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电影厂选演员有三大标准,圆脸,大眼,还有一样如今已绝迹

呱唧说事 2024-11-10 05:02:39

注: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 / 呱唧音乐编辑 / 呱唧音乐

消失的“土”味:70年代银幕和今天的断层

你有多久没在银幕上看到一张真正“接地气”的脸了?

在如今满是精心美化和滤镜修饰的环境下,这个问题显得特别突兀。

回望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电影,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一种如今几乎绝迹的“土”味。

别误会,“土”在这里并非贬义,而是一种贴近生活、源于泥土的真实。

那时候,演员们没有精致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就凭最真实的模样,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工农兵形象,让大家记忆深刻。

这种“土”味,正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也是今天我们对银幕缺失的一种怀念。

回忆70年代银幕上的“土”气之美

70年代的电影,就像一部充满时代感的纪录片,忠实地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审美和精神风貌。

透过斑驳的胶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故事,更是历史的切片,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圆脸、大眼、劳动人民的本色:70年代的审美密码

那个年代的银幕,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倾向:圆脸、大眼、充满劳动人民气息。

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过去,人们觉得圆脸是“福相”,代表生活富裕,衣食无忧,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物资紧缺的时候,一张圆润的脸蛋能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

上影厂力捧的张金玲,因为那张充满和气的面孔,很快就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

16岁的陈冲因为一张红扑扑的圆脸,被导演谢晋看中,出演了电影《青春》。

洪学敏才14岁,圆圆的脸上透着灵气,这让她在八一厂很快就受到了关注。

她们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契合了当时的审美潮流。

而“大眼”则被赋予了“正气”的象征,浓眉大眼是那个时代英雄的标配。

李铁军、唐国强、张连文,这些70年代的银幕男神,无一例外都拥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眉宇间透着凛然正气,给人以踏实、稳重、威严之感。

他们的眼神,不仅传递着角色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除了外貌特征,更重要的是,70年代的演员身上,都散发着一种浓郁的“劳动人民”气质。

这和他们大多来自普通家庭、经历过丰富的生活有关。

他们并非科班出身,却对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将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70年代演员的“真”功夫

70年代的演员,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他们并非简单的“扮演”角色,而是真正地深入生活,体验角色,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之中。

刘晓庆,如今以“扮嫩”著称,但在《南海长城》中饰演甜女时,却英姿飒爽,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这与她当时的敬业精神密不可分。

在《决裂》里,李世江饰演的江大年就像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身上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朴实气息,让人觉得非常真实。

郭振清扮演的龙国正,手上布满老茧,这并非化妆师的功劳,而是他长期深入生活,体验角色的结果。

那时候的演员经常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他们穿梭于街头巷尾,仔细观察日常生活,感受其中的点点滴滴,并将这些真实体验融入到角色的塑造中。

王惠、宋晓英、王馥荔、张力维等年轻演员,虽然缺乏表演经验,但在塑造工农兵形象时,却真实可信,感人至深。

因为他们深入生活,用心揣摩角色,所以能把角色演得特别传神。

70年代的东西虽然带着“土”味,但一点也不俗气,反而有种独特的魅力。

70年代的演员,或许在今天看来略显“土气”,但这并非贬义,而是一种源于生活的真实和真诚。

他们的“土”,并非缺乏时尚感,而是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角色的精准把握。

与如今“软塌塌、病殃殃、甜腻腻”的明星相比,70年代的演员,更具有一种质朴的力量感。

他们不追求外表的华丽,而是注重内在的表达,将角色的灵魂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土”气,是一种时代的印记,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趋势,也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

现代影视作品缺乏“生活气”的现象

光鲜亮丽的背后,是与现实的日益脱节。

现在的影视圈好像走入了一个奇怪的循环:一切都看流量,颜值成了硬通货。

演员们不再注重生活体验,角色塑造也越来越流于表面。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明星们更像是被精心包装的商品,而不是真正的演员。

