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的一天,北京人民大会堂外出现了一位行色匆匆的中年人。
他叫耿飚,是我们国家当时的外交部长,一旁的警卫战士一边向耿飚敬礼,一边从眼里透出一股担忧的神色。
从现场的氛围来看,耿飚今天将要面对的事情恐怕不会太愉快。
过了一会儿,彭真从大会堂里面走了出来,耿飚一见彭真赶紧焦急地迎上去向他询问情况,彭真叹了一口气,然后忧心忡忡地看着耿飚。
然而,耿飚还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企图探出头朝大厅里面张望一下。
彭真环顾四周,然后一把将耿飚拽到一边,压低了声音对耿飚说,今天是小平同志点名让你过来的,你闯大祸了!小平同志现在很生气啊!
耿飚听了彭真的话,一脸茫然,他仔细回想着这些天以来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思来想去,他还是没有弄明白小平同志为什么会突然生气。
然而,此刻彭真和耿飚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彭真朝耿飚递了一个眼色,便领着他朝着大会堂内走去。
那么,耿飚到底犯了什么错,居然让平日里儒雅随和的小平同志如此恼火?面对耿飚犯下的这个错误,小平同志又会做出哪些重要的指示?
下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一 从将军到“外交部长”耿飚在我国诸多的开国将帅里算不上是最出名的那一位,但他的人生也同样充满传奇色彩。
早年间耿飚在老家醴陵参加了我党领导的武装暴动,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后来耿飚随着大部队一路转进到了江西境内。
由于耿飚头脑机敏、做事灵活,他很快就成为了红一军团的一名团长。
当上团长以后的耿飚治军有方,带着部队参加了很多场硬仗,在道州城下(今湖南道县),耿飚不顾自身安危带着战士们连续冲破三道敌人的防守线,敌人一看红军的进攻势头如此猛烈,纷纷吓得后退避战。
后来在长征路上耿飚带领部队率先夺占娄山关,为大部队争取到了有利的条件。
在遵义会议以后,毛主席重新掌握了红军部队的指挥权。
当毛主席得知耿飚同志的战绩以后还专门写了一封信去表扬他,这件事情也成为了耿飚这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后来的革命战争当中,耿飚又屡次立下奇功,本来耿飚认为自己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战功卓著的将军。
然后在军队当中一直领兵备战,直到最后退休,但令耿飚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个红军老将居然被中央派去参加了外交工作。
起初,耿飚自己也非常不理解中央这样的安排,他甚至还几次给中央写信要求重新回部队工作。
但中央立刻回绝了耿飚的要求,出于一个共产党人的组织原则,耿飚决定先在新的岗位上试一试。
事实证明,中央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耿飚同志到了外交岗位上立刻就表现出了他惊人的能力。
耿飚先后被派到芬兰、瑞典、巴基斯坦等国家担任外交大使,在推动中国与所在国的友好合作项目时,耿飚总是能够想到一些特殊的办法来化解矛盾。
1971年,耿飚被派到瑞典去当外交大使,可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耿飚根本不会讲外语,接到这个命令,周围的人都着急了起来。
但耿飚却很冷静,他仔细研究了瑞典的国情,他发现按照外交礼节,自己到任以后要去觐见瑞典的国王。
根据瑞典的法律,觐见国王不允许带翻译,耿飚仔细想了想,从中国去瑞典只能先从北京坐火车到莫斯科,然后再从莫斯科去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
这一趟旅程下来,保守估计需要15~22天的时间。
另外,外交代表团出发之前还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耿飚立刻给秘书下了一个指示:他需要找一位精通英语的工作人员来当自己的老师,他必须在前往瑞典以前,靠自己学会英文!
当年的耿飚已经61岁了,早就已经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
但是,耿飚同志将每天学习的新词汇写在一个小本子上,坚持用英文与身边的同志交流。
在两个月之后,耿飚的口语能力居然得到了奇迹般的提升,当耿飚见到瑞典国王的时候,对方也为耿飚的英文口语感到赞叹,白发苍苍的耿飚与瑞典国王坐在一起从中国的瓷器谈到了京剧,全程表现得泰然自若。
耿飚的表现令所有人都惊呆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几乎没有人敢相信这个老将军学习英文的时间居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耿飚身上的这股“韧劲”也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认可。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耿飚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专门负责处理外交事务。
从此,耿飚也从一个普通的外交工作人员,一跃成为了整个中国外交领域最受关注的人。
很快,耿飚就将迎来一件关乎国家尊严的外交大事——中英香港问题专项谈判。
二 中英两国的“世纪谈判”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者就强行霸占了香港岛,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英国人又先后与晚清政府签订了两个条约控制了今天的香港全境。
1949年,第四野战军准备攻打海南岛时曾经想要一鼓作气拿下香港,但被中央军委紧急叫停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也曾经多次对香港问题进行过指示,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外交环境,我国与英国之间一直没有就“香港回归问题”展开过正式的外交谈判。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这个中国近代以来遗留的“主权问题”又一次被摆到了台面上。
当时,英国的首相是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在撒切尔上任之后,英国人立刻抓住机会在马岛战争中打败了阿根廷。
整个英国的政治局势都陷入了一种空前的狂热当中,带着一种莫名的自信,撒切尔率领谈判代表团来到了北京,她原本以为现在的中国在经济上还不算发达,国力更是不能和英国相提并论,在自己的面前,中国领导人应该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谦恭的。
可是,当撒切尔见到邓小平同志以后,她听到了一句非常刺耳的警告:“主权问题没有什么可以谈判的。中国必须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起仗来是不怕死的。”
听到这句话的撒切尔宛如中了一道晴天霹雳,她故作镇静地走出人民大会堂,没想到刚走到门口就摔了一跤。
在这次会见以后,耿飚开始带领中国外交部门的同志与英国人展开旷日持久的谈判,面对英国人提出的“主权换治权”的荒谬想法,耿飚和邓小平都予以了坚决的回应。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香港问题时曾经颇为感慨地说道:“如果我们这些人不能处理好香港问题,那我们就要当第二个李鸿章了,是要被人们唾骂的。”
对于这一点,耿飚也十分明白,他告诉外交部的同志,对于英国人的无理要求必须拒绝。
如果有一些代表同志不能迅速解决的事情倒是可以找自己和中央商量。
大家必须不遗余力地捍卫我国对于香港的主权,这是我国政府谈判的原则,更是中华民族不能退让的底线!
