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在山东省广饶县的著名百强镇大王镇,张太恒将军的纪念馆正式开放。作为当地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该纪念馆是由张将军在东张庄村的故居改建而来。纪念馆共分上下两层,其中第一层展示了张将军从当年的一个贫苦放牛娃渐渐成为解放军上将的传奇历程,而展厅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多张照片,也再现了这位上将几十年的戎马生涯。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张太恒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村家庭,少年时期,由于家里经济拮据,他只上了很短时间的小学便辍学在家务农。11岁时,为求生计,他与父亲逃到隔壁县城谋生,父子两人同在一个地主家里打工,父亲做长工卖力气,他年纪小,人家只让他做小工,负责放牛。
有一天,在野外放牛的时候,张太恒接触到了八路军的一些战士们,这改变了他未来的人生道路。随着思想的飞速进步,1944年,13岁的他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起初,他先是担任交通员,后来被选进作战部队,在抗战的后期参加了山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张太恒跟随部队长期在鲁豫苏地界作战,参加过多场著名战役,其中就包括淮海以及渡江这两场意义重大的战役。期间,他作战英勇,屡获战功,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多年的战斗生涯也使得他多次负伤,某次作战受伤后,他的右髋骨内留下了一颗长达3厘米的子弹头。凭借出色的战功,1955年,他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军衔。
为了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水平,1958年,少年时期没有机会读书的张太恒进入到军事学院进修。期间正逢我国的建国10周年阅兵,作为旗手他参加了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戎马生涯当中,即便是后来在军队中职位越来越高,张太恒也没有忘记过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自进入到七十年代,他曾先后在军政、国防大学以及党校的干部班学习进修。
时至1981年,张太恒已是28军的参谋长,两年后他又出任军长一职,任职期间他兢兢业业,率领着全军进入了一个发展建设新时期。1985年,他被提拔到成都军区副司令的职位上,期间曾率部赶赴老山前线,指挥对越防御战,打出了我国的军威。五年后,他又升任为成都军区司令员。上任初期,他便马不停蹄地去往部队基层调查研究,不过在这个职位上他并没有待太久的时间。
1991年,在一次进行边防的视察工作时,张太恒等军区领导干部乘坐两架飞机前往一线视察,不料其中一架飞机中途遭遇事故,十多名同志不幸全部遇难。事件发生后,作为军区司令,他主动承担起了责任,被免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职务。
不久之后,张太恒得到重新起用,被调到了南京军区,改任副司令,而到了1992年他则接任了济南军区任司令员的职位。任职期间,他为了军区的建设工作呕心沥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经过长期持之以恒的学习研究,他还发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文章,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以及军队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后的军队建设当中,张太恒都屡建功勋,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再次得到晋升,成为了上将。张将军不但治军严谨、严于律己,也是一位爱兵如子、平易近人的将领,虽然长相魁梧,但他为人幽默,部队里的官兵们都爱和他聊天。每次下连队,他也总爱带着照相机,一有机会,就要给战士们照相。
2005年1月底,74岁的张将军在北京因病逝世,走完了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