他们有很多粉丝,但经验不足,演起角色来总觉得差点火候。

“网红脸”的盛行,更是加剧了这种“失重”感。

千篇一律的锥子脸、大眼睛,虽然符合当下的审美标准,却缺少了个性,更缺乏灵魂。

这些演员,无论演什么角色,都像是在演自己,无法真正融入角色,更无法打动观众。

他们从小到大,远离土地,远离生活,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让他们去演农民、工人、军人,就像让他们去演绎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显得格格不入,无法令人信服。

现在很多影视作品太注重视觉效果和娱乐性,反而不太在乎内容的深度和思想。

精致的画面、华丽的服饰、炫酷的特效,都无法掩盖故事的空洞和角色的苍白。

有些影视作品为了吸引观众,太过依赖流量明星,反而忽略了剧本的好坏和演员的演技。

这种“流量至上”的创作理念,导致影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深度和内涵。

观众看到的,往往是精致的“空壳”,而不是真正能够引发共鸣的故事。

角色感觉不太真实,故事也没有啥现实感,整体显得很假,很空洞。

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很多演员追求快速成名,忽略了深入体验生活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没有时间去深入角色,缺乏真实感。这种“速成”演技,让观众感觉不到角色的生动和鲜活。

70年代的演员,是经过电影厂系统培养的,他们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也注重深入生活,体验角色。

而如今的演艺圈,则更像是一个快餐时代,演员的培养周期大大缩短,“速成”成为常态。

许多年轻演员,缺乏表演经验,也缺乏生活阅历,他们一出道就担任主角,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打磨演技,去体验生活。

这使得他们的表演显得很表面,不太打动人。

他们通常在舒服的摄影棚里表演,很少有机会去体验真实的生活,接触不同的人和他们的各种情感。

这使得他们对角色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更无法将角色演绎得真实可信。

反思:我们在银幕上到底失去了什么?

70年代的“土”味,与今天的“精致”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仅是审美的差异,更是时代精神的变迁。

我们怀念70年代的银幕,其实是在怀念一种真实、一种真诚、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70年代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生活,真实地刻画了那个年代的人物。

它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夸张的表演,但凭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打动了无数观众。

张瑞芳为了塑造李双双这个角色,深入河南农村体验生活,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最终将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在这种敬业的态度,在演艺圈里真不多见了。

70年代的电影,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复杂的剧情,却以其真实的力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生活的真谛,也看到了时代的变迁。

回归初心:寻找“生活气”

今天的影视作品,技术更加先进,制作更加精良,却越来越缺乏“生活气”。

演员们的妆容再精致、衣服再华丽,也掩盖不了他们跟现实的差距。

我们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偶像,而是真实的人物。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能够触动人心灵的作品。

影视作品的创作,不应该脱离生活,不应该脱离人民。

要想创作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就得深入到生活中,贴近老百姓,多接地气。

演员们也应该回归初心,放下偶像包袱,深入生活,体验角色,用真情实感去打动观众。

70年代的“土”与今天的“精致”,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一种时代的对话。

“土”代表着一种质朴、一种真实、一种对生活的热爱;“精致”则代表着一种追求、一种进步、一种对美的向往。

我们不应该否定“精致”,但也不能丢掉“土”的本质。

我们需要在“精致”的外表下,保留一颗“土”的心,一颗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民充满敬畏的心。

结语

70年代的银幕,是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和精神追求。

它也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生活的本质。

今天的影视作品,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

我们需要找回“生活气”,让电影回归艺术的本质,让演员回归表演的初心。

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让银幕上的形象,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我们怀念70年代的银幕,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更是因为我们渴望看到更多真实、更多真诚、更多能够触动人心灵的作品。

我们期待着,未来的影视作品,能够继承70年代的优良传统,在“精致”的外表下,保留一颗“土”的心,一颗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民充满敬畏的心。

0 阅读:9

呱唧说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