看到中国的外交代表团表现出了一种“同仇敌忾”的决心,英国人也不得不退让。
他们宣布将依据1898年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拓展香港界址专条》,于1997年将包括九龙、新界和香港岛在内的全部地域交还给中国政府。
消息传出以后,我国上下顿时陷入了一种振奋的情绪当中,有不少人鸣响鞭炮庆祝这一次来之不易的外交胜利。
然而,耿飚以他多年的外交经验得出了一个结论:英国人是“老牌帝国主义者”。因此,他们绝不会恐怕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
不久以后,耿飚的这个想法就得到了应验,英国人开始在香港内部开放所谓的“民主选举”,试图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前搞乱香港的政治,为自己安插间谍势力。
除此以外,英国人还在香港搞起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工程建设,他们企图用这样的方法来将香港账面上的资金全部挥霍一空。
到时候,中国政府即便能够收回香港,也只能够得到一个经济凋敝、人心混乱、社会动荡的香港。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这条计策真实太狠毒了。
对于这些手段耿飚早就有所准备,要知道当年蒋介石从大陆地区败退的时候,也将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带走了。
可后来大陆人民不还是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出了一个独立自主、富强和谐的新中国吗?
所以,英国人的这点“小把戏”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根本不值得忧虑。
耿飚将英国人的动向同中央做了反馈,中央立刻得出了办法:一旦香港回归,中央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香港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其实,在这之前邓小平同志就针对台湾地区的同胞提出过“一国两制”的理论。
只是,现阶段面临香港的窘境,大家决定刚好将它运用在香港这片特殊的土地上。
不过,正当耿飚斗志昂扬地在领导外交部的同志们继续开展工作时,彭真突然给他打来了电话,彭真同志在电话里语气焦急地对耿飚的秘书说,让耿飚马上去一趟人民大会堂面见邓小平同志。
秘书一听邓小平的名字不敢怠慢,他立刻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耿飚。
于是,耿飚一行人迈着急匆匆的步伐来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外面,直到耿飚看到人民大会堂前的国徽,他才猛然松了一口气。
但他思来想去还是不明白,邓小平同志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召见自己呢?难道是自己这些天来的某些工作做得不够好吗?
三 香港驻军,不容谈判耿飚刚刚走进人民大会堂就遇见了从里往外走的彭真同志,彭真看着耿飚还是一脸茫然,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彭真告诉耿飚,他这回可是闯下大祸了,邓小平同志生气了,结果可能很不妙。
耿飚还想向彭真询问进一步的消息,但彭真却表示让耿飚自己去见邓小平。
说着,彭真拽了拽耿飚的衣角,拉着他朝人民大会堂里面走了过去。
见到邓小平,耿飚看到了摆在桌子上的一份报纸,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几天前一位香港来的记者对自己问起了“中国政府派兵驻军”的问题。
当时,因为中央的政策是尽可能安抚香港地区的人心和民意。
所以耿飚对这些人的态度都很友善,在谈到“香港驻军”的问题时,耿飚想到中央并没有这方面的指示于是便脱口而出道:“我们可能不一定会在香港驻军吧。”
这一句话算是彻底点燃了整个香港和西方世界的舆论,人们纷纷开始讨论中国政府对于收回香港的态度和信心。
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香港媒体,专门写出文章来对耿飚的这番言论大肆赞扬,他们称中国政府的这个举动会令香港的普通老百姓感到心安,也会让整个香港的环境变得更加安全。
看到这些胡说八道的内容,耿飚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自己的那番无心之言被人给利用了。
邓小平同志在得知了耿飚的这番言论以后立刻大发雷霆,他严肃地告诉耿飚,他没有什么资格说“不在香港驻军”的话,这样的话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符合我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所以,耿飚必须为这次自己犯下的错误做出深刻的检讨,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实在是没想到,自己在外交场合中打拼了这么多年,到头来,他居然会被一群香港记者给“耍”了。
他当即向邓小平和中央的其他同志们承认了错误,并且请求中央能够免去他这个外交部长的职务。
但是,邓小平告诉耿飚谁都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犯了错误以后勇敢地承认错误,日后坚定地改正了错误,就还是好同志。
况且,耿飚同志三十多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地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如果因为他的一时失言就对他施加最为严厉的惩罚,恐怕这样还是甚为不妥。
邓小平站起身来走到耿飚的身边握住他的手,告诉耿飚要“戴罪立功”。
耿飚被邓小平的这句话给逗笑了,两个老人对视了一眼,彼此之间的默契让他们无需过多的对话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思。
邓小平也明白,对方这样的举动绝不仅仅是冲着耿飚一个人来的。
如果中国政府不出面做出强硬的回答,恐怕日后的外交局势就会很被动。
几天以后,有一个港澳记者代表团来北京访问,邓小平特意让人放出消息称自己要对“香港问题”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
邓小平的这一举动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像潮水一样涌向人民大会堂,准备向邓小平提出自己的疑问。
发布会的当天,面对几十名港澳记者,邓小平罕见地没有露出笑容。
自从邓小平进场以来,他就一直保持着一脸严肃的表情,连一旁的工作人员都感到紧张不已。
