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虚则补之,送你一味薯蓣,上可敛肺,中可健脾,下可养肾

夹缝中的远志草 2021-12-20 14:57:25

远志经常会收到网友私信,不是这虚,就是那虚的,来询问远志可以用哪些中药来调理一下?

自古以来,中医就提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说得正是虚了就该补。

有人会问,中医不是还有句话说“虚不受补”吗?

的确,其实不论是“虚则补之”,还是“虚不受补”两者并不矛盾,

所谓“虚不受补”,简单说,体内有邪气盘踞,诸如,感冒、咳嗽等等,这时候吃点补益的药材,非但身体难以吸收,反倒是助纣为虐,病势更易反复。

还有一种呢,就是脾胃虚弱的人,本就胃口差,饭都吃不了多少,要是再勉强吃一些滋腻的药材,根本就消化不了,无疑是给本就虚弱的脾胃雪上加霜。

此外啊,大家对“虚”的概念的偏差,同样会造成补益不当,比如有的人去健身房跑了一小时,愣是不出汗,脸倒是胀得通红,其实这并非是体虚,而是体内肝气郁结,梳理肝气就能有不错的效果。

相较来说,“虚则补之”就比较容易理解,中医治疗的过程本就是以药之偏性来纠正人体之偏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缺啥补啥。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味可用来补虚的药材——薯蓣。

薯蓣

说薯蓣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薯蓣有个接地气的名字,就是我们平时常吃的山药。

山药

那么山药到底有哪些药用功效呢?我们不妨一一细数:

健脾止泻

有些人胃肠功能欠佳,容易腹泻,往往吃什么就容易拉什么,

或者有些人倒也没有腹泻,不过大便经常是大便稀软不成形。

这些症状都是中医讲的脾虚。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运化哪些?运化我们每天吃下去的水谷之物,

脾失运化,体内水谷自然难以被消化,也就有了我们上文说到的吃什么拉什么,“完谷不化”就从此而出。

这个时候用点山药就尤为合适了,

山药既能补脾气,益脾阴,加强脾的运化功能,而使体内水谷得消,

又兼有涩性而止泻,

此外啊,山药含有营养成分,又极易消化,不必担心脾胃虚弱而难以消化。

是故,山药不折不扣的是一味健运脾胃,药食两用的佳品,

用于一些慢性久病,或病后虚弱羸瘦的人群。

尤其是动过手术或者接受完放化疗后,身体各项机能都比较虚弱,对药物的接受度不高,

山药气轻性缓,缓慢进补,不会增加身体负担,

在点滴中,把损耗的营养慢慢得补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煮熟的山药,有一股清香,

中医认为,香能醒脾。

脾脏一旦开始运转,胃口就打开了,

所以,山药也适用于脾虚食欲不佳的人群。

山药

敛肺止咳

有些人反反复复久咳不止,自行购买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略有好转,可没过多久,又开始咳了。

其实并非是药性不佳,而是药不对症。

肺位于人体的上端,素有“华盖”之称,久咳之人肺气长期外泄,肺气不固,自然是越咳越厉害。

山药对肺的补益之力较为缓和,然其性兼收,补中有守,慢慢的把损失的肺气一些些的补回来。

有人会问,山药味甘性平,并无酸涩之味,何来收敛之性?

是也,然,但知山药入肺经,岂不知山药还入肾经,

咳嗽和肾有关系吗?

当然!因为,肾主纳气啊,山药入肾经,收纳一身之气而不外泄,

此外,肺五行主金,肾五行主水,金为水之母,水为金之子,故有金水相生之意。

山药

补肾固精

山药入肾经,不仅可以助肾纳气,还可固涩肾关,

中医讲,肾藏精,为先天之本,

肾关不固,遗精、尿频,或者妇女的带下问题都会随之而来,

山药可以补益肾气,而起固精、缩尿、止带之功。

山药

综上可知,山药入脾、肺、肾经,平补气阴之两虚,补中有守,实为补虚之良药。

然,山药虽好,但是湿气重的人不建议服用,若是实在想用啊,可以先用一些藿香正气水化化湿。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上文中聊到的山药,都是药店里卖的那种干山药,

并非说菜市场买的山药不好,

只是药店中的干山药药效更佳。

山药

3 阅读: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