了。
更确切来说是,家人依然在,只是不再有亲情。
我也是到了中年才突然发现,或许兄弟姐妹,从来都不是一家人,人性太过复杂,也太过现实。

一:亲情也是势利的
为什么说亲情是势利的?
因为我发现,你混得好与不好,你是否有身份、有地位、有钱,往往决定了兄弟姐妹会对你有什么样的态度。
你混得足够好,他们会高看你,尊重你,甚至会巴结和讨好你。
你混得不好,他们避而不及,生怕你会找他们借钱。
这是很现实的一点。
虽然你们有着相同的父母和相同的成长环境,但是仅靠这一点,亲情是无法维系的。
只有在相互帮衬,彼此成就且有利益捆绑的状态下,彼此之间的关系才会更稳固,更长久。

二: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家庭为重
兄弟姐妹从来不是一家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特别是结婚成家之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会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
而跟兄弟姐妹之间,渐渐地就会变成亲戚。
同在一个城市倒也还好,可以相互帮衬,如果不在一个城市,平常的联系和交集比较少,可能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走动。
这时你就会发现,你跟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甚至还没有你的朋友好。
你跟朋友还会定期聚会,定期见面,平常有什么事也会第一时间跟他分享。你们之间是同频的,没有利益往来的,纯粹的。
而跟兄弟姐妹之间,却会觉得生疏很多,陌生很多。
没办法,长大注定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它不仅会让你告别童年,还会让你改变过往的认知,变成一个全新的、现实的、对很多事都无能为力大人。

三:人活着,终究要靠自己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跟某些人搞好关系,人生就会不再孤单,不再是单打独斗。
可活着活着你就会发现,人的时间和精力是很有限的,哪怕只是顾好自己,就已经需要竭尽全力了,再去顾别人,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说,顾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农夫与蛇的故事在生活中时有发生,稍有不慎,你的好心帮忙就会为以后埋下隐患,没必要自找麻烦。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一早就明白人生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别指望任何人。
唯有自己变得强大,变得优秀,才能抵抗未来的一切变故,才能完全主导自己的人生。

写在最后:
任何时候,都别对人际关系抱有太高的期待,哪怕是兄弟姐妹,也未必跟你是一家人。
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你们变成了亲戚。
你的重心,是你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人生,只有过好自己,这一生才是真的赢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