随后,邓小平落座,向提问席扫视了一圈,见下面的人安静下来以后,邓小平这才缓缓地开始自己的讲话。
邓小平告诉这些记者们,中国政府必须在香港维持一定规模的驻军,这其中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因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任何一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上驻军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符合国际法规和《联合国宪章》的。
而且,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人民的军队”,他们进入香港以后绝对不会打扰香港地区的正常生活与社会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扎在香港也会切实考虑到香港当地人的习惯,尽力与它们保持平衡。
从前香港社会各界对于驻军有着各种各样的讨论,现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出面做了相关的说明,如果今后再有人对“香港驻军问题”说三道四的话,那么他就是在挑战全体中国人民的底线!
邓小平的话说得有理有据,他全程虽然没有说一句重话,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邓小平不怒自威的气场。
随后,这些港澳记者又就香港和澳门的相关问题与邓小平做了交流,邓小平在说完“香港驻军问题”以后,又恢复了和蔼可亲的表情。
看得出来,作为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和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邓小平身上的政治智慧非比常人。
1984年5月,香港各大报纸全部都以《邓公宣布在香港驻军》为标题发表了头版文章。
一时之间,笼罩在香港上空的那一片焦虑的阴云不见了,邓小平的话几乎全部将香港人所担心地说得“一清二楚”。
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解放军驻港”会给香港人的生活带来困扰了。
在邓小平发表这番谈话以后,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开始主动了解中国大陆的政策与新闻,大家从新闻媒体当中逐渐看到了一个友善热情、开放包容的中国政府。
在此之后,有很多先前还对“香港回归”抱有怀疑态度的人也改变了立场,转而开始为回归奔走呼喊。
而当初那些在新闻发布会上,故意给耿飚“出难题”的记者也逐渐暴露了他们的真实面孔。
在中央保证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以后,英国人先前做的那些“摸黑中国政府”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
无论那些别有用心的媒体怎么煽动民众的情绪,凡是真正经历过英国人殖民统治的香港人都知道应该支持谁,又应该反对谁!
1997年7月初,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缓缓升起。
在此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已经提前一步接管了英国人在香港建设的几个军事据点。
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香港的紫荆花广场上奏响,那个属于英国殖民者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邓小平同志并没有亲眼见证这一天的来临,在香港回归的五个月以前,他就已经因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初邓小平在深圳提出“想去对面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而此时的耿飚已经退休多年了,他在家里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根据耿飚的女儿耿莹回忆,香港回归的前一天,耿飚就一直守候在电视机前,直到中国领导人站上演讲台,耿飚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作为一个从黑暗年代走过来的“革命战士”,耿飚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几十年。
如今,香港终于回到了中华民族的怀抱当中,中国人终于可以在西方列强面前挺直了腰杆,凭实力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了!
这一切来之不易,这一切也格外地振奋人心!
2000年6月23日,耿飚同志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九十一岁。
在耿飚同志的葬礼上,我国的领导人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耿飚的一生转战于文武两条战线之间,圆满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他的各项任务,论能力、论功绩,耿飚同志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文武全才”!
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庆幸与自豪,在中华民族最为黑暗的岁月里,曾经出现过一群志存高远、胸怀理想的革命者。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甚至是生命推动着这个过户去不断向前,探索着独立自强的道路。
随着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宣告,他们迎来了最后的成功与无尽的喜悦。
中国人民从此也迎来了最为幸福、最为自豪的年代!
如今先辈们的脚步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新的任务也落到了我们的肩膀上,面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与风险,中华民族也必将以坚韧不屈的毅力和敢闯敢拼的勇气取得最后的胜利。
无论未来的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历史终将证明,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世界大势发展的一股关键力量!
邓公伟大
致敬革命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