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庄帝元子攸心里很苦,皇后尔朱英娥不愿意他亲近别的嫔妃,做出很多妒恨之事,元子攸对此甚为恼怒,却别无他法。
有一次,元子攸派大臣尔朱世隆去和皇后讲道理,没想到尔朱英娥却质问说:“天子由我家置立,今便如此;我父本即自作,今亦复决。”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皇帝是我家立的,如今却这样,我父亲原本可以自己做皇帝,却立元子攸为帝,现在又到做决定的时候了。
那么,听完尔朱英娥的话,尔朱世隆是什么反应呢?元子攸对此又是什么的态度呢?
一、一婚嫁给孝明帝元诩北魏孝明帝元诩在位期间,北魏尚未完全崩盘,不过在权臣元叉和胡太后两人相继执政,一通乱搞之后,北魏开始走向下坡路。
孝明帝后期不满母后胡太后专权,母子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孝明帝脑袋一热,想出一个昏招,密诏大将军尔朱荣领兵进洛阳,帮助自己夺权。
孝明帝之所以信任尔朱荣,是因为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英娥是他的妃子。
尔朱荣当初将女儿送进宫中,是希望女儿能够得宠,帮助自己成就大业,可当时正值胡太后掌权,孝明帝只是个“傀儡”皇帝,连自己的婚姻都做不了主。
胡太后将自己的侄女胡氏封为皇后,至于尔朱荣的女儿尔朱英娥,只能屈居“嫔”位。
从尔朱英娥在孝明帝后宫中的地位来看,尔朱荣当时的势力尚未膨胀到可以左右北魏朝局的地步。
孝明帝继位时只有六岁,等他年纪渐长,也就有了从胡太后手中夺回权力的想法,可他环顾一周却发现,能够帮上他忙的,只有尔朱英娥的父亲尔朱荣。
尔朱荣手中有兵,有能力铲除胡太后一党,只顾着夺权的孝明帝脑袋一热,当即下了一道密诏,让尔朱荣带兵来洛阳,收拾自己的母亲胡太后。
可当尔朱荣率兵赶到上党郡,孝明帝却后悔了,又下密诏让尔朱荣别来了。
尔朱荣本就野心勃勃,想利用这次机会掌控北魏大权,又怎么听从孝明帝的命令退回去,他只当不知道孝明帝的诏令,继续向洛阳前进。
二、二婚嫁给孝庄帝元子攸与此同时,胡太后竟然与她的两个男宠一起密谋,将亲子孝明帝给毒死了,孝明帝被毒害时仅十九岁。
更荒唐的是,胡太后谎称孝明帝宠妃潘氏所生的女儿是个男孩,将这一个多月大的女婴立为皇帝,过了几天后,胡太后竟然又向大臣们说明真相,公开皇帝的女子身份。
皇位传承怎能如此儿戏!朝廷舆论一片哗然,随后胡太后又改立年仅三岁的元钊为帝。
赶往洛阳的尔朱荣听闻孝明帝暴毙,新帝一再废立的消息后,心中大喜,以彻查孝明帝死因为由,继续进军洛阳。
胡太后也不敢对尔朱英娥下手,甚至还请求她在尔朱荣面前给自己说说好话,见尔朱荣兵锋直指洛阳,胡太后慌了。
胡太后为了自保,召集孝明帝六宫所有嫔妃进入寺院出家为尼,她本人也剃光头发,可惜,尔朱荣没有发善心,将胡太后和幼主元钊都投了黄河。
这还不够,为了清除反对势力,尔朱荣还将北魏两千多名贵族高官,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全部处死。
北魏朝堂为之一空。尔朱荣本有自己称帝的打算,为了验证自己是否有做皇帝的天命,他命人给自己铸造金像占卜,却不想几次都没有铸造成功。
尔朱荣认为称帝的时机未到,选择拥立元子攸为帝,元子攸继位,是为孝庄帝。
为了便于掌控孝庄帝,尔朱荣又将女儿尔朱英娥改嫁给孝庄帝,让女儿当上了皇后。
三、尔朱英娥蛮横,元子攸受气从嫔妃成为皇后,尔朱英娥说不清是什么心情,她只是父亲争权夺利的一枚工具,没有任何话语权。
况且,按照辈分,孝庄帝是孝明帝的堂叔,叔叔接管了侄子的媳妇,并且还让她做了皇后,这怎么看都有些违和,生硬凑合在一起的两人,根本没有感情可言。
不过,娘家强势到底给尔朱英娥提供了骄纵的底气,她看不惯孝庄帝宠幸其他嫔妃,便从中作梗,做出很多令孝庄帝恼怒之事。
这也是本文开篇所提到的,孝庄帝让大臣给尔朱英娥说理的原因。
不过,孝庄帝派出的大臣尔朱世隆是尔朱英娥的堂叔,在堂叔面前,尔朱英娥将心里话说了出来,即孝庄帝都是她爹立的,如今竟然如此做派,他爹恐怕又要决定要不要当皇帝了。
听到这话,尔朱世隆也深表遗憾地说:“止自不为,若本自为之,臣今亦封王矣。”
什么意思呢?若是尔朱荣肯称帝,如今他尔朱世隆也应该已经封王了。
好家伙,孝庄帝派去说理的大臣和皇后本就是一家人,这样说好像也没什么不对,这样一来,就只能苦了孝庄帝。
孝庄帝在外朝受制于权臣尔朱荣,在内又有一个蛮横嚣张的皇后尔朱英娥,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他也只能徒呼奈何,自己在一边闷闷不乐。
其实,即便娘家篡位成功对尔朱英娥也没有一点好处,她只是弃子,后来孝庄帝和她娘家火拼,娘家人亲手将儿子摔死在她面前,丝毫没有顾忌亲伦之情。
不管尔朱英娥对这个儿子有没有感情,这一幕带来的冲击都十分强烈,也不知她后来再有儿子时,会不会想起这段痛苦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