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在袁世凯病逝后没多久,就传出袁世凯的三姨太,大名鼎鼎的朝鲜明成皇后的妹妹金氏,吞金自尽而亡,一时间众说纷纭。
知情的人都知道,这些年,贵为朝鲜公主的金氏,其实在袁世凯的府上,受尽了屈辱,也并非是袁世凯不喜欢她,主要是妻妾众多,喜欢雨露均沾的袁世凯,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宠爱分给她。
即便是因为袁世凯的博爱,从而不得宠的朝鲜公主,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尽而亡呢?难道真的舍不得袁世凯,为其殉情而亡吗?
至于朝鲜公主的真实死因,或许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据说他们俩之间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19世纪末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藩属国的朝鲜,遭遇了严重的内乱危机,眼看着皇权岌岌可危,正在执政的朝鲜皇族坐不住了,于是向老大哥求援。
即便是当年的清政府自己日子也不好过,但还是毅然决然出手了,而当年的袁世凯,就是被派往援助朝鲜的人员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次难得的机会,袁世凯一举奠定了他在将来回国之后的重要国际地位。
那一年,袁世凯23岁,风华正茂,东渡朝鲜,历史上朝鲜发生的壬午兵变,对于朝鲜皇族来说,这是一大劫难,但对于迫于想要建功立业的袁世凯而言,却是一个难得的重要机遇。
起初,袁世凯也是因为父亲去世,投奔了父亲的生死之交,也就是淮军的将领吴长庆,同时正好赶上清政府派遣吴长庆,前往朝鲜平定叛乱。
本来轮不到袁世凯什么事儿,但好巧不巧,随着中法战争的爆发,大清朝也岌岌可危了,尤其是南方局势相当危险,所以吴长庆就被调遣回国了,朝鲜的烂摊子,也只能交给袁世凯来收拾了。
没有了大靠山,对于袁世凯而言,凡事都只能靠自己了,只可惜屋漏偏逢连阴雨,关键时刻朝鲜在同年12月4日,在毫无无征兆的前提下爆发了甲申政变。
被赶鸭子上架的袁世凯,也被临时委派负责镇压,哪里想到年仅24岁的袁世凯,仅仅略施小计,就成功镇压叛变,而且借此一战威名远扬,篇幅有限,关于这其中的历史细节,有机会咱们专门讲解。
自从袁世凯在朝鲜一炮走红之后,他在朝鲜的日子可以说是风生水起,尽管当时国内时局动荡,但这丝毫影响不了袁世凯的发挥。
在朝鲜的袁世凯如鱼得水,通过雷厉风行的手段,恩威并施,并且全面控制了朝鲜的内政、外交,就连当时的朝鲜国王李熙,都十分敬重袁世凯。
确实不可否认,尽管当年的清政府,我们只看到了闭关锁国的一幕,但其实清政府当时的实力也并不差,尤其是在平定内乱方面,很多制度比朝鲜方面确实有优越性,而且朝鲜国王还请求袁世凯,采用清军的规制来训练国王亲卫军。
朝鲜巅峰时期的袁世凯,甚至被朝鲜人尊称为太上皇所以也正是因为当时袁世凯在朝鲜的逆天影响力,以至于当时的朝鲜国王和皇后,都不得不百般讨好袁世凯。
更有甚者说,当年的明成皇后,为了进一步拉拢袁世凯,不惜与之有染,后来甚至把自己的表妹,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女主角,尊贵的朝鲜公主金氏,介绍给袁世凯,让她当袁世凯的妻子,这可把小公主高兴坏了。殊不知,不过是当年表姐为了掩人耳目,继续与袁私会罢了,毕竟身为皇后,如果真要传出绯闻,确实有辱国之斯文。
后来,随着朝鲜国内时局稳定,也没有必要再呆下去的袁世凯,就带着朝鲜公主,以及服侍公主两个小丫鬟,风风光光回了国。
跟着袁世凯回国之后的公主金氏,才瞬间发现被骗了原本按照她的身份和地位,嫁给袁世凯都算是下嫁了,只可惜她没有想到,袁世凯在去往朝鲜之前,就已经结婚了。
早年出生于于官宦之家的袁世凯,家庭底子其实也不差,祖上甚至有人当过漕运总督,即便后来袁世凯被过继给叔叔袁保庆,但养父待他也不薄,自幼学习四书五经,研习兵法,这也为他将来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虽然整个袁家子嗣众多,但袁世凯自幼聪颖,天资过人,其实也是家族之中的重点培养对象,所以为了将来他能够更上一层楼,袁家人专门给她挑选了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袁世凯的正妻于氏,是当地最有钱的大地主于敖之女,两人结婚的时候,袁世凯才17岁,尽管当年的于氏,也算不上什么标准的大家闺秀,但作为商贾巨富之女,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传统教育之下,即便不是那样的通情达理,知晓人意,但就凭借着一双三寸金莲,却也让袁世凯如痴如醉。
即便是后来袁世凯混得风生水起,却始终没有抛弃这个糟糠之妻。
后来的事实其实也证明,并非袁世凯有多么的专情,而是在他骨子里,就是一个具有传统思想的,不然他也不可能一心想着登基称帝了。
袁世凯的原配夫人于氏,嫁给袁世凯的时候,已经19岁了,其实比袁世凯还大两岁,所以等到袁世凯从朝鲜回国之后,此时的于氏,不说是人老珠黄了吧,但是十几年的岁月摧残,也已经让她没有了往日的风姿。
所以其实从容貌方面来说,于氏压根没有任何竞争力,当然,朝鲜公主金氏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往往事实,一般会出人意料。自幼娇生惯养的朝鲜公主金氏,尽管颇具姿色,年轻漂亮,如花似玉,但就因为脾气不好,再加上不懂得伺候人,曾经她引以为傲的地位优势,其实在回国后的袁世凯面前,恰恰是最不实用的。
一方面,金氏感觉受到了欺骗,自己身为朝鲜公主,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反而要跟别的女人争风吃醋,高贵的小公主怎么能够低下高昂的头颅?
