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一天,退休医生李凤琴接到了一个半夜来电,这个来电令她诧异的同时,却又欣喜不已……
来电显示“儿子”,仅仅是这两个字,就足以让李凤琴眼含热泪,因为儿子已经去世一年了,当初为了能和儿子“继续联系”,她专门把手机一起火化。
那么这通诡异的来电,会是她“儿子”打来的吗?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儿子去世·——
生活在上海的医生李凤琴有一个幸福的3口之家,丈夫是大学教授,他们的独生子黄震是同济大学的高材生。
2004年的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李凤琴像往常一样在医院忙碌着,她的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是儿子的号码。
当时,李凤琴正在为一位急诊病人诊治,她想等忙完再回电话,于是没有接,但是,电话铃声一遍又一遍地响起,李凤琴心里突然涌起一丝不安,觉得儿子可能遇到了什么急事。
怀着忐忑的心情,李凤琴接通了电话,然而,电话那头传来的并不是儿子熟悉的声音,而是一个陌生男子带着哭腔的话语,他说,黄震出了意外,让她赶紧到医院去。
李凤琴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颤抖着手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当他们赶到医院时,等待他们的却是噩耗:黄震已经抢救无效去世了。
原来,就在前一天晚上,黄震在宿舍楼顶收衣服时不慎失足坠落,他的动脉被划破,大量失血并陷入昏迷。
由于事发时间是晚上,周围没有什么人,黄震就这样昏迷在地上,直到他的室友发现他不在宿舍,才最终发现了倒在血泊中的黄震。
虽然救护车很快赶到,医生们也尽了最大努力,但由于失血过多,黄震的生命体征一直很不稳定。
在抢救过程中,黄震曾短暂地恢复了意识,他虚弱地告诉同学,先不要告诉父母,不想让他们担心,可没过多久,黄震的伤口再次破裂,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李凤琴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当场晕倒在医院的走廊上,在丈夫的搀扶和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李凤琴才慢慢恢复了意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凤琴和丈夫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中,他们为儿子操办了葬礼,将黄震生前用过的所有物品都随他一起火化。
葬礼后,李凤琴变得郁郁寡欢,工作也无法专注,长期的悲伤和压力让李凤琴的身体每况愈下,各种小毛病接踵而至,她的丈夫虽然同样悲痛,但还是强撑着照顾妻子。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整整一年,直到那个神秘的电话打来,彻底改变了李凤琴的生活轨迹。
——·已逝“儿子”来电·——
2005年7月的某一天,李凤琴的手机又响了起来,当她看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号码时,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那是儿子的号码。
李凤琴颤抖着手接通了电话,然而,电话那头并没有传来期待中儿子的声音,只有一阵沙沙的杂音,随后电话就被挂断了,李凤琴不甘心,立即回拨了这个号码,但电话却被拒接了。
李凤琴干净将这件事告诉了丈夫,她激动地说,也许真的是儿子的灵魂回来了,想要和他们联系,但丈夫却觉得,这更有可能是恶作剧或者诈骗电话。
不过,丈夫觉得很是好奇,一年都没有打过的号码,怎么会突然来电呢?
在丈夫的追问下,李凤琴才支支吾吾地承认,自从儿子去世后,她一直保留着儿子的手机号码,并经常给这个号码发送短信,对她来说,这是一种寻求慰藉的方式。
丈夫听后,既心疼又担忧,他理解妻子的痛苦,但也担心这种行为会影响她走出悲伤,于是建议李凤琴删除这个号码,李凤琴表面上答应了,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做。
这个神秘的来电在李凤琴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她开始频繁地去儿子的墓地,总觉得儿子可能在某个地方看着他们,每次去墓地,她都会仔细打量周围,希望能发现儿子的踪迹。
在一次次失望之后,李凤琴决定再次尝试联系那个号码,这次,她发送了一条短信,出乎意料的是,很快就收到了回复,对方自称叫陈威,说这个号码是他新办的。
李凤琴心中五味杂陈,既失望于对方不是儿子,又对这个陌生人产生了好奇,她向陈威倾诉了自己失去儿子的痛苦经历,而陈威对这位母亲给予了温暖的安慰。
这种被倾听和理解的感觉,让李凤琴找到了一个情感寄托,她开始频繁地与陈威短信联系,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李凤琴渐渐感觉到,仿佛失去的儿子又回到了她的生活中。
得知陈威也在上海后,李凤琴萌生了见面的想法,但陈威却婉拒了这个提议,理由是工作忙碌,尽管如此,两人的联系并没有中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凤琴已经将陈威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她的情绪也逐渐变得积极起来,生活重新有了希望。
这种联系持续了几个月,直到一个意外的机会,让这段虚拟的情感有了面对面相见的可能。
——·奇妙的缘分·——
几个月后的一天,李凤琴收到了一条短信,陈威告诉她,自己在骑摩托车时不慎摔倒,腿部受了伤,李凤琴很是担心,再三要求后,陈威终于同意了她的探望。
当她第一眼看到陈威时,心中不禁一震,眼前这个年轻人,无论是身高还是体型,都与她已故的儿子黄震有些相似。
听到这些话,李凤琴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她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受伤的年轻人,更是一个渴望被关爱却又自卑的孩子,李凤琴温柔地安慰陈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从那天起,李凤琴开始经常去看望陈威,为他送去自己精心准备的饭菜,帮助他换药,在照顾陈威的过程中,李凤琴仿佛找回了当母亲的感觉,内心的空虚也逐渐被填补。
随着接触的增多,李凤琴对陈威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她得知陈威是个孤儿,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没有受过太多教育,尽管生活艰难,但陈威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这一点让李凤琴非常欣赏。
在一次深入的交谈中,李凤琴提出了收陈威为干儿子的想法,这个提议让陈威既惊喜又感动,他激动地接受了。
有了李凤琴的鼓励和支持,陈威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李凤琴还为他购买了各种教材,有时也会亲自辅导他。
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陈威终于通过了成人高考,成功考入了一所大学,两人都很高兴。
陈威的到来,也给李凤琴的生活带来了改变,她的身体状况也逐渐好转,不再被各种小毛病困扰,李凤琴有时也会和陈威一起外出旅游。
这段奇妙的缘分不仅改变了李凤琴和陈威的人生,也成为了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这段故事后来也被电视台记录成了节目,感动了无数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