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早反对“两个凡是”的上将,完全不给江青面子,儿子是中将

苹苹说过去 2024-01-26 16:51:13

华国锋同志铲除“四人帮”之后,开始全面主持国家事务,在他的领导之下,国家政权也逐渐恢复了稳定。但在经济发展上却并不如意,由于当时领导层的管理较为保守,导致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阻滞,尤其是出现了所谓的“两个凡是”政策,更是让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不良反应”。不仅如此,军队里也有一些头脑清醒的人,坚决抵制了“两个凡是”,其中最早反对的就是开国上将王平。

“两个凡是”的内容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大部分人都随波逐流,盲目地追随上级的一些思想,即使知道这些思想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也不想成为那个出头鸟。而王平作为一名军人,有着刚正不阿的性格,明知这件事情是错误的,他便不会为了迎合别人而跟随大流,有话就说、有意见就提,才是真正的军人本色。其实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么做,早在特殊时期,他就敢不给江青面子,可见他为人正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将领。

王平出生于1907年,家乡在湖北阳新县,家里的条件本就不好,再加上兄弟姐妹众多,导致父母的压力很重。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王平很早就十分懂事,从五岁开始就给地主放牛来贴补家用。父母见他聪慧,不忍孩子以后走上他们的老路,便省吃俭用供他念书,让他得以了解外面的世界。

1926年,王平接触到了先进思想,没几年就参加了红军,并且在1930年成为了正式的党员。由于他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身体素质也不错,很快就得到了组织的重用,先后担任了师教导大队政委和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务。

经过部队的磨炼之后,王平不仅政治工作干得好,指挥能力也不弱。他在红军时期曾多次指挥部队执行任务,出色的应变能力获得了一致好评。1935年,他指挥部队紧急行军,以最快的速度摆脱了敌人的追捕,并且顺利和主力汇合,还因此获得了“飞毛腿”的称号。

抗战时期,不少的地主都十分不配合,对此王平十分气愤,但他并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到劝服他们为止,事后获得了不少的物资和军费,让八路军部队得到了有效的助力。

之后他在晋察冀地区担任军区政委,期间不断地宣传我党的思想,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抗战的队伍,同时他四处收集物资,为前线的部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解放时期,王平依然在军中效力,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成为了解军部队的一员高级将领。建国之后他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坚持到了最后,是最晚一批回国的人。

1955年,王平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之后他来到了军事学院当政委,开始为部队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然而在特殊时期,他被诬陷入狱,直到1975年才得以回归。在炮兵部队工作了几个月之后,王平被调到了武汉军区工作。

当时那里是深受四人帮影响的重灾区,江青时常会对军区的工作指手画脚,但王平却不惯着她,对江青的任何指示都不理不睬,完全不给她面子。时间久了,身边的人都不免为他捏把汗,但江青当时急于夺取政权,便没有顾及到王平的这些行为。正当周围的人都以为王平会再次受到冲击的时候,中央迅速出手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让武汉军区恢复了平静。而王平也开始真正掌握了军区的管理权,开始致力于建设军区。

后来在面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时候,作为在大军区担任政委时间最长的王平将军,再次展现出了自己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在部队公开发声抵制,从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在此之后,站出来反对这个错误思想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最终在邓公的努力之下,这个错误的政策才得以制止。

八十年代,王平将军退出了部队,回家安享晚年,于1998年在北京病逝,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王平将军的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优良精神,成为了解放军部队中的翘楚,于2005年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父子二人皆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0 阅读: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