另一方面,从小就娇生惯养的金氏,只懂得如何让自己舒服,却不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妻子,让袁世凯享受天伦之乐,所以问题自然而然出现了。
刚开始,袁世凯也觉得有愧于她,对这位朝鲜公主的小脾气也能够理解,反而越是这样 ,金氏越是变本加厉,有一次在跟袁世凯下围棋的时候,不知道因为袁世凯说了什么,惹怒了这位小公主,一气之下把整个棋盘都扔到了水里。
见怪不怪的袁世凯,依旧没有责怪她,但在他心里,其实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那份宠爱,面对蛮横无理的小公主,谁能保证谁一直都有好脾气呢?
随着袁世凯的耐心逐渐被消磨,再加上老袁也很快找到了替代品,于是朝鲜公主的日子更加生不如死了。
当年朝鲜公主出嫁的时候,带了两个随行的侍女,但就是干得伺候人的活儿,所以在伺候朝鲜公主的时候,顺便连袁世凯也给伺候了。
袁世凯在朝鲜公主那里受的委屈,很快就在那两个朝鲜侍女的温柔怀抱中找补回来了,结果就是,随着朝鲜公主一同出嫁的两个侍女,一个做了二姨太,另一个做了四姨太,反而养尊处优的朝鲜公主,成了尴尬的三姨太。
这才只是噩梦的开始原来当年金氏的出嫁,本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联姻色彩,所以金氏在袁世凯那里失宠,也就意味着,整个朝鲜金氏投资的失败,本来,倾尽家族毕生心血培养的掌上明珠,沦为妾室,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朝鲜公主金氏,一直执着于想要为自己正名,只可惜于氏作为袁世凯结发之妻,还为他生下了长子袁克定,这样的地位确实没有办法撼动。
即便是朝鲜公主金氏,为袁世凯生下了爱子袁克文,但已经无法改变那个既定事实了,关键是金氏的父母,得知女儿正名无望的消息,先是母亲投井而亡,随后父亲暴病而去,这直接触动了金氏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父母双亡让她性情大变,与之前的蛮横无理大相径庭,喜怒无常,性情古怪,让人更加难以捉摸,之前只是言语谩骂,现在却动不动发起人身攻击,除了毒打侍女,就连自己亲生的儿女都要下死手毒打,以至于袁世凯都看不下去了。
所以也直接将金氏的儿子交给了大姨太沈氏抚养了。
袁世凯共有一妻九妾,除了明媒正娶的妻子于氏,剩下的9个都是妾,从这里来看,金氏确实憋屈。
其实屈辱不止于此尽管作为姨太太,金氏也没有多高的地位,袁世凯的大姨太是沈氏,尽管是名妓出身,但就因为在袁世凯落魄之际,出手帮助过他,所以她在袁世凯心中的地位,自然更是无人可以撼动,所以在整个袁家后院,除了正妻于氏,就是沈氏说了算。
问题随之出现了:
袁世凯和结发之妻于氏的关系其实也就那样,真正有实力的还要算大姨太沈氏,本就出自烟花之地的她,可不是什么善茬,即便是面对这位朝鲜小公主,也丝毫不惧,反而处处为难她,所以那时候的金氏,经常会被沈氏借着管教的名义,绑在桌子腿上毒打,以至于有一次打的太狠,让临终前的金氏都念念不忘,当然也落下了终身残疾的毛病。
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当年的朝鲜公主,袁世凯去世后没多久,就吞金自尽,有殉情而亡的意思,
但真实原因,令人细思极恐:第一、作为政治联姻的工具人,投资失败已经注定了她的悲惨命运。
第二、错误的开始,将错就错,金氏这一生的悲剧早就埋下伏笔。
第三、无法在袁家立足,直接她性情大变,心理落差招致祸端。
第四、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也让她在后宫之争缺乏核心竞争力。
第五、父母双亡,多重打击,击溃她心里最后一根防线。
第六、亲生儿子被送给大姨太抚养,负面情绪堆积无处宣泄。
第七、竞争者众多,唯一对她还算可以的袁世凯去世,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八、无依无靠,绝望之中吞金自尽,其实是最后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